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气候变化与NGO的低碳扶贫策略分析

        目前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敲响了警钟。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世界生态恶化的首要原因。全世界目前都面临着巨大的CO2减排压力,尤其是像中国这样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的人口大国,中国除在工领域大力实行“低碳经济”外,发展“低碳农业”也是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的广大农村地区属于贫困地区,同时也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生态脆弱区。NGO是反贫困的重要力量之一,反贫困一直是很多NGO的奋斗目标,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在新的时代发展要求下NGO也应该改变传统的扶贫策略,采取低碳扶贫策略如:在造林和再造林等生态恢复项目中寻求低碳模式和策略;因地制宜开展小水电、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利用等清洁能源项目,积极开发相关的CDM项目;优化农村物质循环、能量流动,构建低碳农业生产模式;发展低碳的乡村旅游观光体验方式;促进低碳农村环境构建,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开展农民低碳教育,提高农民素质。相信NGO可以通过采取以上新的低碳扶贫策略构建出适合生态脆弱的的贫困地区的低碳农业模式,赢得反贫困的胜利,并从经济上和生态环境方面增强这些地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气候变化与碳减排

 

众所周知,全球生态环境局部虽有所好转,但是总体仍在持续恶化,其中最受人关注的是全球气候变暖问题。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举行的世界气候变化大会显示,气候变化问题已经从生态环境问题演变为世界性的政治问题。哥本哈根大会上中国的行动备受各界关注,总理温家宝在会上的郑重承诺 “中国到2020年碳强度较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更成为国内外媒体报道的焦点。中国作为世界上头号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既是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又对人类的生存和未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面临着来自经济发展和CO2减排的巨大压力。

 

事实上,中国近年来早已在各行各业广泛探索和开展碳减排研究和行动。鉴于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工业是CO2的主要排放源,因此中国以往绝大多数的减排研究和行动都集中在与工业相关的领域,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面对中国广袤的农业区域和庞大农村人口,节能减排和低碳行动的研究和策略却严重不足。特别是在中国的贫困地区,既面临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又面临极为脆弱的生态环境现状,如何避免在发展中重蹈传统模式的高耗费高排放的覆辙,是中国必须面对的重大战略问题。

 

气候变化与生态脆弱的贫困区

 

统计表明,至2008年底中国农村人口有7.2亿,占全国总人口的54.3%。按2008年农村贫困标准年人均纯收入1196元测算,中国农村贫困人口达4007万人(中华人民共和国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9年6月由乐施会、绿色和平、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共同发布的报告——《气候变化与贫困——中国案例研究》指出:中国的贫困地区与生态环境脆弱地带高度相关。在生态敏感地带人口中,74%生活在贫困县内,约占贫困县总人口的81%,贫困人口分布与生态环境脆弱区地理空间分布有高度一致性;而中国的贫困地区多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高度敏感区,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影响区。例如,中国最贫困的青藏高原在全球气候变化中处于特殊地位,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50多年来,青藏高原气温显著上升,直接影响青海、西藏等区域,大气强对流过程明显增多,雪灾、冰雹等气象灾害明显增加,贫困人口返贫率升高,间接使得整个亚洲和北半球亚洲季风区域变化,进而甚至可能导致愈来愈严重的‘南涝北旱’,影响人类的基本生产和生活。尽管中国对“三农”问题一直十分重视,多年来开展了农业和农村的城市化、生态化、高效化、有机化和规模化等等发展策略,同时通过生态恢复和环境治理力图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但是,如何在中国生态脆弱的贫困地区开展节能减排,如何将农村的发展和城市化由传统的只考虑经济提升转变为低碳发展模式,从而为中国和全人类的发展和未来探索新路,目前的研究和行动都极为缺乏(在“中国科技论文全文数据库“中搜索“低碳农业”,仅能得到64条结果,由此可见一斑)。因此,我个人认为:寻求低碳的农村发展模式是中国全面节能减排应对全球变化的必然选择之一,而NGO作为推动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必须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历史作用。

 

值得欣慰的是,NGO作为世界反贫困的重要力量,多年来已经在世界上广泛开展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反贫困工作,其项目领域主要集中在:建设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立社区发展基金、开展农业技术培训、综合发展、紧急援助、教育、水利、妇女发展、健康与卫生、社区组织发展等等,他们在应对贫困地区的发展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但我们也应该看到,NGO在贫困地区的项目规划和实施,重点是实现“反贫困”这一中心目标,其项目策略和方法的实施很少将“节能减排”和“低碳”的理念纳入其中,这既有客观上国内外环境的制约因素,也有其主观上对这一领域认识的局限。譬如,一些NGO在云南开展了很多小型基础设施建设,帮助农民改善了村居环境和生活水平,但建设中并没有考虑采用更经济环保的材料,并引导农民开展低碳的消费理念和行为。

 

NGO低碳扶贫策略

 

因此我认为,NGO应该充分利用其已有的经验和基础,发挥其调用世界范围的各种资源和力量方面具有的优势,积极跟随历史的潮流,在中国生态脆弱地区的扶贫中将“低碳”纳入其规划和行动,必须采取“低碳扶贫”的模式。“低碳扶贫”即是在反贫困过程中,将贫困区域作为一个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的大系统,全面分析区域内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过程,从扶贫对象、扶贫方式、扶贫物资、扶贫教育和扶贫发展等各个环节,提出节能减排、减源增汇的目标、方法和措施,在扶贫农村的同时尽可能减少或控制CO2及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创建良性循环的、生态的、低碳农村可持续发展模式。通过对目前NGO在我国生态脆弱的贫困地区扶贫项目的主流形式的初步分析,我认为NGO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低碳扶贫行动:

 

1.在造林和再造林等生态恢复项目中寻求低碳模式和策略

 

贫困地区落后的生产方式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由此引发的水土流失、荒漠化等问题急需解决,所以要在这些地区大力实施生态恢复工程。目前采取的主要是退耕还林等造林和再造林措施。在这个过程中,采用新的造林技术、科学管理、减少化肥的使用等途径构建低碳造林模式。NGO在造林方面开展的的项目已经很多了,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还可以聘请国内外生态恢复领域的专家因地制宜研发低碳造林模式,同时与当地政府合作指导、组织、监督和评估低碳造林项目实施。这类项目的投资很大,所以应尽可能通过开展CDM项目获取大部分资金,目前造林与再造林CDM项目方法学已经有可以直接运用的,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算比较多。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签订的条约虽不具有法律效力,但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这种清洁发展机制必定还要持续下去。所以应该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机制,引入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帮助我们实现低碳生态恢复的目标。 

 

2.因地制宜开展小水电、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利用等清洁能源项目。

 

小水电、风能和太阳能是可再生的绿色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能源和农村发展中的重点。小水电作为一种绿色电力,一直以来备受国际环保组织、国际基金组织和国际能源环境投资公司的青睐。小水电项目投资省、工期短、见效快、清洁可再生,作为CDM项目有很好的发展机遇。据水利部的统计,我国西南、西北11个省、市、区的水电资源约为4.07亿kW,占全国水电资源量的78%。其中,西部地区小水电技术可开发量约为8880万kW,约占全国的63. 6%,存在极大的发展空间。我国小水电项目极具CDM开发潜力。目前在联合国统计的已在联合国CDM执行理事会(EB)注册的CDM项目中,小水电占23%,排名第二。风电作为一种无温室气体排放的清洁可再生能源,技术相对成熟,建设周期较短,具有较快实现温室气体减排额度的能力,其开发成功的几率较大,是目前发达国家进行CDM项目合作的关注热点。太阳能的利用也是能源工程届的研究热点,太阳能发电成本太高,但是在贫困地区,对太阳能的传统利用方式: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灶等在提供家庭生活用能方面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

 

NGO应主动与当地水利水电等能源主管部门合作,招募和组织专家寻找潜在小水电、风力发电CDM项目,完成项目设计文件,寻找CER(经核证的排放消减量)购买方等推动小水电、风力发电CDM项目开展。同时也要继续为贫困地区居民配置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等低成本的太阳能利用系统,从而为这些地输入更多的清洁能源,从源头上实现碳减排。

 

3.优化农村物质循环、能量流动,构建低碳农业生产模式

 

农村要实现生态化,走低碳发展之路,沼气工程是必须的。生态系统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系统要良性循环就必须保证物质在这三者之间顺利循环,能量也才能顺利流动。生产者(如绿色植物等)把物质从无机界载入有界,同时把能量(太阳能)储存在有机物中,消费者(人、其他动物)消耗有机物获取能量,同时产生有机废弃物,分解者(微生物等)则负责将这些有机废弃物返回无机界供生产者利用,发挥生态系统的还原功能,系统中三者的数量比例和时空分布在几千年的演替后稳定在一个最佳值,从而保证物质循环畅通无阻,能量顺利高效流动。自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人类利用的工具越来越先进,从自然界掠夺式获取和消耗的有机物的量急剧增加,人口急剧膨胀,同时排放的废弃物也相应增加。但是微生物界的分解者却没有相应的增加,导致物质在从有机界返回无机界的环节受阻而大量累积。例如垃圾包围城市的现状,人们现在开始意识到这一问题,积极探索如何加强生态系统的还原功能。

 

沼气工程从这个意义上讲是人类强化和优化分解者把消费者产生的有机废物还原到无机界的有效途径。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必然会带来物质消耗的增加,所以相应的废物分解系统也要建立。由于这些生态脆弱的贫困地区居民比较分散,所以应以户用沼气为主。沼气解决了家庭生活基本用能;沼肥为蔬菜、果树和粮食作物提供营养物质;玉米、菜叶等为猪等家畜提供饲料。按比例合理规划种植和养殖规模,形成小规模的以沼气为纽带的无废、低碳种植养殖体系,种植完全不用化肥,养殖尽量不用含添加剂的饲料,不从外界输入过多的物质,同时保证产品的绝对有机和健康,可对农产品进行LCA评价,引入ISO14000系列环境质量体系对产品进行认证。传统的用木材、秸秆和石油气等做燃料燃烧时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氧化亚氮和甲烷等温室气体,畜禽粪便简单处理后施到农田同样产生大量的甲烷等温室气体,引入沼气系统则既节省了燃料,又充分利用了废弃物中的能量,同时实现了碳减排。在沼气利用方面已经很成功的模式有:庭院立体生态农业模式;北方能源型生态农业模式又称“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南方槡基鱼塘。

 

这都是可以借鉴的,但在贫困地区,因居民对沼气管理维护意识和能力较低等系列原因,真正达到这种良性循环的几乎没有,例如我们村最早建沼气池是1997年,当年一共建了50个左右,现在还在用的已经不足5户了,有的至今依然不愿意建沼气池。我国在农村开展沼气项目已经有30年了,但是只负责建设,不管维护,弃置不用的现象很普遍。所以在这方面NGO可以对已建沼气的利用状况进行调研,分析未充分利用原因,提出修复利用这些已建沼气,构建低碳生产模式计划,并指导和监督实施,对计划实施效果做评估。对还没有建沼气的地区则努力利用CDM项目建立沼气池。尽管在农村户用沼气方面的CDM项目还没有可供直接利用的方法学,但是很多的专业人士已经在这方面开展了很多研究,。NGO在整合利用世界各界资源方面有优势,可以不用顾及很多政治约束和一些科研机构合作开展此类项目。

 

4.发展低碳的乡村旅游观光体验方式

 

目前“农家乐”等农村旅游项目开展的比较多,但是由于当地居民认识水品有限,缺乏科学的规划和管理,忽视了生态环境问题,大量的旅游项目在对农村的资源造成了巨大浪费的同时产出很多生活垃圾,使当地环境恶化。所以在指导生态脆弱的贫困区开展农村观光旅游时,要构建出一种低碳模式。首先要保证为游客提供的服务是低碳。例如,利用农户闲置的房间提供住宿,不新建宾馆,这样游客也可以更好的体验当地的生活习俗;饮食方面也绝不能铺张浪费,游客在当地的消费水平应和当地居民持平;让游客参与生产活动的某些有趣环节,如采摘果实等,可从中获得额外的劳动力输入。其次是要倡导游客低碳消费。最后要监督和评估农村低碳旅游状况。最理想的状态是游客来旅游之后多消耗的物质以现金的方式补给当地居民,算是居民生产盈余的一种高附加值的销售方式,确保游客产生的废弃物在该居民的沼气系统能够消纳的范围内,不破坏这种良性循环系统。

 

这些地区一般也是比较偏远的地方,如云南、贵州的大部分高寒山区,其对日渐流行的探险旅游很有吸引力,而愿意到这样的地方旅游的人的生态环保意识以及尊重当地风俗的意识一般比较高,所以这种旅游模式是可以实现的,市场规模可能不大,但是我们希望的也正是这样的,这些地区生态本身就脆弱,游客数量过多反而会造成破坏。

 

生态脆弱的贫困地区的居民一般还挣扎在温饱线上,甚至还在为生存而斗争,NGO在这些地区的工作量将会很大。首先要全程指导这些地区在低碳的指导思想下建立达到现代卫生标准的基础设施及其配套设施,在农村建设过程中,在提高科技含量,如引入现代照明系统、太阳能热水器和沼气系统的同时,要尽量保持其建筑的区域民族特色,这是乡村旅游的主要卖点之一。其次是指导居民为游客提供有地域民族特色的低碳旅游服务;再次是引导和监督游客在这些地区采取低碳的旅游消费方式;最后要对当地的低碳旅游状况做定期的调研和评价,及时向外界发布最新的调研报告,确保农村观光旅游活动的低碳性。

 

5.促进低碳农村环境构建,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生态脆弱的贫困地区的温饱已经解决后就将向小康迈进,物质消耗的数量和速率都会不断增加,其废弃物的种类也将多样化,为了消除农村步入快速发展期后大量累积废弃物,造成物质循环受阻、能量耗散过多的恶性影响,维持农村低碳生产生活模式,就要同步加强农村生态系统还原功能,同时输入更多的清洁能源。

 

步入这一阶段后NGO就该和当地政府合作指导农村开展环境综合整治,首先分析区域内新出现的不能被已有的沼气系统消纳的固体和液体等废弃物,引入先进技术采取低碳的回收利用或其他处理措施。例如,对生活污水采取构建湿地处理系统就近处理措施等。其次要开展垃圾种类、数量现状,发展趋势等调研,指导居民在源头开展垃圾分类,降低后续处理投入,从长远考虑合理配置垃圾分类回收设施,为该地区引入先进的低碳垃圾处理技术,最好采用开展CDM的方式进行以减少资金压力。最后从当地的资源、环境、能源、经济、社会现状和条件出发,综合利用当地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在扩建沼气池、暖圈、改厕、改厨的基础上,新建改建太阳能采暖住宅,并配套太阳能热水器、气化炉、节能吊炕等设施。村内的公共设施建设也要以低碳的方式进行,例如路灯采用风光互补发电路灯,路面铺设材料采用新的生态渗水材料,增加清洁能源使用量,降低CO2排放量。

 

6开展农民低碳教育,提高农民素质

 

对反贫困的主体——当地居民——的传统生产生活观念进行重塑,只有当地居民的观念变了,才能激发他们接受和积极参与低碳脱贫的内在驱动力,这就要通过教育和培训来实现。对贫困居民开展教育是NGO最传统的项目之一,经验也比较丰富。向农民传播低碳生产生活理念,提供与低碳农业生产配套的生产实用技术支持和培训。用农民能接受的方式开展农民低碳教育。

 

总结

 

目前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敲响了警钟。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世界生态恶化的首要原因。全世界目前都面临着巨大的CO2减排压力,尤其是像中国这样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的人口大国,中国除在工领域大力实行“低碳经济”外,发展“低碳农业”也是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的广大农村地区属于贫困地区,同时也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生态脆弱区。NGO是反贫困的重要力量之一,反贫困一直是很多NGO的奋斗目标,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在新的时代发展要求下NGO也应该改变传统的扶贫策略,采取低碳扶贫策略如:在造林和再造林等生态恢复项目中寻求低碳模式和策略;因地制宜开展小水电、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利用等清洁能源项目,积极开发相关的CDM项目;优化农村物质循环、能量流动,构建低碳农业生产模式;发展低碳的乡村旅游观光体验方式;促进低碳农村环境构建,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开展农民低碳教育,提高农民素质。相信NGO可以通过采取以上新的低碳扶贫策略构建出适合生态脆弱的的贫困地区的低碳农业模式,赢得反贫困的胜利,并从经济上和生态环境方面增强这些地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主要参考资料

 

【1】乐施会,绿色和平,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气候变化与贫困    ——中国案例研究》2009.6

 

【2】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道路.科学出版社,2009

 

【3】董淑萍.大力开发庭院立体生态农业.Agro-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1996/13(1)

 

【4】张培栋.甘肃能源型生态农业推广效益分析.中国沼气, 2005 ,23(2).

 

【5】龚亮宝.NGO参与农村扶贫开发的价值评估和发展路径研究.南昌大学MPA硕士论文2007.11

 

【6】刘兰翠,甘霖,曹东,蒋红强.世界主要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分析与启示.中外能源,2009.9,9(14)

 

【7】杨维东.中国环境保护NGO与政府关系研究——以自然之友为例.中国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08.3

 

【8】赵其国,钱海燕.低碳经济与农业发展思考.生态环境学报,2009.18(5):1609-1614

 

【9】申红帅,王乃昂,邵彩梅.我国风电CDM项目发展现状及潜力分析.可再生能源, 2008.4.26(2)

 

【10】李明.我国开发小水电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研究.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2)843-845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扶贫  扶贫词条  气候  气候词条  变化  变化词条  策略  策略词条  分析  分析词条  
公益

 信任创造“社区意识”

 信任在社会科学中被认为是一种依赖关系。值得信任的个人或团体意味着他们寻求实践政策、道德守则、法律和其先前的承诺。著名的德国社会学大师Luhmann定...(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