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号,由河北省发改委、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以及河北省环境保护厅承办的节能环保产业对接会在廊坊举行。河北省发改委副主任宋立民在会上发言指出,大气污染治理的强势推进已经成为一项政治任务,河北省将投入巨资治霾。
当天,河北省市各市相关部门代表、35家省外公司和50家省内企业代表参加了对接会。宋立民发言称,河北省加大节能环保投入,有着自己的条件与需求,一是大气污染治理的强势推进已经成为一项政治任务;二是全省协调发展全面加速的要求;三是中央出台了扶持政策,财政部在安排2013年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时,国家发改委在安排预算的大气污染专项资金扶助,向河北资金倾斜达50%。
宋立民表示,河北省省3年内将实施燃煤锅炉改造、黄标车治理等12类大气污染治理项目,其中需要社会投资4237亿元,需要政府性投资616亿元。随着大气污染防治力度不断加大,节能环保产品、设备及市场需求将更加旺盛。
按照计划,到2015年,河北省将新建和改造的燃煤机组、钢铁烧结机将完成脱硫治理,燃煤电厂、水泥厂将完成脱硝治理,燃煤电厂、水泥、钢铁等行业将完成除尘升级改造治理,石化行业将完成有机废气综合治理。到2017年,河北省有机化工、医药、表面涂装、塑料制品、包装印刷等重点行业将开展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
省环保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实现目标,河北省目前出台了六项政策,包括强化企业建立实验室、拓宽环保企业的融资渠道、给予环保企业以政策扶持等。
多数企业对这些政策及其实施效果持乐观态度。北京市一家太阳能企业的代表称,他们正在考虑在石家庄设置厂房,主要就是看好京津冀下血本治霾给环保企业带来的商机。
“治霾需要替代能源,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上述代表称,相较于政策的优惠,他们更看重的是环保企业在京津冀圈里集中发展所形成的这种集中产业化的模式。
也有部分企业表示对政策不是很理解,“购买氮氧化合物排放总量的政策中,存在很多问题,我们不知道怎么做。”
一家建材企业代表称,国家对于减排量有一个标准,对于河北省重点减排城市来说,这个减排标准被称为“减二增一工程”,即2014年的新建项目所需要购买排放总量,必须是上一年减排总量的一半,“比如2014年项目所需排放总量为140吨,即2013年必须减排280吨,才能拿到2014年的排放指标。” 由于政策减二增一,但如果去年的减排总量没有达到今年所需的排放量要求,新项目就没有办法上马。这对于许多能源企业的发展来说,是很大的阻碍。
在交流中,不少产业园区负责人表示,希望能在国家政策的具体实施上更为变通,来吸引企业进驻。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招商合作局局长张津称,河北的产业结构需要调整,环保是新型产业,不仅对于改善环境有好处,效益也十分可观。“现在各个园区的规模都比较小,但我们都希望把它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