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经济转型和经济发展引人瞩目,而中国的社会转型和变革却相对滞后、缓慢。民间公益起步晚,政策环境及制度限制大,资金及人力匮乏,加上薄弱的社会基础,中国的民间公益尚未形成强大的力量,民间活力不足。
与此同时,中国的公益运作模式大多停留在捐款、赠物、扶贫济困的传统慈善模式上。人们对大部分公益组织的理解不过是搬运工。很多人不认为做公益需要专业的人、需要专业的投入。很多资助型基金会也只关注项目执行,而不重视人才与项目执行效率之间的关系,忽略自身人才培养和发展。多种因素致使中国民间公益组织的人力资源状况与其他行业的状况形成巨大反差:人力资源严重匮乏,人员薪资和福利过低,人员发展机会少,人员流失频繁,专业性差。
2010年9月,南都公益基金会发起了资助民间公益人才的战略性项目——银杏伙伴成长计划,资助青年人突破成长上的瓶颈,成为推动某一公益领域发展的领袖型人才。计划实施3年来,通过媒体平台和资源对接,使公益人力资源问题以及解决方案获得了更广泛的关注和参与。所开发的一套有助于产生未来公益领袖的“梦工厂”式的运营机制,包括筛选、支持、网络建设,切实、有效地培养新时期的中国民间公益领袖。该计划同时倡导社会各界一起支持公益人才、搭建人才成长的支持体系。银杏伙伴成长计划直接投资于人,其资助理念、资助路径,在中国公益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对公益领域,特别是对公益基金会具有变革性的影响。这股变革的力量因何而起,如何发展,“银杏伙伴成长计划:公益变革的力量”一文从变革背景——中国公益人才发展遭遇瓶颈、变革思维——投资于人、变革路径及变革影像对银杏伙伴成长计划为何产生影响力进行了解读,文章最后以“变革进行时”阐述了银杏计划的未来走向。
[引自《中国第三部门观察报告2014》,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中国扶贫基金会资助,中国人民大学非营利组织研究所与公域合力管理咨询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