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是分好蛋糕重要还是做大蛋糕重要的讨论很热闹,正常的观点交锋是好事,有利于辩证的、科学的、健康的深化改革。
笔者曾经在过去的生产队做过工,那时候,生产队长天天督促社员“做大蛋糕”,可是,做什么、怎么做,只能执行政府的指令;做了蛋糕,如何分蛋糕,也是政府说了算——做的多,交的多,分得的不多,结果社员们做大蛋糕的积极性不高。在当时饿肚子的情况下,生产队长和社员做大蛋糕的意愿是有的,但当时的命令经济和统购统销——“经济全能政府”体制(政府既是做蛋糕的主体、也是分蛋糕的主体)束缚了社员做大蛋糕的积极性——蛋糕做不大。或者说在“经济全能政府体制”时期,蛋糕做不大,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指令性计划生产体制和统购统销的流通体制;二是分配不公的“大锅饭”体制。
在“经济全能政府”体制难以为继的时候,农民和基层干部创造了“联产承包责任制”——“交足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是自己的”,社员做蛋糕积极性高了,不用队长督促社员生产了,蛋糕也做大了。“联产承包责任制”——“交足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是自己的”为什么可以调动社员做蛋糕的积极性呢?第一,“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指令性计划生产体制和统购统销的流通体制下,给了生产者有限的生产蛋糕的自主权——是通过调整生产关系调动了生产者的生产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促进了蛋糕的做大;第二,“交足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打破了“大锅饭”分配体制,创立了“多劳多得”的分配制度,是通过调整分配关系调动了生产者做大蛋糕的积极性,促进了蛋糕的做大。
改革的经验说明,分好蛋糕正是做大蛋糕的措施。如果有人机械的把做大蛋糕和分好配蛋糕对立起来就错了。
观点二: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做大蛋糕主要是企业的事情,分好蛋糕主要是党和政府的事情。
在农民“交足国家的、留足集体的”之后,“剩下的全是自己的”。有些农民家庭就有了剩余,农民家庭剩余出现之后就有了交换,有了交换就有了市场,再后来就自然产生了双轨制——市场配置资源和计划配置资源同时运行。这进一步扩大了农民生产蛋糕的自主权和收益权,农民做大蛋糕的积极性进一步得以释放。
值得特别一提的是,这个时期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主动放弃了“经济全能政府”体制,强调全党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即以建设市场经济体制为中心。要务有二:一是培育多种所有制主体并存的自主生产经营的市场经济主体——企业自主做蛋糕。二是建立市场配置资源的体制和市场竞争规则。政府最终把做蛋糕的事情完全交给了市场主体,政府只为市场主体做蛋糕服务。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之后,多种市场经济主体为积累经济资本而竞争,蛋糕自然就会不断做大。
最近30年,中国做大蛋糕的速度恐怕是全世界最快的了,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了,实践证明做大蛋糕不是大问题了。现在恰恰是蛋糕是做大了,但由于分配不公,多数国人分得的蛋糕增量远落后于总蛋糕的增量,导致国内需求严重不足,进而导致我国经济越来越趋向外向依附性了,即发展经济的目的有异化成为“满足欧美日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危险。中国人民辛辛苦苦做大蛋糕,欧美日人民吃便宜蛋糕、甚至免费吃蛋糕,这样蛋糕做大的速度越快,危机也越大。
经过30年改革的实践证明,在市场经济主体充分发育和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之后,只要党和政府坚持市场经济体制不动摇,市场主体就自然会把蛋糕越做越大,根本不用担心蛋糕做不大。在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任务基本完成之后,最大的问题是如何让本国人民分享不断增大的蛋糕——扩大内需,让做大蛋糕的目的回归“满足本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因此,当下党和政府经济工作的重点应该是通过合理分配蛋糕促进扩大内需,进而进一步通过内需的扩大促进蛋糕进一步做大,且是为了本国人民分享蛋糕而做大蛋糕。
很显然,强调公平分配蛋糕促进做大蛋糕是站在党和政府的立场上谈经济发展工作的。而强调优先做大蛋糕的观点则是站在市场主体——企业的立场上谈经济发展工作的。
观点三:建设和谐社会,做大蛋糕可持续。
任何一个市场经济国家,都存在“两个竞争”和“两个积累”。一个是不同经济建设主体(企业)为积累经济资本的竞争,物质因此而极大丰富——蛋糕越来越大,但会带来很多社会问题——污染、造假、官商勾结、两极分化等;另一个是不同社会建设主体(社会组织)为积累社会资本(信誉、美誉,有信誉、美誉就可获得政府采购和社会捐款)的竞争,提供各种社会服务,消化各种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但会消耗蛋糕。只有“两个竞争”和“两个积累”同时存在,经济才会不断繁荣,社会也会越来越和谐。社会和谐和经济繁荣相互促进,良性发展。
甚至可以认为: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最后的竞争力是社会和谐(包括生态和谐)。因为只有社会和谐,做大的蛋糕才不会流走,并且自己不做蛋糕也会吸纳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蛋糕和人才。例如:香港社会和谐程度比大陆高,大陆生产财富和人才,香港则吸纳财富和人才;欧美社会和谐程度比发展中国家高,发展中国家生产财富和人才,欧美国家则吸纳财富和人才。
30年改革,党已经完成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任务——消除了“经济全能政府体制”弊端,充分发育各类经济建设主体,经济建设主体(企业)为积累经济资本而竞争日趋激烈,蛋糕因此越做越大;但30年改革, “社会全能政府体制”的弊端有增无减,社会建设主体没有充分发育,社会建设主体为积累社会资本而竞争的局面没有形成,甚至市民社会体制建设还没有破题,社会和谐有越来越不如意趋势。因此,党的工作应该由“以经济体制建设为中心”转移到“以社会体制建设为中心”上来。
社会体制建设的基础性任务是发育各类社会建设主体,形成各类社会建设主体为积累社会资本而竞争的局面。公平合理分配蛋糕(如:发展社会保障和社会事业、公益捐款可以免税、给社会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等),正是各类社会建设主体充分发育和持续竞争的前提,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性条件。
综上所述,在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任务完成之后,在蛋糕越做越大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合理分配蛋糕,促进社会事业不断发展、社会和谐程度不断升级,最终也会反过来促进蛋糕更大和人才更多,人民更加幸福快乐。
在资本严重过剩和生产力高度发的时代,生产过剩和消费不足同时无处不在;浪费和饥饿同时无处不在;穷国生产商品和富国生产纸币的游戏无时不在;资源稀缺和资源浪费无时不在。但,每个国家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当代人享受的蛋糕越多,可能后代人拥有的蛋糕就会越少了。
一个人一天只要300大卡,100人只要3万大卡就够了。在一个资源受约束的世界里,为100人做3万大卡,人均分配300大卡就是最科学的发展;如果为100人生产30万大卡,有的人挥霍无度,有的人食不果腹,就不是科学发展。甚至国人饿着肚子生产蛋糕,专供外国人享受蛋糕,就是最发动的发展。
我国经济总量世界第二了,美元储备世界第一了。虽然人均GDP4000多美元不算高,但也不算低了,足够人民过上小康生活了。我国人均资源严重不足,应该高度重视合理分配,追求“低度增长、高度福祉”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随着我国各种资源约束越来越严重,分好蛋糕会越来越重要,甚至比进一步做大蛋糕更加重要。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