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艾滋病重灾区的生态乐园

 

 艾滋病是传染性疾病,也是可预防的疾病。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边远山区的村民都向往都市生活,举家搬迁至西昌市城郊结合部,以承包土地,开垦荒地、河滩地、打工等形式养家糊口。现住民由于生存技能欠缺,大多数人没有当地户籍,所以政府难以有效管理,这就使之成为治安、教育、医疗、环保等的盲区,也成为毒品侵蚀和艾滋病感染的重灾区,而凉山州就是全国艾滋病重灾区之一。

 

协会开展禁毒防艾工作的这个社区(聚源社区),位于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西溪乡与洛古波乡交界的一个无名山坡,属于二半山区,土地贫瘠、水资源匮乏,占地340亩(全为山地),社区共有农户42户、人口155人,均为外地迁来的彝族居民。协会在该社区开展禁毒防艾工作的目标是在帮助社区居民生产,提高经济能力的同时,兼顾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为一体,抵制社会不良风气,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构建没有一个吸毒人员、没有一例艾滋病感染者、没有一个失学儿童、没有一户贫困人口、没有一个犯罪服刑人员、没有一次治安事件反生、没有一个居民不在豪情满怀地展望未来的和谐农村社区,为禁毒防艾工作贡献力量。

 

迄今为止,通过协会的积极努力,社区已形成立体农业生产经营发展模式,在该模式的正确引导下,社区贫困少数民族居民通过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脱贫致富,实现“七个没有”社区。在此,协会把近年来在该社区开展禁毒防艾的工作的方法和经验进行简要的概括与总结,希望能对全州乃至全国禁毒防艾工作有所帮助,特别是在国家“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的农村社区

 

一、社区工作的基本做法

 

沟通为主,建立互信。依照彝族风俗习惯,协会首先找到该社区德高望重的长者,和他交朋友,鼓励他成为禁毒防艾志愿者,通过他在当地的影响力,建立社区居民与协会工作人员互信,使社区居民对禁毒防艾工作有初步了解和认识,消除居民因对禁毒防艾工作的不了解而产生的恐惧和误解,以便未来工作的开展。在协会与社区居民建立互信的基础上,召集社区居民,填写《农村社区居民基本情况调查表》。

 

联系爱心企业,实施联姻扶贫。协会联系促成西昌聚源绿色开发有限公司与社区联姻,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种植+养殖模式,将社区开展建设成林(果)、草、畜绿色生态示范园,将社区的居民纳入果园,由公司无偿提供给农户果苗和畜种,采取“公司出资,农民出力”的操作方式,以达到利益共赢的效果。

 

因地制宜,建立立体农业经营模式。由于地处二半山区,决定了果园以生态为主,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土地单位面积的产出价值,更能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起到积极的作用,还在广大退耕还林地区已经起到了良好示范作用。

 

整合社会资源,帮助素质提高。为了提高居民综合素质,根据社区居民的实际情况,协会有针对性地聘请了各方面的专家开展以下教育活动,加深工作人员与居民间的信任感和社区居民的凝聚力,大大降低了协会工作阻力。

 

1.普法教育,聘请法律专家对居民进行法律维权教育,提高社区居民法律意识。

 

2.公民道德教育,组织《公民道德规范》学习班,学习社区居民遵守公民道德基本规范,以增强社区居民“劳动致富”意识,鼓励社区居民争当文明先锋,提高社区居民家创建和谐社区的信心。

 

3.文化教育,邀请有文化的彝族成功人士现身说法,让大家知道文化知识的重要性,促进所有适龄儿童全部入学。

 

4.禁毒防艾教育,组织志愿者分发宣传资料、张贴宣传标语、布置图片展览、现场讲解;组织社区居民观看 禁毒防艾“坝坝电影”;邀请文艺团体演出《远离毒品好》、《莫吸毒》、《爱的奉献》、《白粉告饶》等文艺节目;邀请医学专家讲解艾滋病预防的相关知识。

 

明确目标责任,签订“禁毒防艾”责任目标合同书。在国家法律允许的框架内,按照《聚源社区禁毒防艾实施细则》、《聚源社区脱贫致富实施方案》的文件精神,协会与社区居民签订了“禁毒防艾”责任目标合同书,将各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用合同的形式明确下来。按合同规定“禁毒防艾”责任目标实行五户联保制,把对他们的帮扶计划与“禁毒防艾”责任目标捆绑实施。在社区就形成自我监督、互相监督的“禁毒防艾”机制,如同编织了一张拦截毒品、艾滋病的牢固的防护网,一张维护社区居民健康、走向富裕的安全网。

 

抓住机遇,组织剩余劳动力服务凉山水电建设。在国家东电西送政策形势下,各水电开发企业在凉山范围内的雅砻江、金沙江大力兴建水电站,我们积极与相关建设施工单位联系,组织社区内的剩余劳动力到水电建设工地务工。社区外出务工者先后在雅砻江官地水电站、雅砻江锦屏水电站、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务工,我们的社区外出务工者遵守纪律、听从指挥、不酗酒、不赌博,得到了施工单位的一致好评。

 

组织联欢,团结居民。根据《聚源社区禁毒防艾实施细则》,利用节假日和农闲时间在社区搞游园、互动谈心等活动。加深协会与社区居民之间、居民与居民之间的信任度,团结社区居民,使社区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社区氛围,形成“毒品别进大门”、“艾滋莫入社区”意识,在社区针成功筑起一道“禁毒防艾”的防火墙。

 

二、困难和挑战

 

今年3月12日,通过社区32户现住居民民主选举(绝对没有贿选现象)的社区负责人马海日呷、沙路金、蒋拉尔异口同声道:“我们是为了改变生存发展需求、为了子女有良好的就学环境来到聚源社区的,但我们也是中国人,我们没有享受到国家改革带来的成果,我们的水、电、路三通还得靠我们自己勤劳的双手。我们生活在大凉山的土地上,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我们的现在即时缴高价学费,也要把子女送到学校读书。我们一定要把这片荒山,也是我们的家园建设好,要使荒山变成果园、果园变成庄园。大家把我们选举成果园负责人,我们一定要为大家服好务,抵御毒品和艾滋病的侵蚀、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把爱心传递。”

 

(一)马海日呷成为凉山原野艾滋病防控协会的志愿者,参加了协会捐助活动,向东河上游艾滋病感染者捐赠了钱物。

 

(二)沙路金不但成为聚源社区的种植养殖能手,还受协会聘请,向协会东河上游项目试点目标人群传授种植养殖技术,向自己的彝族同胞义务宣传艾滋病预防知识并帮助他们学习果树栽培技术。

 

(三)蒋拉尔不但自己掌握了难度极大的优质核桃嫁接技术,同时还把技术无条件地传授给社区更多的人。

 

三、社区现状

 

根据《农村社区居民基本情况调查表》,结合社区的实际情况,协会制定了《聚源社区禁毒防艾实施细则》、《聚源社区脱贫致富实施方案》等,为社区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管理基础。

 

果园建设方面,经过四年努力,社区已建成果品生产基地340亩,种植蜜桃、石榴、青花椒、核桃等经济林木15000余株。果树下套种红薯、萝卜和畜草,有效利用空间资源,实现光和效能的最大利用;同时在林区放养各类家禽,形成“家禽吃草除虫-粪便培肥养地”的生态农业模式,实现 “从荒山变果园”的初步构想。社区共培养出多名养鸡、养猪、果树栽培管理能手。热心的能手们利用空闲时间到西昌东河上游艾滋病综合防治模式试点社区帮助贫困彝族同胞修枝果树,传授他们果树栽培管理技术,同时宣传禁毒防艾知识。他们业已成为种养技术土专家以及禁毒防艾的义务宣传员。

 

组织社区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方面,我们教育外出务工人员“没有技术就先从小工做起”,在工作中跟有技术的师傅学习技术。到2011年,我们的务工人员不但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变了自己的经济环境、提高了自己的生活水平,有12人掌握了高空作业、钻机操作与维修、挂网喷浆技术,成为了能独立带班工作的师傅,受到了施工单位的好评。

 

社区居民健康状况方面,社区做到了没有一个成员吸毒、没有一例艾滋病感染者;居民文化思想方面,社区做到了没有一个失学儿童、没有一个犯罪服刑人员、没有发生过一次治安案件。他们的思想从 “要我禁毒”变为“我要禁毒”,从“要我防艾”变为“我要防艾”,在社区形成了一种“吸毒耻辱”、“禁毒光荣”的禁毒防艾文化氛围

 

四、工作经验总结

 

民间组织的有效管理是禁毒防艾工作的需要。

 

凉山州庞大的贫困人口需要政府部门有效的管理和帮扶。然而现实情况却是,政府部门虽然进行了管理,但贫困人口的生存问题依然严峻。因此,也需要通过民间组织的介入,去帮助贫困人口解决实际困难、使他们脱贫致富,从根源上遏制毒品、艾滋病传播。

 

在民间组织帮扶下,聚源社区通过村民民主选举将社区划分为三个小组,并由专人专员实施村民自治,有利于禁毒防艾知识迅速、广泛、有效地传播。

 

为农民做实事,是禁毒防艾工作开展的基础。

 

农民是务实主义者,希望解决实际困难,任何脱离现实的单纯宣传都只会事倍功半。因此,贫困农村地区的禁毒防艾工作应当结合帮困扶贫手段联合实施。农民有生存与发展的需求、提高生存质量的需求,你为他做了事,并把事情做好了,他们会感激你。当他们解决了实际生活所需,意识形态就会从“吃饱”向“吃好”转变,从“生存心态”转向“生活心态”,他们就会以一种感恩的心理,主动地、自发地去接受禁毒防艾知识教育。

 

建立良好的互信关系,是实现禁毒防艾工作开展的纽带。

 

协会之所以能够取得上述成果,是得益于始终坚持与社区居民紧密联系,从他们的实际生活出发,真心诚意地为他们着想、为他们做事、为他们谋福。在取得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社区居民也发自内心地主动接受协会的教育引导,禁毒防艾事半功倍。

 

    社区居民的觉醒,是禁毒防艾工作得以延续发展的前提。

 

协会秉承“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工作理念,努力将扶贫工作从“输血型”转变成为“造血型”,促进贫困农民自力更生,促进贫困社区经济平稳持续增长。社区居民有了生存的本领,有能力维持生计,禁毒防艾工作才有了发展的生存土壤。

 

整合利用有效的社会力量,是禁毒防艾工作的重要支撑。

 

协会的力量是有限的,但社会的爱心是无限的,在实施扶贫项目的时候,协会注重与企业合作,切实做好企业资源的对接,通过企业牵头,带动地区经济迅速发展。只有充分利用好人、才、物质资源,才能得到地方政府、企业、新闻媒体等的认可和关注,使禁毒防艾工作脱离“单打独斗、各自为营”的不利局面。

 

五、展望未来 树立典型示范

 

曾经的聚源社区许多家庭买不起猪来养、供不起孩子读书,而如今,在聚源绿色开发有限公司的带动下,聚源社区已经改头换面。让这个曾经的荒山坡变成了立体农业生态生产园区,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成功,促进了社区经济平稳增长,也为聚源社区禁毒防艾工作的有效落实提供了依靠,未来,聚源社区将继续发展生态农业,使社区实现“从果园到庄园”的最终愿景。

 

 

 

改造后的社区一角

 

在没有政府任何资金投入的情况下,经过协会与社区全体居民的共同努力,以及爱心企业的支持,全社区居民实现脱贫致富,正向着小康水平不断前进。在2011年11月份的社区健康普查中,全社区155人没有一例艾滋病感染者,没有一人受到毒品的危害。聚源社区禁毒防艾工作的成功,为凉山州乃至全国范围内禁毒防艾工作的具体实施起到积极的示范性作用,聚源社区俨然成为艾滋病重灾区中的生态乐园。在这里,社区居民健康意识、自我保护能力强,他们更重视下一代的教育问题,在这里,每一名适龄儿童都在读书。聚源社区的明天是美好的,我们一定守住这方无毒品和艾滋病侵蚀的净土。

 

我们在思考,聚源社区在社会、企业、社区居民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无吸毒、无艾滋病感染、无失学儿童等等的业绩,而且是在没有任何外援的情况下。社区居民安居乐业,凭勤劳和智慧创造未来。如果,如果在艾滋病重灾区的凉山州,广袤的农村山区土地上,我们的乡、村、组都像这个社区说到了、做到了,言必行、行必果了,毒品和艾滋病何愁不能抵御?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艾滋病重灾区的生态乐园  重灾区  重灾区词条  艾滋病  艾滋病词条  生态  生态词条  乐园  乐园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