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田多年来对社会管理创新不懈探索,社会和谐稳定。
辖区民警为学生宣讲公共安全知识。
盐田“U站”服务游客。
盐田,在这个山海旖旎的灵秀之地,平安祥和的感受如四处吹拂的海风一般清新。这不仅源自旅游胜景营造出的悠闲情调,更得益于盐田区多年来对社会管理创新的不懈探索。这里是全市治安最稳定社会最和谐的“首善之区”,也是民生服务普惠优质的幸福之区。两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的入围充分肯定了盐田在社会建设方面的努力,激励着盐田人在追求幸福和谐的道路上益发坚定。
统筹协调,八大社会创新项目全面开花
盐田的社会建设工作,无处不围绕着“争当全市社会建设排头兵”的宏大目标,以“构建"一圈一网一体系"的社会建设新模式、打造社会建设"三项标兵"为主线,统筹协调,立足实际,重点实施八大社会管理创新项目,形成了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社会建设格局。
今年1月19日,盐田区在全市率先成立社会工作专职部门区社会工作委员会,负责统筹协调全区的社会建设工作,切实保障资金与人力投入,将社会建设摆在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地位。在盐田区委、区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全区的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公共安全和民生福祉都得到了大幅改善,社会组织的蓬勃兴起更为社会发展注入了崭新的活力。
社会创新八大项目的推进,使全区社会建设水平跃上了新的台阶,也令辖区居民享受到了更加优质的民生服务,生活幸福感和满意度逐步提升。这些社会管理创新的新举措,既是落实到实处的民生福利,同时也是对社会建设途径有益的制度性探索。
“大群防群治”防控体系构筑区域安全屏障
盐田区连续7年实现命案、绑架案、涉枪案“三必破”,连续8年保持飞车抢劫、抢夺“零发案”,包括110警情下降率、刑事警情下降率、八类案件下降率等六项社会治安指标位列全市第一。良好的公共治安态势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感以及对公安工作的满意度,这些成绩的取得与盐田区群防群治“1+28”防控体系的构建密不可分。
这里的“1”,是由公安机关组建督察队,督促检查防控工作落实情况;“28”,是对 28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动的防控元素进行衔接,形成路面控制、社区网格化捆绑、情报信息、打击整治、综合管理五大防控系统。
这一系统防控体系是在总结大运会社会治安防控经验的基础上,按系统优化的原则有效整合可利用资源,以公安机关为中坚,以群防群治力量为依托,建立起的系统化、常态化、规范化社会治安立体防控模式,力图构建“大群防群治”治安防控格局,着力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目标。防控体系集打、防、管、控、建、服务、管理于一体,实现立体式的网络覆盖,创新动态路面勤务模式,构建“千手千眼”群防群治系统,强化部门联合整治。
无论是繁忙的工作日还是清闲的节假日,盐田区6个派出所7部GPS警车在各自辖区内结合治安实际划分巡线、设置签到点,实行24小时全天候武装巡逻。在警力不懈怠的同时,盐田区还积极发动群众力量推进群防群治工程,全力保障一方平安。今年以来,盐田区93个物业公司按照“1+28”社会治安立体防控模式要求对所管理的小区开展规范化建设;全区42个停车场进行了围合式改造,实行“一卡两表”的规范管理,做到“来有登记、去有核销”。如今,在偌大的盐田,每天110警情的发生数常常是个位数,有时甚至连一个报警都接不到,精心投入的防控体系建设收到了满意的成效,为老百姓创造了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
1:19也能建设和谐的新家园
与深圳所有片区一样,本地人口与外来人口比例的严重倒挂同样是盐田构建和谐社会所无法忽视的重大课题。而在盐田街道永安社区,我们看不到地域的差异造成的歧视和龃龉,居民邻里一家亲的美满景象使人很难相信这竟是一个户籍与非户籍人口比例高达1:19 的地方。这份令人动容的和谐来自于何处呢?
在人口严重倒挂的情况下,要实现社区和谐发展,一是以政治平等为基础,创新外来人口政治参与新路子。永安社区积极吸纳外来人员参与基层组织生活,倾听外来人员心声,而且取消了户籍限制,赋予他们平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二是以发展共享为目标,创新外来人口管理服务新模式。永安社区长期开展“我们都是一家人,共建和谐大家庭”的社区共建活动,以为辖区企业和居民提供优质服务为工作重点,推进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促进起点公平和机会公平,让外来人口共同分享经济发展成果,解除后顾之忧,促进他们从“流动”向“安居”转变。三是以社会组织为桥梁,创新行业自我服务管理新机制。永安社区外来人员大部分从事港口运输物流业工作,行业是否健康良性发展直接关系到社区的和谐稳定。因此社区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强行业矛盾纠纷排查和处置工作,并引导辖区集体股份合作企业积极参与港口物流业发展。
5年前落户永安的河南籍拖车司机尹金刚,谈起在这里生活的感受连声称好。“我们曾在很多地方生活过,受排挤、歧视的滋味没少体会,在永安安家算是选对地方了!这里的人不排外,大家处得亲,生活很便利。”
这一系列闪耀着人性光芒的社会管理创新举措极大地促进了永安社区外来人口与户籍人口的和谐共融,邻里和睦、互相关爱蔚然成风。永安社区也被省、市评为“六好”平安和谐社区,永安社区实有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入选为全省首批社会创新观察项目。这一项目以加强实有人口服务管理为核心,围绕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服务管理一体化,居民自治制度化,推进社会融合无缝化”的目标,推出系列改革创新措施,并在南方报业集团举办的社会管理创新论坛上荣获“社会稳定推动奖”。
“智慧城区”的便捷生活服务
现代化国际化城区的建设离不开便捷的数字化生活服务。“12349”公共服务资讯中心和无线城区的建设标志着盐田区走向了“智慧城区”时代。今年3月6日起,“12349”盐田公共服务资讯中心的正式开通让区内居民和商旅人士有了一个“生活好帮手”。这也正是“12349”建立的初衷。无论是预约婚姻登记等政府公共服务还是理疗康复、老年人照料等公益慈善服务,或者是专业家政、上门维修、快递等生活服务,通过电话或网络可以轻松享受便利的生活服务,老年人和残疾人还可以通过援通呼叫器获得服务。
“12349”采用“政府监管、企业运营、社会参与”的运营模式,全面打造全市首个“立体化”公共服务信息平台。“12349”建立了服务热线、呼援通智能化系统、盐田社区服务网等多样化的服务渠道。目前,“12349”盐田公共服务资讯中心设有两个服务坐席,24小时为辖区居民和来盐商旅人士提供服务。盐田区还为辖区977户60岁以上生活不能自理的户籍老人、70岁以上高龄户籍老人和符合条件的户籍残疾人统一安装了“呼援通”服务设备,通过人工坐席为其提供“一键式”的服务。
这些便民之举也受到了市委领导的首肯和好评。“12349”项目正式运营以来,已为辖区居民及来盐旅游商务人士提供各类服务共计20325人次,服务响应率100%,接通满意率100%,市委副书记、市长许勤同志对该项目特别批示表扬道:“值得借鉴、推广。”
政府联袂社会组织共创发展新局面
社会组织的发展壮大,能够发挥独有优势介入社会矛盾的消弭,为创建稳定和谐的发展局面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盐田区委、区政府历来重视对区内社会组织的培育和扶持,力图将“大社会”“好社会”的无穷活力注入到全区发展的大局中去。
盐田区2007年被民政部确定为全国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试点区,在全国率先成立了社工协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社工服务中心,在全国率先引入香港社会服务督导机制,全面开放社工市场,建立社工激励机制,不断拓宽社工直接参政的渠道,努力建设一支职业化、专业化、标准化的社工队伍。经过多年的培育,队伍建设的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目前在盐田提供社工服务的机构共7家,辖区注册社工达到105名,初步建立起一支专业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社工介入的领域不断扩大,实现了“一社区一社工”、“一学校一社工”和“一医院一社工”。
盐田区还创造性地发展了信访与社会组织联动机制。这一机制主要依托区信访大厅,建立与社会组织的交办转介制度,引入社会组织资源解决群众“信访外”诉求,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破解现有信访资源不足难题。今年3月份项目启动以来,区信访局与深圳市慈善会、深圳市狮子会盐田服务队、温馨社工服务中心、阳光心灵工作室等市内外15家提供各具特色的实体服务组织签订了服务协议,社会组织共参与接访128批次,处理“信访外”诉求个案22宗,取得了初步成效。
深入探索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项目。盐田区下决心把可以交给社会、交给市场的事项尽可能地转出去,体现出盐田区政府对社会力量的信任与倚重。2010年以来,盐田区先后制定出台了《盐田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试行办法》、《盐田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项目管理流程》,经过几年运作,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运作逐渐完善。2012年,盐田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计划分为市政环卫类、城市辅助管理类、公共安全辅助管理类、水务设施维护类、公共培训类、社工服务类、社会福利类、服务信息平台类、技术咨询类等九类41个项目,涉及财政资金9384万元。
重点解读
盐田区社会建设亮点一览
第六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提名奖:盐田区民意畅达机制
2010年,在辖区全部社区设立民意表达工作室,将所有“两代表一委员”(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网格化联系基层党员群众及非公企业。建立并完善诉求代理、民意调处和服务评议机制,规范、及时处理民意诉求和建议,在全区实现了党员群众有地方说话、说话有人听、有事能解决、有权去监督的“四有”格局。被新华社称为“新时期的群众工作法”,并荣获第六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提名奖。
民政部确定的社工队伍建设试点:社会组织蓬勃发展
积极引导和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推进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合作共治。在全市率先引入香港社工督导机制,为辖区居民提供各种专业化的社会服务,涉及9大领域逾20万人次。成立盐田区社会工作协会和盐田社工服务中心,实现了“一社区一社工”、“一学校一社工”的目标。成立港口物流等方面的行业协会,在产业发展、行业自律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全区共有47个社会团体和81个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组织已经成为辖区社会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社会治安“首善之区”:公众安全感和公安工作群众满意度位居全省前列
以公安机关为中坚,以群防群治力量为依托,建立系统化、常态化、规范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连续7年实现命案、绑架案、涉枪案“三必破”,连续6年保持飞车抢劫、抢夺“零发案”,连续12年保持进京上访为零,重要敏感时期越级上访和群体性事件为零,盐田公安分局被评为“全国优秀公安分局”和“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社会秩序和谐稳定。
全省社会创新“观察项目”:永安社区外来人员服务管理模式
永安社区户籍人口与外来人口比为1:19,司机家属及物流从业人员上万人,外来人员主要从事港口物流运输业,具有“城中城”、“同乡村”、“同业村”多重特点。永安社区以“平等、尊重、融合、发展”为目标,以社会组织为桥梁,积极吸纳外来人员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排查和处置矛盾纠纷,实现户籍人口与外来人口和谐共赢。被评为省、市“六好”平安和谐社区,社区实有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入选全省社会创新第一批“观察项目”。 2011年7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亲临永安社区考察,并给予高度评价。
全市首个社区“立体化”便民服务新模式:盐田区“12349”公共服务资讯中心
盐田区“12349”公共服务资讯中心是新型区级综合性信息服务平台,由政府提供运作成本,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委托专业公司运营。辖区居民和来盐商务旅游人士通过拨打12349服务热线、登录盐田社区网站(www.yt12349.org.cn)或者使用“呼援通”呼叫设备即可获得全天候、全方位、全程式的公共信息服务、社区生活服务和慈善公益服务。该项目自2012年3月6日正式启动以来,服务响应率 100%,接通满意率为100%。
全市率先全面建成公共自行车交通服务系统和覆盖全区的绿道网络
为解决居民“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问题,2012年2月建成并启用公共自行车交通服务系统。共设置160个自行车自助租赁站点、6500个锁柱,投放5000辆公共自行车,基本实现了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的全覆盖。截至今年8月8日,已发放市民骑行卡4.2万余张,完成公共自行车租借678.7万余车次,平均每辆车使用率为10-13次/天。大力推进生态型、郊野型、都市型绿道网络建设,辖区绿道总长度约200公里。其中,19.5公里海滨栈道成为深受居民和游客喜爱的休闲亲海景观带。
本版撰文: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 夏 见习记者 张君宇
本版摄影:深圳特区报记者 丁庆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