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专家接受采访时表示,一些地方上马化工项目存在项目论证走形式、公众调查失真、运行过程不达标等问题,甚至有的调查方对当地农民违规许愿,要是在调查问卷上打个勾,就送一些小礼品。
近年来,地方政府上建设项目的积极性高涨,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地突破资源环境条件约束,在项目论证上走形式。比如可行性研究变成"可批性研究"。再比如公众意见调查有些完全由地方政府主导,满意率甚至高达99%。这么高的满意率,有时只需一袋大米或者3袋洗衣粉便搞定。这一方面说明了地方政府部门不依法执政、不诚信执政;另一方面也说明了部分民众的环境意识还有待提高。
我们不能过分责怪部分参评民众,他们或许没有意识到自己随意打勾行为的严重后果。但一些地方政府打着民意的幌子而让环评徒有虚名的行为却让人不齿。
环境保护事关民众的生命健康,事关子孙后代的福祉。在一些重大项目尤其是化工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政府、企业、公众是参与的主体,也是博弈体系的主要力量。企业代表资本与技术,是项目的投资方;政府拥有行政力量,是监管者;而公众则是环境问题的承担者,也是利益最相关群体。公众参与的价值在于提高项目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任何一个新出现的项目,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论证它的环境影响,轻率上马,那么环境问题一旦出现,则很难解决。
因此,地方政府上马建设项目,应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这包括建立透明、及时、规范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以及公众参与平台、程序和机制。要想让环评不走样,关键还在于地方政府能否真正做到执政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