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E•TNC生态奖并非是环保领域唯一的奖项,但因是环保非公募基金会最早发起的奖项而受到业界的关注,自2005年以来,每两年举办一届,至2013年已是第五届。
八年来,每一届的奖项设计、评奖流程都有所变动,其方向和步伐背后,是举办者对环保领域和外部环境变化的应对和反应。因此,有必要做一些梳理,看看这八年走过的奖项评选之路,或许有助于这个奖项设置完善,以及如何更好地加强对环保实践者的支持,乃至推动环保领域更多力量的涌现和联合。
推动行业的影响
自2005年设立伊始,SEE生态奖(从第二届开始TNC作为主办方加入)便被赋予了“这是第一个由民间环保基金会对整个环保领域支持”的奖项的光环。
生态奖非环保领域唯一的奖项。此前,环保领域已有“地球奖”(2004年停办)、福特汽车环保奖、中华环境奖等。不同的是,这些环保奖或由官办的环保基金会发起,或由海外公司成立。SEE•TNC生态奖,由于是首度由民间的企业家基金会发起,所以备受业界关注。
随后举办的四届中,一大批在该奖设立前就已经在各地开展环保项目的组织,以及新兴环保组织,获得该奖支持,最高奖金为20万元(后一度降到10万元)。据SEE•TNC生态奖公布的前四届获奖材料显示,共奖励167个获奖项目、机构和个人,累积颁发出360万元奖金。SEE•TNC生态奖在给与物质和精神层面的认可的同时,也让这些环保力量的努力日渐浮出水面。
2011年,SEE基金会曾对前三届的获奖机构(项目)做了为期半年的调研,实地拜访了1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共16个获奖机构(项目)。调研发现,生态奖推动了这些获奖机构的持续运作。交由获奖者自由支配的奖金,过半数以上用于环保项目发展。当然,其中也不乏部分获奖的项目因各种原因未能持续下去。
这笔奖金对扎根社区、资金匮乏的机构来说,不光是“雪中送炭”,同样能带来荣誉,为部分环保组织在当地开展环保项目提供了一些便利,有利于改善与企业或政府之间的紧张关系。然而,也不排除一些组织如西藏康区传统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协会,获奖后在当地继续开展工作反遭遏制。这也是主办方始料未及的。
而对于一些已有知名度的个人或机构来讲,SEE•TNC生态奖的含金量在哪里?从目前的观察来看,这一奖项似乎没有太强的吸引力。
虽然经由媒体报道,获奖机构或个体因此受到外界更多关注。一些项目所提倡的,诸如大型项目开工前需有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可以参与其中的规划设计和决策等等这些观念和知识,经过媒体的传播,带给普通公众不同的启示和借鉴。不过综合来看,这些作用即便不是聊胜于无,也不能对其抱有过高的期望。
这缘于目前获奖的机构或个体多在环保业内,远远没有拓展到普罗大众的视线之中。从这点来看,SEE生态奖与其他的环保奖并无二致,远未到达推动行业乃至社会公众意识的实质性进展和提升的层面。
据第五届生态奖的评选资料显示,2013年将增设绿色治理奖,“以彰显对社区工作者以及对基层政府有效工作的肯定”。这一评选对象中的后者常常被人忽视,一旦被关注时则多体现为抨击和诟病,能找出“基层政府有效工作”的案例着实需要更多的精力,并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此外,从过去几届评奖结果看,生态奖的标准明确强调“多赢”与“和谐”,更多褒扬的是温和地推动环境改善者,所以也有理由相信绿色治理亦当属此类。
而那种所谓“激进”的、带有对抗色彩的行动者和环保组织,目前来看,很少有环保个案或机构入选。这并非笔者厚此薄彼,而是在环境污染事件日渐增多、引发公众越来越多关注的今天,一些受污染影响的个体和环保组织的抗争实践,对中国环保行业乃至社会的进步同样有着巨大的价值。这不容忽视,也是值得生态奖寻找当下推动环境事业向前路径的一个支点。
四届生态奖项的调整
SEE生态奖的诞生,与发起SEE协会的企业家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群集财富与声望于一身的企业家们,因治理荒漠化而聚集到一起,但随着参与机构的拓展与深入,以及他们对本土环境的切身感受,也日益觉得光靠这地处一隅的努力是不够的。他们希望掘出更多散落在各地的环保力量,动员更多的公众参与。
于是SEE生态奖在2005年应运而生。该奖设立之初,只是致力于荒漠化和沙尘治理的“SEE守望家园行动”环保项目的第一步。然而这第一步迈了出去,第二步始终未能踏出来。这或许与这群企业家主导的生态协会以及成立的基金会的战略规划,或在评奖配备的工作人员上都发生了很大的调整有关。这是另一番后话。
前三届生态奖评选主要是以环保项目评选为主,直到第三届开始淡化项目评选,开始凸显出环保行动个体或团队在项目中的作用,而且也开始增设了“优秀环境报道奖”以及“网络评选奖”。其中优秀环境报道奖仅存一年,且在2013年的第五届被纳入到“环境推动奖”里。
再细析,头两届的评奖主要集中在自然保护和社区发展这两个领域。后来逐步调整纳入其他领域,包括有关污染、气候变化等议题的环保项目行动。
2013年第五届SEE•TNC生态奖的评奖有一个鲜明的变化,由原来的申报制改为推荐制,可看出主办方对参评者愈加审慎。不过即使以前的自行申报制度,也出现过这样的情形:某环保组织负责人获选当年的生态奖,但事后该负责人却说自己并不知晓为何获得此奖。
其实这些奖项的设置变化,说主办方“与时俱进”并不为过,紧追环保领域的潮流和变化,在总结过去几届评选基础上,并对环保领域的设奖分类做了调整。然而从另一角度来分析,却可折射出SEE基金会没有弄清楚到底要鼓励哪些环保行动,不够聚焦,而这同时又会影响SEE•TNC生态奖对外的传播和品牌形象。
倒是2011年开始,针对环保项目的评奖转变为关注项目的行动者和发起人,真正意识到该领域最需要支持的是人,算是摸到了门路。
概而言之,这些获选的机构或个体,如同圈内朋友指出的那样:都是熟悉的面孔,而且仍是精英居多。对关注并跟进奖项的媒体来说,可能早已通过其他渠道获悉这些获奖者情况,所以找不到任何兴趣去报道。相对而言,同为阿拉善举办的“创绿家计划”奖一个季度评选一次,资金更为灵活,对草根组织支持也显得更为及时。
企业家参与评奖
“从第五届开始,将从中国优秀企业家的视角出发,站在公众的立场,评选出基层政府、公众知识分子、环保公益组织和公民中的标杆,以扩大环保公益事业的社会影响力。”出发点虽好,可“优秀企业家”的标准是什么?不得而知。这些标准能否应用到本土现阶段的环保领域?这尚是疑问。
这个疑问,早在前几届的评奖中就初见端倪。每届评奖的第三轮是交由企业家来打分,分值比重可占到4成。本来企业家利用自己的商业经验来看环保领域的项目可行性,有一定的可取之处;而且对于那些一手参与创办基金会的企业家来讲,他们对环保理念以及公民社会的理解自有一定的高度,这都能保证环保项目的评优能保持一定水准。然而,在该轮设置上,却存在一定的漏洞。一些报名参加该轮打分的企业家,公务繁忙,临时来不了或让副总裁、秘书甚至是司机来投票打分,这着实会影响到生态奖的专业性和公正。
一度,SEE生态奖还设置了“企业生态奖”,这难免会给外界落下口实——企业在漂绿,所幸该奖项只评了一年就停止了。
作为企业家基金会及其发起的奖项,从基金会设立,到生态奖的评选,都少不了企业家在其中扮演角色并起到作用,体现企业家的参与性本无可厚非,但如果企业家参与过头或干涉太多,也许会招致企业家在抢行动者的风头的风评,那就难免有自毁戏台、违背生态奖设立初衷之虞了。1
其他
2009年第三届生态奖评选中,曾遭遇过喧嚣一时的“刷票风波”,规则制定方和利益受损方之间有过较大的争议,SEE生态奖最终对此事件做了一个说明和澄清——《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关于SEE•TNC生态奖的反思》2,总体看来,回应较为积极,也体现了诚意。
此外,可能由于评奖设立为两年一届,或许由于人员流动,评奖工作人员都在调整,这也势必也会影响该奖的设置与评选过程。不同员工对部分候选者的偏好与喜爱,都值得注意。这自然引发出一个需要再议一议的话题:评奖的标准与由谁来评。
是侧重颁给专业性的环保组织(理性),还是类似民间的环保个体(感性),如滇池卫士张正祥。这不是非此即彼的答案,或许也可两者兼顾,总之在标准上需好好思量,既要有标准,同时也要看到标准的限制,打破标准跨越过去,找到真正能带来实质性推动和变化的环保主体。如不清楚评奖背后附加的意义(如为更多需求方——草根组织提供更多支持,走独立的专业化道路),那标准自然起伏不定,水分自然少不了。
而在谁来评的问题上,目前该奖的评选主体既包括评奖项目组的初选、网络上大众的投票,也包括由不同领域人士构成的评审专家团,以及企业家。显而易见,评审专家团的分量最为重要,他们对生态奖的标准的拿捏是否准确,也决定着哪些环保推动者们可以进入最终的名单。所以更需要保障他们的独立性、公平性,不能被主办方所左右,除非奖项设立的标准已发生问题。
除了评审专家团,其他环节的评选同样也应与评奖标准保持一个水准。
1.作者补充说明:SEE企业家运用议事规则进行机构治理,一度引起外界的关注,企业家以人手一票的形式讨论、竞选和决策,进行民主的实践,满足有抱负的企业家参与环境保护的需求,在基金会设立之初尤为必要,但过于注重企业家的参与形式,或许会削弱资助草根的意义。
2.编者注:详情参见http://www.douban.com/note/32239297/
(作者为《中国财富》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