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可持续能源记者论坛:杠杆性的社会动员模式”为《中国第三部门观察报告(2012)》主题报告之一。本文为报告内容提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与创新,经济增长模式受到来自国内和国际越来越多的关注,大量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得经济增长的短期行为受到质疑。2002年中国将可持续发展列入重大议题,中国有能力也有必要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另一方面,国内环保NGO的发展,以及传媒市场化,均成为可持续能源发展的助力。
在此形势下,2003年,在能源基金会的支持下,地球村成立了“可持续能源记者论坛”,旨在通过参与记者论坛的记者们结合日常观察、日常工作,通过媒体,经常性、持久性地影响公众、影响企业、影响政策制定者,使他们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态度、价值观,甚至期望值发生变化,从而推动国家合理的能源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同时倡导广大公众选择可持续的能源消费方式。
可持续发展论坛项目成功的关键在于项目设计和执行的有效性。它主题论坛观点鲜明、与时俱进、及时性强,并设立激励机制,吸引目标群体参加。在项目执行和执行上,充分运用社会动员理论指导行动,充分运用自身核心竞争力,勇于抓住机会,促成合作,并随着项目的成熟,设计内容层层推进。
由于可持续发展能源记者论坛项目运作具有其独特性和创新点,使得这种社会动员方式更体现出其特色,可谓“低投入、高产出”的动员方式。在这种相对较小的经费规模下,搭建了政府、媒体、公众间的一个平台。它使记者有能力针对于一个有关能源问题的热点话题或事件,进行深入报道,进而引起高层领导的思考,同时起到向公众普及环保知识、宣传国家政策的作用。8年来,论坛的构建形成了强大的专家库、媒体库和NGO同盟,调动了全社会的各方资源。可持续能源记者论坛发挥了杠杆性的作用,具有杠杆效应。
随着论坛的深入,国家环保宣传力度加大,记者专业性逐渐增强,公民环保意识逐渐提高,在此背景下,论坛逐渐进入了一种不温不火的境地,主题论坛和相关活动降低,相应的新闻性、主题时效性有所降低,“可持续能源记者论坛”项目的未来发展仍需探讨与开拓。但我们相信,作为一种杠杆性的社会动员模式,论坛可能会随着中国社会问题或社会需求的变化,更换名称,更换内容,但是,其独特的魅力以及能够产生的效果毋庸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