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多太多的感动之后,随着汶川大地震的紧急救援告一段落,人们开始意识到,无论是对公民社会组织,对企业公民,乃至对政府治理模式转变的期待,都并非一朝一夕能够达致。相反,要实现一种和谐良性的国家与社会的互动,仍然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幸运的是,当人们在行动的时候,他们又多了一样精神资源,多了一种力量支持,那就是千千万万的志愿者身上所凝聚的志愿精神。这种温暖人心的力量长久以来一直存在,但在这次大地震中却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撼动着整个国家。志愿精神在这次救灾过程中第一次成为整个中国的主流精神,它不但被政府所认可,也被民众所接受。当从大山中逃出的村民也喃喃地提起志愿者,并对他们表达信任和感激之情的时候,我从那种眼神中读出一种古老文化的变革。那些可敬的志愿者不但改写了中国救灾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历史,而且也深化了中国人对于公民文化的理解。
长久以来,公民的观念一直集中在维护权利层面,似乎提到公民,就是要维权,甚至就是要形成公民抗争。在一些人心目中,甚至一提出公民概念就意味着要站在政府的对立面,这一方面引起政府许多不必要的担忧,另一方面也使得谨小慎微的普通人宁可被称为愚民,也要放弃对公共生活的参与,以免为自己带来不可预测的灾祸。
但是,公民并不只是有维权和抗争的一面,更有参与建设国家和与政府合作的一面。在这次灾难救助过程中,志愿者无论是在废墟中寻找幸存者,还是在血站外排队献血,无论是在帐篷学校里陪伴儿童一起游戏,还是在火车站一起搬运物资,无不体现出在国难面前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志愿精神成为举国共享的价值观。因此,志愿者以实际行动为公民概念注入了新的内涵:公民,不仅仅是权利,也是一种公共参与的义务,一种公共生活中的责任。
这是在过去20年来的志愿服务运动中较为罕见的。虽然长期以来大力推动志愿精神,但由于某些原因,这种志愿服务运动还没有能够有效地与中国邻里守望以及民间互助的传统相融合,以致许多志愿服务没有实际效用,同时也使得许多民间志愿行动和民间志愿组织处于主流文化的边缘,而不能得到重视,进而使得很多志愿服务难以和自下而上的公民意识结合起来。
但在这次救助行动中,大量的志愿者不再是等待政府的发动,而是自发行动起来,以各种方式组成源源不断的大军。他们有的加入到专业的救灾队伍中,有的则积极拾遗补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民族精神的凝聚,使得整个救灾体系展现出全新的风貌。更难能可贵的是,整个社会都对志愿者表现出宽容、尊重和推崇。这种尊敬不仅仅体现为媒体的歌颂,更体现在普通人对志愿者的积极协助和感谢,体现在越来越多的普通人放下一切的疑虑和担心,积极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中去。
正因为这样,志愿精神回归到它本来的自发、自主和自愿参与的状态,志愿精神也与更多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正因为这样,志愿文化成为主流文化,志愿精神可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也正因为此,志愿精神成为中国公民文化的新的一面,并使得中国公民变得更加充实、完整和真实起来。所以,2008年注定是真正的志愿者元年,也是公民元年。
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开始,但也仅仅是开始。当志愿精神成为主流文化的同时,一系列与志愿者相关的问题也开始凸现出来。在这次救灾过程中,志愿活动管理的落后,志愿者队伍中的鱼龙混杂,志愿者团队缺乏相应的培训及有效的组织等问题都暴露出来。这使得我们在为志愿者击节叫好的同时,也要清醒地意识到这一潮流中存在的问题。社会不但需要积极顺应这一潮流,开展对志愿者的研究、培训和倡导,而且还需要考虑为志愿者立法,使得志愿者运动能够真正持续、深化和升华。
多难兴邦,希望同样也兴起民间的活力,兴起每一个公民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