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广州日报刊登了《公益大赛玩“屏蔽”?》报道了第二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因为评委和项目内容不公开而引来了公益人士对其专业性和公正性的质疑。对此承办方深圳社会公益基金会昨日向本报公布了11名评委的名单。
对于广东和深圳地区入围项目太多的质疑,他们昨日也公布了入围项目的地域分布图,这次可以说是对大赛信息的完全公开。有公益界人士表示,对于公益事业应该透明到何种地步,这仍然是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决赛评委将增加
由民政部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于今年7月1日正式启动,获奖的项目将优先获得资金匹配的支持,所以竞争也是非常激烈,从全国征集到的461个项目要经过入围赛、晋级赛、决赛评选出最后的金、银、铜奖。
日前,组委会公布了入围的100个项目,由于评委名单和项目内容未曾公布,引来了公益人士对大赛专业性和公正性的质疑。
昨日,组委会向记者发函表示,考虑到大赛专家评委在业界均有较高知名度,为避免一些参赛机构和个人联系评委,影响到评委的客观判断,因此,大赛组委会决定在大赛后期公布评委名单。
截至昨日12时,本届大赛的入围赛和晋级赛评委评分工作已经结束,创意类项目社会筹款计分的截止时间也已到,因此大赛组委会决定向社会公布评委会专家评委名单。记者从名单中看到,评委名单中既有慈善公益的实务派也有学术派。
组委会还表示,鉴于大赛决赛将于9月21日在深圳举行,为保障决赛评审团的公正独立性不受影响,大赛组委会将适当扩大决赛评委的甄选范围。
广东和深圳入围比例不算高
对于外界关于广东和深圳地区入围项目比例“高得离奇”的看法,组委会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广东和深圳地区申报项目数量是全国最多的。根据统计,广东和深圳地区项目入围比例和其申报参赛比例相比,明显低于全国大部分省市的项目申报相应比例。
组委会表示,从入围项目占申报项目总量的比例来看,无论是实施类还是创意类项目,广东和深圳都是比例很低的,也就是说,广东、深圳地区是竞争最激烈的省市之一,其入围比例实施类仅有19%和18%,创意类仅有12%和13%,在实施类项目中,云南、黑龙江、广西等地的入围比例均达到100%,福建75%,辽宁、四川、浙江、陕西、河南等省达到50%,江苏、上海、山西等地的比例也都高于广东和深圳。在创意类项目中,辽宁、云南、四川等地的比例均高于广东和深圳。因此,从评审结果来看,并没有对广东和深圳地区有偏袒照顾之嫌。
延伸
公益透明边界在何处?
这场争议的来源来自于对公益大赛的公开性本身,从公益慈善本身来说,公开透明是基本,但是透明是否有底线成了大家讨论议题。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社会学专家表示,对于大赛本身,很多人都希望能够在阳光下进行,这样人人都可以在公平环境下竞争。但是公开评委名单又担忧“走后门”的情况,这样只能依赖参赛者和评委的职业操守,这场争议的来源在于技术层面,透明到何种程度才叫透明?“不能因为是公益的就全部公开,如果透明产生的成本过大,那么不公开评委就可以理解,透明的边界在哪里,很多公益人士都有各自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