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扶贫工作自1978年以来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但近几年贫困人口减少速度明显放缓。今年是《2001- 2010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制定以来的第五个年头,据国务院扶贫办的官员称,照目前的趋势,《纲要》所制定的在 2010年解决温饱问题的战略目标将不可能实现。有关专家认为,近年减贫速度放缓的原因主要是经济增长与贫困人口脱贫的关联度显著降低。具体来说,当前的经济现实有这样的特点:区域经济增长很难继续惠及贫困人口,经济增长对缓贫的边际效益已经很小,经济发展越来越明显地脱离于农村经济。以区域发展为导向的开发式扶贫战略已经需要改变。据悉,扶贫办计划对《纲要》进行中期第三方评估,目的是重新对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总体形势进行再判断。
中国的扶贫工作的特点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政府扶贫资金的投入是扶贫开发的重要手段。近年中国财政扶贫资金投入的增加,财政扶贫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效率一直是各界关注的问题。4月18日,由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农村发展中心/ 人文与发展学院主办的“中国新世纪财政扶贫资金的运行:瞄准与偏离”研讨会在北京召开。研讨会对有关中国国家财政扶贫资金的来源构成、分配与瞄准机制及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效果与缓贫影响的研究进行了成果报告分享。该研究在英国国际发展部资助下开展,由来自农业大学国际农村发展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部以及国务院扶贫办的专家学者共同进行,对江西、云南、广西、宁夏的8个扶贫工作重点县的62个贫困村进行了实地研究。
据李小云教授的报告讲,中央对财政扶贫资金关于主要用途的规定的根本目标,是想从制度层面上为扶贫资金不被挪用提供制度保证。然而实际情况是不少省区把这部分扶贫资金的用途限制在更小的范围内,从而造成扶贫项目很大程度上偏离了贫困人口的实际需求,另外,“项目有一定的规模”的审批偏好,往往使多样、分散及小规模的贫困人口需求因为不能满足这一偏好而被筛选掉,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扶贫资金的目标偏离。资金管理的问题还包括:资金到位延迟,原因在于层层拨付制度,转入收支需要时间,并且存在潜在滞留资金的制度激励,导致了扶贫资金获得的交易成本的增加;此外,扶贫资金缺乏严格的制度监理,增大了资金使用的交易成本,形成了相当多的导致资金渗漏偏离的制度空洞,严重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政府公共服务的公信度。
由于资源控制的权力结构、扶贫项目技术官僚主义、项目设计以管理方便为驱动、扶贫项目与贫困农户需求脱节的技术障碍等原因,扶贫项目目标偏离较严重,贫困户的覆盖率仅为35.3%,相反,富裕户的覆盖率却有44.5%。直接结果是贫困人口下降速度逐年减少,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缓慢。但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改善。
尽管,研究结果显示贫困群体参与扶贫项目决策程度低,但村级规划使资金开始尝试以村为单位进行分配,对扶贫资金的影响是积极的,贫困村识别覆盖了更多的贫困群体,贫困村识别超越了重点县的范围,在微观层面上校正了扶贫项目与贫困群体需求之间的错位。现存的问题是,扶贫规划的质量以及实施规划的技术服务难以得到保证,规划的计划和监测机制相当薄弱,无法确保参与式扶贫规划的有效实施,乡村精英主导和县乡行政官员依然主导决策,扶贫资金不能有效地瞄准穷人的需求。
研究给出的政策建议为:
●按照国际标准结合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重新确定中国农村贫困人口。
●建立以贫困社区社会发展为中心的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新的扶贫开发战略,从而取代单纯的开发式扶贫和分散式的部门扶贫共存的扶贫模式。
●建议试点贫困村自主管理资金的发展模式,同时推广已经被证明为有效的资金捆绑、村级规划、农户实施的整村推进计划。
●创新性的村级扶贫规划需要进一步权威化、合法化。
●建议取消扶贫贴息贷款。
●推动建立村一级扶贫发展项目的管理能力。
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农村发展中心(CIAD)成立于1988 年,是国内大学中第一家具有农村发展研究、培训和发展咨询等综合职能的专业研究机构。多年来,中心的研究得到政府部门、国际多边、双边发展组织及NGO的支持,进行了很多针对我国农村发展需求的参与式、多学科、实证和实践操作的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