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微公益:温暖一个时代的人心

 

编者按:春节临近,成千上万人的回乡潮中,夹杂着多少不懂现代网络科技,为“抢”不到一张回家的火车票而心急彷徨、走投无路的农民工?同时,在温州,在天津,在厦门,在很多城市,“春运志愿者”们通过微博吹响集结号,为外来务工人员免费预定火车票的微博公益活动也开展得有声有色。适逢社科院《2012—2013社会心态蓝皮书》刚刚发表,社会信任体系引起重新思考之时,越来越多的志愿者通过微公益行动释放了这样一个信号:用心体察身边微小的社会需求,用行动汇成一股强大的力量,重新找回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关怀。

 

  “努力买到票让他们早点儿回家”

 

  在一群大学生想为社会做些什么的时候,微博恰巧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

 

  从1月12日起,每天一大早,人们出入浙江温州火车站售票大厅时,总能看到门外空地上由几张桌子搭起来,上面摆着几台电脑,专为农民工兄弟服务的临时订票点,这就是通过“温州高校”微博聚集起来的温州各高校及社会公益组织的年轻人们发起的“春运志愿者行动”。志愿者们很低调,不愿意宣传,不愿说自己的名字,只讲四个字“实实在在”。

 

  一位志愿者告诉记者,每天早上一到火车站,就看到众多外来务工者已经在等待,其中不乏许多头天没订上,第二天、第三天接着来碰碰运气的。“我听一位湖北的大哥讲,他已经三年没回去和家人团聚了,今年哪怕能抢到一张站票,他都一定要回家。这些外来务工者平时连电脑都不会用,更不用说网络购票了,从他的眼神里就能看到对我们的信任和希望。”

 

  正是这样的信任托付,使志愿者们心头的担子沉了起来。由于今年的票务格外紧张,他们渐渐不敢直视那些满含期待的眼神。每天到了现场,一落座就投入紧张的网上“抢票大战”,买到票先用自己的网银在线支付,随后再向订票人收取等额现金,“有时候时间不够,零钱找不开,我们索性连零头都免收了。”

 

  大二的安同学说,她今年是第一次加入春运志愿活动,但有几位学长已经是资深志愿者了,每年寒假都要忙到很晚才能回家。“大家像上了发条似的,不顾寒冷,完全忘了吃饭这回事,到晚上才匆匆扒拉两口。我们这些人家境都还行,近距离接触了农民工,才了解到他们是多么朴实以及他们在城市的生活是多不容易,连过年回家都成为奢侈。现在我一心只盼着我们能够幸运再幸运,努力买到票让他们早点儿回家。”

 

  “青年志愿者自发组织、借助社会新技术,为春运‘购票难’这一社会反响强烈的老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副教授范志海对春运志愿者的行为给予高度评价。他说,社会问题需要通过社会的力量、用社会的技术加以响应和解决。在春运这样一个被称为“世界最大规模的短期人口迁移行动”中,青年志愿者以微公益方式,为创新高流动社会的服务管理提供了某种启示。如果说农民工一代还穿梭于城市和乡村之间,那么农民工二代、三代将成为城市的新市民。因此,服务好现在的农民工兄弟,为他们提供精细化、人性化的服务,也是服务社会共同的未来。

 

  为什么大学生志愿者可以成为微公益参与的主体?因为通过践行“人人可公益、人人做公益”的现代公益理念,以及以“关怀、慈爱、同理心”为核心的责任伦理,让公益从传统的富人走向平民,从一种“宏观社会工作”走向微观的具体的关怀行动。它表明,公益本身可以成为现代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温暖别人就是温暖自己

 

  “微是你我,是每一个推动社会进步的微小分子,是每一个被打捞上岸不再沉没的中国声音,是每一个能被看见、能被听见的人。”在2012年底时,央视主持人白岩松这样点评“微”字于2012年的意义。

 

  微公益与微博的巧妙联系,普遍存在于2012年人们的生活中。这两个“微”,也有了一语双关的效果,既指以微博作为公益平台,又泛指发起者知名度之微、事件之微。

 

  范炜是山西生活晨报的首席记者,也是新浪微公益爱心团的首批成员。整个2012年他都在忙碌中度过,不过随着微博粉丝数直线上升,人们也了解到他到底在忙什么。2011年底,他联合几个人发起了“衣加衣”温暖行动,这是一个将闲置的旧衣服送到贫困山区的微公益项目,到当年年底,全国募捐衣物200万件。2012年,运用网络的影响力,范炜第一时间联系新浪微公益发起了对廖丹患病妻子的救助项目以及对85岁的“西单奶奶”的捐助。在微博上得知“爱塔传奇”唐大华自费深入山西考察濒危古建筑并引得热心网友追随时,范炜和他的爱心车队赶赴山西长治,为行程提供帮助。

 

  范炜对记者说,他做公益好多年了,都是小事,觉得并不足挂齿。但进入微博时代,他明显体会到做公益不再那么费劲了,某些时候只需要发个帖子就会吸引感兴趣者的关注和参与。微博透明又高效,而且他有真实的认证资料,大家会抱更多信任。“这个社会并不缺乏声音,只是我发出的声音恰巧被另一些人听到而已,我觉得媒体人做公益挺方便的,就像‘衣加衣’的初衷一样,温暖别人就是温暖自己。”

 

  对于连连发生在各领域的微公益事件,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贾西津持赞成态度。她对记者表示,以往,个人参与社会事件的门槛高,需要具体的组织形式、资金和时间等成本,而网络方便操作、公开透明、互动性强,为公众提供了参与社会事件的新途径,只需要在家点一下鼠标就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微博是天然个体性的社会,每个人都是中心,通过相互关注形成社会关联。

 

  “近年来,从汶川地震,北京特大暴雨等层出不穷的事件,我们确确实实体验到了风险社会的来临。每逢我们社会面临风险和挑战的时候,总有一些志愿人士,通过网络、微博这些创新的平台,结成联盟去帮助那些受到伤害的脆弱群体,让我们倍感温暖和人与人之间的关怀。”范志海对记者说,微公益的创新意义,不仅在于其鼓励社会公众挖掘和响应身边的微小社会需求,鼓励社会公众借助微博等新媒体的力量,更在于其鼓励“帮助别人、提升自我”的精神和行动。

 

  公民的选择

 

  网络参与已经成为一种现象。在贾西津的设想中,理想的公众交流平台应该能够容纳多元的表达和理性的交流,“是一种既真心实意,又开放平等的气氛。”但什么样的社会环境里,人们能够做到平等、开放和理性?她注意到,在微公益事件火热进行的同时,前段时间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了《社会心态蓝皮书》,指出目前中国社会的不信任度有所加强,2011年总体信任程度得分为59.7,比2010年明显下降,这一“不及格”的分数也表明社会进入“不信任”的警戒区间。

 

  贾西津认为,现代社会的确存在着较严重的信任问题,但“分数”不一定是这两年才下降。在蓝皮书中,群体间的不信任表现为官民、警民、医患、民商等社会关系的不信任,也表现在不同阶层、群体之间的不信任。“以前我们的社会,人们高度信任姓‘公’的东西,社会官员是公权力最重要的代表,而随着网络透明化,对于政府部门和官员的一些丑闻曝光,使得人们对公权力信任越来越低,随之而来的是公民意识和公民行动的提升。”

 

  “大家不再是一味地依赖一些权力部门去发布消息,而是学会了问责和行动。”贾西津说,公民意识到了问责,就会意识到怎样选择自己的行为,这个发展和反思的过程使得现在社会信任产生了结构性的变化,而网络、微博这个纽带又渐渐促成这种信任机制的建立。这几年尤其是一些重大灾害时,社会动员参与的能力越来越强大。

 

  但她也表示,公民社会是一个自治性的社会,每个人要有自由,有思考、能力和体验,对自己负责,才能承担起责任,发出的声音才是理性的。同时她也呼吁在微博时代,要有适当的法律制度保障个体自由,这样有助于成熟社会人的形成。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微公益:温暖一个时代的人心  人心  人心词条  公益  公益词条  温暖  温暖词条  时代  时代词条  一个  一个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