璇芷左和同事一起策划讨论拒绝鱼翅活动。
招聘启事挂在网上已一个多月。
“效果不好,应聘的人少,更别说合适的人选了。”绿家园环境友好中心的副总干事璇芷忧心忡忡。
作为一家关注环保的NGO组织,绿家园即将走过第15个年头。机构日益发展成熟的道路上,需要专职人员的同行。
“公关传播的人选,我们找了一年没找到。企业资助、调研、数据收集等位置,也都空缺着。”缺人,成了总干事林英最头疼的问题,“没人就没法争取项目。没有项目更找不到人,留不住人。”
继政策、资金瓶颈之后,专业人才匮乏成为草根NGO的新难题。
需求旺盛,却人才难招
与招聘网站客服经理的一通电话,让璇芷更无奈了:“他们说根据我们的入职要求,起码月薪4000元,而我们列出的基本月薪只有2000元。”
作为一名资深环保NGO从业者,从5年前800元起步,璇芷目前的月薪只是税前3000元。她的薪酬代表公益行业的主流工资水平。
根据南都公益基金会2010年发布的《中国公益人才发展现状及需求调研报告》,九成NGO从业者的薪资收入在5000元以下,其中无固定收入和月薪资在1000元以下的占到18.4%。
对于网络招聘,初次尝试的璇芷有点“一头雾水”。在专业的招聘网站上,公益行业没有专门的版块,处于尴尬的境地。“现有的环境保护类别,主要指环保企业和相关职能部门,归入企业类则面临薪酬过低没吸引力,最后只能选择投放到事业单位。”
经过多次的招聘面试,璇芷更纠结的是“难以找到合适的人才”。
除了价值观,他们对员工的要求是“以一抵十,一人独当多面”,“从项目调研到策划、项目执行、反馈总结,一般是一个人跟到底”,连轴转加班都是家常便饭。
面对高压力的工作,应聘者不是知难而退就是要求“提高工资”。而他们无法给出满意的薪酬。
“对于公益行业,社会认知和行业要求还离得很远。”璇芷说,“人才需求极其旺盛的草根NGO,招人尤其难。目前招聘成功率最高的是熟人介绍。”
好不容易历练成熟,
人又走了
目前就职于福州某广告公司的李捷,曾经是绿家园的一位专职工作人员。对于离开,李捷无奈地说道:“压力逼着我走另一条路。”
2010年10月走进公益行业时,李捷怀着极大的兴趣。执行项目的成就感,团队的和谐和努力,都让他深深眷恋。
月薪仅仅1000元,这个“85后”的男生还经常为执行项目倒贴。开始的时候,这些是充实生活中的细小瑕疵。然而随着年纪增大,生活不易成为最现实的障碍。
这位策划过福州南后街“减少一次性餐具”活动的男生,清晰地记得自己离职的时间是2011年11月20日。“11月19日,我完成了绿家园的最后一场活动,南后街38家商铺承诺少用一次性餐具。”他说。
项目成功了,李捷却离开了,因为“职业理想的满足感无法敌过现实”。
在公益圈内,像李捷这样的人才流失并非个案。尽管有80%的公益人才表示愿意将公益作为终生职业,并会留在现机构工作,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近六成的机构出现人员离职流失,其中有近八成流向了非公益领域。
刚进入公益行业时,收入虽然低,但相较于其他行业,还不至于落差悬殊。但是工作几年后,薪酬待遇和社会福利增长并没有与资历形成良性的正比,与同龄人的差距越来越大。迷茫的职业成长空间,让年轻人缺乏与其一同成长的耐心,人才流失不可避免。
其实,璇芷也面临着很多诱惑,以她的资历足以谋求一份10万元年薪的体面工作,但她5年来“从一而终”。如今,已是“老人”的她,对于机构的人才流失倍感无奈,“好不容易历练成熟,人又走了,一切从头开始”。
清华大学NGO中心今年3月发布的调研显示,当前我国公益人才的专业从业经验非常不足。参加工作时间3年以下的员工占近70%,而工作10年以上的仅占3.7%。
公众误区:
做公益是无偿付出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对于公益行业能否当成职业,传统观念存在误区。
“参加支教项目,参加志愿活动,大学生挺热衷,但是把公益组织作为职业第一选择的学生还是比较少的。参与公益的兴趣很难转化为从业的动力和支撑。”璇芷说道。
有学者称之为“对NGO职业边缘化认知”。在大多数人看来,NGO的工作主要倾向于志愿性、公益性、业余性,重点在于为大家提供一个做公益慈善事情的平台,并不是一个有效的就业渠道。
搜狐公益的调研显示,公众更多希望做公益是一种无偿的纯粹付出,“引进高端专业人才”不过是锦上添花。
“人才缺乏原本是一个果,现在又成了制约行业发展的主因。”公益行业陷入了“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怪圈。
早在2010年9月,南都公益基金会就致力于公益人才链的上游储备,推出了银杏伙伴成长计划。去年12月,“中国公益慈善人才培养计划”正式启动。安利公益基金会出资1000万元,计划通过三年时间,用于建立慈善人才培养体系。
4月3日,璇芷得到了“劲草同行”网络通知,她与全国其他8位草根NGO组织的青年骨干成为首批成员,将获得每年8万-10万元的资助。
“劲草同行”网络由SEE基金会(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和全球绿色资助基金会(GGF)联合发起。旨在扶助成长期的民间环保组织的关键人才,让他们与所在组织共同走上发展成熟之路。
“我们提供的不仅是资金资助,还有导师和同伴陪伴成长,并构建伙伴学习网络。”GGF中国顾问委员会顾问李舟告诉记者,这种公益导师陪伴式成长他们已坚持多年。
厦门担当者行动总干事官文宾认同这样的变化:“通过对社会企业家的培养,带动团队,进而带动行业发展,是很好的尝试。”他期望以后也有这样的平台,能针对公益组织一线的职业工作者。
截至2009年底,全国共有登记在册的社会组织43.1万个。从1988年到2009年,我国社会组织数量增长了近100倍。
数量级的增长速度却缺乏足够的人才支撑,年轻的公益行业期望获得持续前行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