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公益从业者,你认为人才重要吗?请举手!”主持人话音刚落,场内举手者齐刷刷一大片。“那么,认为你们组织在人才挖掘和培养方面做得很好的请举手?”场内很安静,没有一人举手。这一幕发人深省:常说“事在人为”,那如何才能把公益这份“好事”做得更好?公益人才何处寻?
图1 公益群英济济一堂
2009年4月28日,NPI公益组织发展中心在京举办读者沙龙,围绕《他年花开——公益新丁培养录》案例集展开深入讨论,此书是“青年实习生小额基金项目”的重要成果。自2005年起,由NPO 信息咨询中心和香港社区伙伴共同设计和开展了此项目。在三年多的实践中,共招募和筛选了三批四十多名青年实习生到西南地区的草根机构实习。在公益新丁和督导人员之间“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中,积累了诸多经验和思考素材,它们将为公益组织管理者和从业者提供重要参考。
图2 作者团队畅所欲言
无论在任何组织,对人的管理都围绕着“选拔、使用、培养、保留”这几个方面展开。其中,尤以选拔环节最为关键。在讲读会上,来自NPI的策划和撰稿人王叙、徐辉、顾远、杨国琼与读者分享了项目经验和感想,特别是对“公益新人培养”的探讨,引起众多读者和同行的积极回应,现场亦激发出若干“小火花”。
大学生:请告诉我,NGO是什么?
一位大学生发言:据我所知,在目前就业非常困难的情况下,绝大多数大学生没有想到NGO行业,他们对公益组织的感知能力匮乏到让人惊异的程度。有人甚至认为“公益组织的工作人员不领工资”、“都是穷组织”、“不能当作一生的事业,没有未来”……种种误解让人对NGO望而却步。
与此相对应的是,公益组织也极少到各大高校举办招聘活动,即使在大学生面临就业寒冬的背景下,公益组织对大学生的吸纳能力依然未曾凸显。
对此,与会者支招:要开门见山地告诉有志者,NGO也是一份工作;在携手之前,公益组织和求职者都要理性分析自己的能力和需求,并力求在两者间进行有效而明确地对接。
督导:其实,我可以做得更好
据点评撰稿人顾远介绍,他曾对督导进行调查:首先,你觉得自己能给实习生带来什么?其次,通过项目总结,你最满意的工作成果是什么?最后,如果时光倒流,你觉得在哪些方面自己还可以做得更好?
有意思的是,督导对前两个问题的回答很“务虚”,都属于“观念改变、素质提升”等等抽象层面,而最后一个问题的答案更多投射到实际操作的层面,比如“沟通技巧”、“团队合作”等等。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公益组织对新人的培养力度还有提升空间。
探讨:公益人才哪里找?
由于此次活动正在互联网上进行全程直播,很多网友通过留言的方式与现场进行互动。其中,有网友提出“三月之惑”:在实习的过程中,三个月是一个“坎”,我在那时曾觉得很迷茫,有时候整天都没有事情做,得到的指导非常少。对此,“过来人”建议新丁慎重选择第一位老师,因为“他将影响你整个职业生涯。”相应地,公益组织的督导和负责人亦是怨声不断,“这些新人很自我,有时拒绝执行组织的决定。”
归根结底的问题是:NGO从哪儿找到合适的人才?人们从各个方面提出了见解,自是见仁见智。有一个比较另类的回答:永远没有一个地方能找到现成的合适人才。因为好的人才需要组织自己去培养,并与之一起成长。
声音:这是一本希望之书
读者纷纷表示,这是一本“特别美好”的书,清新脱俗的装帧设计让人顿生阅读欲望,与其精彩的案例和精辟的分析交相辉映。组织成员招募“五步法”是什么?如何制定新成员辅导计划?公益新人应如何融入团队?与上级意见分歧时怎么办?这些问题都可以在本书中找到答案或有益的启示。
图3 读者:这是一本美好的书。
正如编者所言,“他年花开”寓意对新人的期待,更意味着恒久的耐心与坚持。而成长对于实习生还是从业者而言,都是一条长长的路……
他年花开,更多精彩。在此可下载该书电子版:http://www.npi.org.cn/magazines.php?pid=2 。
说明:
本次沙龙由奇遇咖啡厅提供场地支持,特邀益媒网提供媒体支持,公益芯提供技术支持,从而实现了异地视频互动,使远在外地的实习生等人员也参与了现场的活动。特此对奇遇咖啡厅、益媒网、公益芯表示感谢!
链接:
益媒网:http://npomedia.org/218.html
公益芯:http://www.itnpp.cn/?action-viewnews-itemid-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