快好知 kuaihz

愿为底层造像

 

 

肖颖和她的作品《愿》

  广州市天河城西门,人流如织。一位街头艺人在人群中卖唱,他倒立着,一边弹着吉他一边唱着歌,用脚为自己夹起了一把伞。由于五官受到压迫,他的脸被挤压出放射状的皱褶。

  肖颖被这一幕打动了,她走上前向艺人提出,想用拍立得为他拍张照。

  雨淅淅沥沥地下了起来,表演停下来,两位完全不相识的人各自打着伞,在路边攀谈起来。肖颖是广州美术学院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系的研究生,她正在创作毕业作品,而街头艺人玉和情,为了资助自己的两个弟弟念大学,流浪街头卖唱已逾两年。

  2012年6月,在广州美术学院毕业展上,玉和情的陶瓷塑像和其他47位底层人物的人偶形象组成的装置作品《愿》,一起展出在通透明亮的美术馆中。

  洁白无瑕的陶瓷人偶上,青花的线条勾勒出一把倒立的吉他,音符缠绕在弦弓之间,袅袅上升。趣味性的人偶形象和一旁的愿望,吸引着你去关注这位街头艺人的故事。

  “对于底层人群,人们往往只看到悲惨与不堪;但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尽管他们因为出身或各种遭遇走入困境,却依然怀抱着愿望和憧憬,顶着社会的污名和歧视,顽强生活着。因此我要从乐观、积极的角度去为这个饱受社会误解、争议和污名的群体正名。”肖颖在她的创作说明中如是写道。

  48个底层故事

 

 

       毕业季到来,当很多同学沉浸在离别愁绪中的时候,肖颖将她的大部分时间都给了美术馆,给观众讲解自己的作品,请他们填写反馈表。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三楼一角的两面白墙上,一面墙悬挂着28个白瓷作品,一面则是20个缸瓦作品。葫芦形的陶瓷器,既像是人形,又像许愿瓶。

  自上而下投射下来的灯光将细腻白瓷照得耀眼,也将粗陶的疤痕一览无余地显现出来。透过这些疤痕与线条,一个个底层故事呈现在人们面前。

  每件作品都代表着一个人,都代表着一个现实的故事。有流浪汉、建筑工、外来工子女、性工作者,也有**女生。作品的一侧用一行黑字写着人偶的档案,以及他们一句话的愿望,承托作品的纸板侧面,详细地绘制着这件作品的创作过程。

  在一件表现同性恋题材的作品上,寥寥数笔白描勾勒了被一枚钻戒拴在一起的两个男人和两个女人。故事的主人公小文很坚定地选择了形式婚姻,娶了一名女同性恋为妻,除了婚姻之外,他们各自有各自跟同性的交往。

  “我很幸运,有一个好朋友(同性恋人),一个好老婆(形婚对象)和一份好工作,从来没后悔过。”这是小文的内心独白,尽管戒指拴住了一男一女,但他们各自有各自的一片天地。

  “白描不能让人一目了然,一眼看过去可能不太能看明白我画的是什么,慢慢看才能理解。同性恋的问题就好像白描一样,不一定是非白即黑,大是大非。”这是肖颖自己十分喜欢的一件作品

  作品展出后,中山大学公民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的老师曲栋深深为其中的人文关怀所感动,他在微博中感叹道:“作品中的故事和人让艺术本身充满爱和力量。离开美术馆,我的思绪也无法平静,肖颖和她的作品让我再一次看到公民教育的价值和其中蕴含的力量,这是我和我的同事不断努力的巨大动力。”

  肖颖的导师林蓝则评价说,这些作品不仅仅是纯艺术,也包含了群体的心理状态和向往美好的一面,兼具艺术性和公共性。80后的肖颖能够关怀弱势群体,对社会有一种人文关怀十分难得。从对自身的关注到对社会的关注,也是一个成熟的标志。

  灵感

  第一次见到肖颖,在广州美院美术馆门口。和一些打扮出奇的美院学生相比,肖颖属于那种在人群中会被忽略的一类。

  她背着一个黑色书包气喘吁吁地跑过来,拉链还忘了拉,简单的T恤和短裤,素面朝天,鼻子上架着一副朱红色的粗框眼镜。

  “我需要接触一些底层,还有长辈,不希望给人以距离感。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确实也不大会打扮,只好低调了。”说到最后一句,她把自己逗笑了。

  广州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展上有很多作品,这些将来可能成为艺术家的年轻人,用自己的奇思妙想,在艺术中表达自己的所思所见,却少有人希望通过艺术去关怀他人。肖颖的作品前也由此吸引了不少观众,许多人都会问起她创作的初衷。

  而对于创作者来说,灵感总是来源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读大学的时候,肖颖帮助过一位策划去非洲建厕所的大学同学设计了活动LOGO和海报。后来,有机会去了一次印度。在贫民窟,她看到围墙上很多五彩缤纷的涂鸦,顿生感动,“贫民窟的孩子看到这些画,会认识到那幅画后面就是自己的家,从此感到生活有个焦点,会感到被关注。”

  前年,肖颖的妈妈因癌症去世,妈妈的离去,让她对于身边的很多东西不适应,内心缺了一个大口,“那个时候一直在消磨时间,漫无目的地去接触了很多东西。其实也是什么都不想做,不像以前那样追逐成绩。”

  但回过头看,那段时间并不是什么都没做,2011年11月底,肖颖参加了V-BUS(义工加油站)的义工成长日活动,曲栋老师所讲的“从公民社会走向和谐社会”的课程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她不但认识到公民意识、民间力量,也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和价值。“实际上心灵上有很大收获,因为听从了自己内心的想法,而不是被动做事情。这也是我第一次这么尊重自己内心的感受,而不是执着地吸收一些东西。”

  慢慢地,生活中一点一滴的细节像珠子一样串了起来,毕业创作时,她忽然想到自己可做什么——为底层人群造像。

  今年2月初,她给曲栋老师写了一封信,告诉他自己的愿望:把底层群体真实的内心想法画在陶瓷上,以一种视觉的形式去表现他们的状态。

  最初,肖颖想到自己去做调研,但曲栋介绍她找到了廖冰兄人文专项基金会,基金会曾做过大量底层调研,那里有很多鲜活的故事。“我希望把时间和更多的精力放在创作上,专心做我自己擅长的事。于是便有了策略上的转变,收集故事以二手资料为主,一手资料为辅。”

  肖颖从每一个故事的文本中提取出若干关键点,再从关键点出发,变成有可能用图像来表达的元素,最终演化成人物形象的图案。从文字到图案的创作过程也被记录了下来,与作品一同展示。

  艺术与公共精神

  艺术性和公共性的平衡始终是一个难点。

  肖颖最初设计的人形是一个双手抱臂的小丑形象,戏剧性的服装和贵族造型与普通人有很大的差距,她发现个人艺术趣味的东西不能承载太多公共性,于是舍弃了个人偏好。

  从具象的人形,到最终抽象的葫芦形,也是一个从私到公的过程。“形式越简单,填进去的东西越多。”

  肖颖很喜欢白瓷那组,细腻、洁白、纹路优雅清新。而缸瓦一组做得有些被动,老师提出希望用破缸瓦反映底层人群的苦痛、残破的主题,“可是我天生不愿意做这些,我向往美好。所以另外一组我觉得做得并不好,不够残缺,既不符合自己想做的东西,也不符合应该做出来的样子。”

  这种小小的遗憾可能与她的个性有关。“我不算‘很艺术’,很多艺术家固执地坚持自己的艺术理念。但我愿意跟人沟通,我希望也让别人觉得开心。”

  乐于倾听他人的意见,或许受了母亲的影响。肖颖的妈妈喜欢替别人着想,宁愿自己吃亏都不让别人委屈。“妈妈引发了我对生活的热爱,她特别大胆,有行动力和想象力,想到什么就会做什么。”肖颖的母亲一度也十分热爱画画,但由于时代原因却未能追求梦想。

  这次展览,让肖颖的作品获得很多人的认可,包括“很艺术”的艺术家们,但肖颖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在这一点上,她固执地决定,作品不会因为展览的结束而停止展览。“作品是为了传播,为了让更多人看到,我之后会做一个电子书,在网络上去传播。如果有机会的话,我希望在老百姓可以看到的社区展出,而不仅仅是在美术馆。”她说。

  (实习生何丽英对本文亦有贡献)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愿为底层造像  造像  造像词条  底层  底层词条  愿为底层造像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