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1月,打工者的精神文化家园——农友之家在北京正式成立。该组织由打工者发起,提倡互助合作、立足社区,致力于打工者这一特殊群体的社会、文化、教育、权益维护及其生活状况的促进与改善。目前,协会拥有三位专职人员,会员100余人。顾问组成员包括三农问题专家、国际非政府组织代表、以及中国戏剧学院及中华女子学院的老师。
农友之家的前身是河南来京的歌手孙恒和几位爱好文艺的打工朋友一起组成的“打工青年艺术团”。他们从2002年5月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创作排练,到建筑工地、工厂、企业及社区为工友做义务演出。从一开始自娱自乐,发展到直接反映打工者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传递维权和反对社会歧视的信息,倡导打工者依法维护自己的尊严和权益。2003年3月,艺术团得到香港乐施会为期一年的项目支持,启动了“以文艺的方式开展权益宣传”活动。除文艺演出,艺术团还定期举办法律讲座及咨询活动,并联合记者和律师,帮助民工讨要欠薪。农友之家统计,成立两年来,已累计进行公益演出一百余场次,发放相关法律维权宣传页4万余份,举办法律讲座培训活动四期,直接受众达2千余人次,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农友之家认为,打工青年艺术团的创意,在于为打工者提供一种自我文化实现或者文化合作的可能性。其目标是要将艺术团发展成为通过文艺表达心声、宣传权益的劳工剧团,成为文艺合作模式的推广工作团队,通过和企业合作、培训,在生产单位中成立打工者自己管理的文艺团体。此外,还希望艺术团成为劳动文艺的制作机构,出版发行打工者自己的音像制品。
发起人孙恒介绍,考虑到艺术表演无法在固定的地点持续满足工友的需求,今年2月,农友之家和打工者聚居的肖家河社区居委会以及明圆打工子弟学校三方共建,成立了社区打工者文化教育组织 -- 肖家河社区打工者文化教育协会,建立了工友互助图书馆和电脑教室。由于居委会的参与,协会很快获得海淀区民政局批准。同时,明圆打工子弟学校作为合作方为协会提供了免费的活动场地。协会作为非政府组织,则承担常务管理的工作,组织社区工友加入协会、组织协会活动,并向由工友组成的会员代表大会负责。图书馆提倡“共同参与、图书互换、资源共享”,发动工友及社会各界人士捐赠图书2千多册,每日向打工子弟学生及工友免费开放。电脑教室则利用各界捐赠的电脑,进行了6期培训,受益人数240人以上。培训员都是志愿者,他们还成立教学研究小组,编写了适合工友的学习教材。
孙恒认为,在北京城乡结合部,有很多象肖家河社区这样的打工者聚居区,选择这样的社区组建工友文化草根组织有着很多便利条件。在适当的情况下,社区草根组织还可以在图书馆和电脑室的基础上扩大功能,组织各种维权培训、法律讲座,并提供必要的社会支持与法律援助。
农友之家试图通过推动社区自治组织的建立,运用民主的方法组织动员社区内的打工者居民参与本社区的文化、教育活动,形成文化建设的义工团队,通过公民参与、信息传播启发工友的公民意识、维权意识及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肖家河社区打工者文化教育协会作为三方共建的首个低成本运用资源的模式,可以在其他社区得到复制。孙恒介绍,农友之家已和朝阳区东坝乡社区居委会以及区内一所打工子弟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建立新的项目点,并开始募集图书和电脑。
孙恒介绍,肖家河社区项目得到了香港乐施会一年的资金支持。对东坝乡社区项目的运作,他似乎已胸有成竹:由于有效运用了社区资源,自我管理,这种运作模式实际需要的资金花费并不多。
为加强工友的参与,农友之家还 定期举办“工友论坛剧场”活动,特别开设深受工友们喜欢的“讲故事” 栏目。大家讲述自己的打工经历,将权益受到侵害的事件现场演绎,然后一起讨论、出主意、想办法、并请相关人士现场进行咨询,开展维权宣传,增进工友们的维权意识。据农友之家统计,共举办32场次“工友论坛”活动,有1千余人次直接参与。
除直接服务于工友,农友之家还针对政府和公众开展倡导活动。通过编辑出版社《社区快报》、《打工者歌曲》专辑等工友文艺、文化教育及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权益宣传资料,积极影响社会舆论及政策;并通过媒介积极影响公众,以最大限度地改善打工者的社会文化教育及生存环境。农友之家还积极与关注民工问题的组织和相关研究机构合作,为官员、学者提供决策和研究依据。
所有这些工作,都是为了在数量上并非弱势,但在声音上属于弱势群体的打工者“开口说话”,发出自己的声音。
联系:王德志、姜国良
010-62819903 / 81604803(小灵通)
nongyou2003@yaho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