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保监会有关人士透露,目前保监会正与卫计委积极推动“医强险”立法。
2014年1月,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在“全国保险监管工作会议”上表示,今年要推进医疗事故强制责任险,医院或医生必须购买,以加大对医疗事故受害者的赔偿力度,缓解医患矛盾。保监会财险部门相关工作人员5月4日向财新记者透露,目前保监会正配合卫计委“积极地与立法部门沟通,争取能将医强险纳入相应的法律法规中”。
医强险是强制性的医疗执业责任险,常被比作为医界的“交强险”。由医院为医生投保,一旦医疗服务当中出现医疗事故或者医疗意外等状况,患者有望通过保险理赔程序厘清责任、获得赔偿。卫生部门希望藉此避免医闹尴尬。从险种设计来看,则更像此前试点推行的医责险的升级版。
“医责险的公益性比较强,需要立法强制来扩大覆盖面”,上述保监会官员说,“这正如‘交强险’制度是通过《道交法》和《交强险条例》出台来确定它强制保险的地位”。
启动顶层设计
4月24日,最高法院会同最高检、公安部、司法部、国家卫计委联合发布《关于依法惩处涉医违法犯罪维护正常医疗秩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六类涉医犯罪依法从严惩处。在回答财新记者关于医强险实施进展的提问时,新闻发言人透露,卫计委和保监会正在推动有关的“顶层设计”。
与此有关,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谢启麟告诉财新记者,经卫计委的认同和支持,中国医师协会近期正在搭建一个医疗风险数据库,希望能对全国的医疗风险进行科学的总结分析。
“快的话,今年6、7月就有框架了”。谢启麟表示,风险数据库的建立“会对国家制度的制定、保险费率的核定、风险管理都有很大好处”。
医责险遇瓶颈
前述保监会官员称,推动“医强险”是基于目前医责险推行不力的现状。一方面,自愿投保的情况下,医院投保不积极;另一方面,保险公司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据他介绍,2013年全国医责险收入共15.7亿,已决赔偿约10亿,未决赔偿约7亿,“总的还是亏损的”。
该官员透露,保监会希望未来能为医强险的推广争取到国家财政补贴,以此改善保险公司的亏损状况。
该官员还表示,将来也会争取其他方面的政策来改善保险公司亏损的现状,“比如可以通过适当减免单险种的营业税来对保险公司进行一定的支持”。
深圳市则先行一步,拟于今年试点医强险,并推进地方立法。财新记者从深圳市医师协会处了解到,目前该协会已将深圳版“医强险”方案提交市政府审批,通过后,将于今年6月在深圳的15家公立医院展开试点。
深圳市人大已启动《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的立法工作。据悉,医强险已被纳入此次立法的重点,年底有望出台。
对此,前述保监会官员称,保监会一直在积极推动医责险的地方试点。他表示:“我们一直在总结试点经验,争取把成功地区的试点经验在全国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