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月前参加完彼得·德鲁克社会组织学习中心的管理学培训,我感觉这门好的课程应该让更多人接触和参与,便询问老师为何不把课程做成免费的,反而却要收费。“我们希望尝试一个新的模式,一个让社会组织培训行业更加可持续的模式。”老师的回答让我开始仔细思考如今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各类公益行业培训。的确,这些培训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高速膨胀的公益行业的发展需求,但另一方面,这些培训背后也有很多值得反思的乱象。
乱象一,优选法。当众多公益新丁或者不太知名的公益从业者报名参加“公益某某营”的时候,往往败兴而归。培训机构从选人的时候就开始偏向那些“有潜力”的或本身就是“优秀”的人,这样才能更好地向资助方交待——这个优秀的人才,是我们培训出来的。只有这样做才能告诉那些心急的资助方——你看,我们的培训是如此的“有效”。将培训对象定在这些有一定积累的从业者身上,这样的培训已经大打折扣。
乱象二,以自我为中心。所谓“以自我为中心”,是“以客户为中心”的反义词。的确,许多机构在培训之前都做过需求调查,但从量表设计的角度来看,此类调查的信度和效度要打一个问号。况且,有不少讲师都是赶在上台之前才简单修改PPT,并没有认真对待这些需求调查。由于许多培训机构的资金来自于基金会,所以其培训设计难免会根据基金会的兴趣而定,一定程度上忽视了NGO真正希望进修的科目。
乱象三,免费。现在很多培训不仅仅是免费,而且还报销学员来回交通、住宿费用,甚至还会倒贴钱资助技能实践。我也参加过几次这种形式的培训,但后来反问自己——如果它不是免费的,我会去参加吗?如果我不是看中它的行动补贴(可以用在支持机构的运作),我会去参加吗?难免有些培训机构会以这种方式招揽学员、凑人数,目的则是在做总结报告的时候告诉资助方,培训覆盖了多少人、培训办了多少场,而不一定强调培训的质量。在这样的培训中,基本上不可能看到公益人的个人成长和培训的长效成果。因此,看上去吸引人的“免费”,其实扼杀或扭曲了市场,掩盖了真实的需求。
乱象四,又来聚会了。培训也是一个让圈中人聚会的契机,所以有不少人在其中更关注能否找到自己需要的人,拓展自己的人脉网络。对于那些“职业被培训者”来说,他们可以通过免费培训周游全国,认识全国各地的人士,还能经常碰到好久不见的朋友。只是,如果培训成为了副产品,晚上的聚会反倒成了主打,难道这不是培训行业的悲哀吗?
由此,我真切地明白到培训收费的重要性。
首先,从市场经济的角度,任何产品都有它的价值,如果人为地干扰它的价格,反而弊大于利;其次,从“客户第一”的角度,培训机构应该根据客户/受众的需求去进行培训的设计。而要实现这样的对接,需要的不是基金会资助培训机构,而是有基金会愿意支持NGO参加培训——让NGO拥有对培训服务的购买力和选择空间。在有限的培训经费的情况下,NGO会做出对其最有利的选择,这样反而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此外,一次性的训练肯定不如持续性的关注,而持续性的关注肯定不如个性化的陪伴。整个公益培训行业要破除大跃进的思维——公益人的成长不可能是以多快好省的方式获得的,他们需要耐心的陪伴。这是基金会与培训机构急需转变思维的所在。
我们的公益培训领域依然处在这种提供服务者和接受服务者资源信息不对称的状态下,这对于提供培训服务的机构来说,或许能让它们在短时间内有所发展,但由于长期缺少竞争、没有监督,这些培训机构迟早会被后来者所淘汰。如果想要长期发展,关键是要把培训服务做到位,这样,即使收费也会有人抢着参加。
(拜客广州总干事 陈嘉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