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为环保组织的人才辩护

       过去人们喜欢说环保组织的人才少,我不同意。后来发现环保组织的人才真少,中国需要几千家环保组织,但现在真正像样的不过几十家;每家环保组织至少需要10名高能人士,但一家现在有那么三两位就谢天谢地了。

 

       过去人们喜欢说环保组织的人能力弱,我又不同意。后来发现环保组织的人能力确实不弱。弱只是表象,弱只是后果,弱只是误会。环保组织与政府组织、企业组织、宗教组织、学校组织等不同的是,这地方是另外一个营地,喜欢这地方的人非常喜欢,适合这地方的人非常适合。在这地方优势的人、强势的人,在另外一个营地可能恰恰显示为弱势。

 

       过去有人喜欢说环保组织发展慢。这我确实一度同意,后来又不太想同意。不是为了维护这个行业的自尊,而是在琢磨,当前这个行业那么多的空白点,那么大的业务需求,放在哪一个营地,都会业务大跃进,人才大发展。其他地方可以,环保组织当然也可以。

 

       需要的是,我们不能嘴上替环保组织辩护,以遮羞,以挽回自尊,以抵抗社会蜂涌而至的寒气。我们得想出办法,找到出路,用相对成功来巴巴实实地证明,环保组织可以有自己独特而坚实的人才发展之路。

 

       以下是三种正在开展的社会实践,有可能成功的办法。但愿能够真实地施展我的“辩护文才”。

 

       从模拟走向真实:以战代练

 

       我们到大学毕业前,考试过无数次。但算得上真正意义的考试,其实只有一次,那就是高考。因为高考多多少少决断着一个人的青春和未来。其他所有的考试,都可以逃避,都可以不重视,都可以模拟代替之,只会培养虚伪和无情,不会激发真正的才华。

 

       可我们对模拟考试太过热衷,以至于当孩子们走向工作岗位的时候,再也掩饰不了此前缺乏基本训练的动作失当,再也掩饰不了内心的虚伪和无情。在最美好的青春期,大家得重新走起。

 

       而这还取决于你毕业后是走向无情的战场、商场,还是走向不够真实继续模拟的某些工作岗位。

 

       这世界上最真实的培训场,当然是战场。而不是黄埔军校。很多环保组织都拼命地把自己打扮成黄埔军校,但从来不把自己设计成、推动成一个作战指挥部。

 

       庆丰包子的人一定知道,真正让大家学会包包子、卖包子的,不是包子培训学校,而是一家又一家新开张每天迎来新老顾客的“庆丰包子铺”。你在学校里包上十年的假包子,也不好在包子铺里包上一天的收获大、进步快、体验真。一个包子专家,不在这样的铺子里包上几万个几十万个包子,是绝对不敢自称专家的。

 

       一个真正的演员是如此,一个真正的医生是如此,一个真正的企业家也是如此。一个企业家能被称为企业家,不仅仅要经营企业几十年,而且企业要成功地持续赢利,同时在环境责任、社会责任上还有诸多让人动容的表现。

 

       于是,环保组织的人才要成长为真正的环保人士,当然也得以战代练。

 

       因此,自古以来,我是最嘲弄培训的,我只相信以战代练能把钢铁炼成。是钢铁却不投入熔炉,再好的铁矿石也仍旧只是铁矿石而已。

 

       没尝过上战场之前就送去培训,只会让人越来越无能,产生越来越严重的虚弱感,只会让人遇事越来越不敢动弹。因为培训师们总是在那明目张胆地提醒大家,你们在我面前,什么都不会,你们进来之前什么都不会,你们出去之后,还是什么都不会。于是,你就想,既然我什么都不会,我又何必去干预。

 

       只有真正的参与现实案例的干预,才会让人产生“有能感”。攻克堡垒的过程会是培养将军的过程,培养将军的过程必须是攻克堡垒的过程。

 

       有些人不同意我的话,他们说,面对那么巨大的社会难题,其他人都解决不了,我一个无论从哪个方向看都是屌丝的人物,凭什么解决?何况,我同样出自于中国让人无能的教育体系,其他人不能,凭什么我能?其他人无能,凭什么我有能?

 

       而且,一旦真实的参与案例,率先涌来的,恰恰是各种虚弱和无能感,在这时候,个人的生命创伤和打击可能是最大的。这时候,如果败退,一生如何挽回?

 

       是的,真实的案例第一击破的,一定是我们此前的虚伪。第二突破的,一定是此前我们的假能。第三击破的,一定是我们此前的逃避和退让。

 

       包子铺要开门的时候,尽管你没有做好准备,尽管你心跳加速、手足无措,但,客人们会来慢慢地校正你。你也会从各种慌乱中慢慢地生长起来。

 

       我们有很多能力是无法同时表达的,我们的一些能力,是需要工作之后白天发现不足夜里偷偷苦练的。但有些能力,是原来不甘于表达、不屑于表达、不习惯于表达,而实际上一直在我们身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日繁一日地凋谢重开的。拿出这些天然的才能,做你“不需要专业”就能做的事,然后怯生生又坚决地一步步把其他的不专业处慢慢挑战,只要时间足够,一个人自然就会成长为有才之人。

 

       任何一个行业都有容易之事。这容易之事恰恰是重复率最高、出场率最高的事。你只要在这个行业里浸淫着,从最容易处占领起,生命的自信、职业的自信就会慢慢地建立。比如,干预一个环保案例,写出像样的调研报告可能不太容易,但到达案例现场,住在污染受害者家里,拍几张未必出色但基本能记录实况的照片,晚上写一下当天的工作实录,发几条微博,总是可以的。比如,你可能不知道信息公开申请到的文本,如果找出问题,但你申请个信息公开,总是可以的。比如,你可能不知道烟囱里冒出来的气体意味着什么,但你绕着厂房几圈,找一找、记一记它们的排放口,总是可以的。比如,你可以一时听不懂当地人的地方方言,但你上网对看看这个区域的地图,读一读这个地方的历史地理人文典故,总是可以的。

 

       这样,一点一点地进步,一点一点地把笨的动作、容易的动作做好,你就会发现,其实从士兵到将军,每天也就那么一步之遥。

 

       互联网思维与“挂职锻炼”

 

       环保组织是公益组织、非营利组织的一个类型,或者说是政府喜欢说的“社会组织”的一个类型。自然,环保组织身上天生就具备两个使命,一是参与其关注的环保问题的改善和治理。二是环保组织本身的运营和行为方式,要对社会公平、社会正义、公民社会等有探索价值。换句话说,一个环保人士,不仅仅是环保战士,还要顺便成为公民社会的践行者。

 

       在思想和文化说不清楚的时候,技术突然成了社会转型的主导。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互联网出现了。于是最近几年间,大家似乎想要用“互联网思维”来概括一切。互联网思维来筹资,互联网思维来做机构,互联网思维来发展团队。

 

       互联网思维确实是用的。社会互联网最擅长的是物以类聚。让相同偏好的人迅速互相识别互相发现互相仰慕互相结交,最后共同发展,联动前行。

 

       参与自然大学项目运营的几年来,我最深切的一个感受,是人才发展必须以战代练。这前面已经说了很多了。第二个最深切的感受,就是任何事必须基于现实、迅速网络化。

 

       所谓的网络化,就是在你这个领域,找到与你合拍的“网友”,共同去卷入更多的案例,共同去试图解决更多的环保难题。于是,慢慢地慢慢地,就会形成一个富有行动力、富有发展力的活跃小网络。

 

       这网络有诸多线索纷繁交叉。最基本的两条线,一条如果说纬线的话,或者说横向线条的话,包括机构人员、媒体、专家、律师、其他区域的在地同行等。纵向的话,包括机构人员、在地环保组织、当事人等。想像一下,这样的团队先基于一个案例形成班组,大家共同试着解决。然后,多个案例又编织成一个更大的班组,大家互相周济。拿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让候鸟飞”项目来说,我们会基于广东湛江的鸟类保护,形成一个工作小组,这里面有二三十号人共同在关心和连续出力、频繁接龙。然后,我们又有广东片区、华南片区的班组,大家在相对开阔的视野中讨论一些区域间的联动与合作。然后,还有“全国护鸟总动员”这样的全国班组,广东的事情可给辽宁的团队提供借鉴,山东的困境可向四川的护鸟伙伴求助。然后,护鸟的经验又可以在整个物种保护、自然保护的另外一个类型的班组里进行互通和协作。

 

       但是,现在问题来了,这样基于信任和自由伙伴之间的关系,终究对人才的真正发展,还缺乏一个有效的补充。

 

       有一天,我想到了“流派”一词。估计是武侠小说,金庸古龙梁羽生的看多了,我在想,其实,环保组织之间,是分流派的。想像中的习武之人,分武当派少林派天山派崆峒派,环保组织发展近三十年,想来也可以分出一些流派来。至少,在我看来,自然大学这样的团队,可以称之为直接干预派或者环保行动派。

 

       既然是流派,互相之间就得更充分地交流和协作。在直接干预打破了大家内心的模拟、慢慢消除了大家的彷徨之后,需要提升的,就是真实的作战技能或者说真实能力的互相熏陶。

 

       过去几年,自然大学所在的流派,似乎积累了十多种基本工作手法,积累了不同工作手法的协作与搭配,还积累了一批多少愿意把这些手法开放传输以让更多人掌握的小型团队。在这个时候,让更多的人真实介入这个团队的工作,既像“师徒传授”,又像“教学相长”,那么,也许对整个行业会形成最好的带动。

 

       2014年,在南都基金会的支持下,我们开始了小型的尝试,从中级人才发展的层面,我们先在比较亲密的几个伙伴之间下手,找了4个人来进行“挂职锻炼”,请他们到自然大学工作一年。过程中完全等同于自然大学员工、一样的发工资,一样的给项目。2015年,我们在敦和基金会的支持下,开始了稍微拓展些的尝试,从全国邀请10名小伙伴到自然大学来工作一年,所有的“工作待遇”都类似,相当于自然大学的短期工作员工。

 

       挂职锻炼之后,我们的想像力又被激发了,可能在2015年,还会推出“交叉轮岗”——从初级人才发展的层面,环保组织之间互相派送工作人员,但各自负责自己的工作待遇。“对口支援”——从机构发展的层面,对一些机构进行整体的协作、帮扶和互动,共同提升。

 

       基于一个共同的流派共识,基于互联网的无私、开放、互动与共享,基于共同创造的理念,相信“挂职锻炼”是以战代练最理想的工作模式。它时间足够长,它伸缩性足够大,它真实性不容置疑,很自然,它的成长力必将让业界看重。

 

       让年轻人得天下,越无知越敢闯

 

       这几年真真实实地遭遇了一批批的“年轻人”。现在小结一下的话,可以把这批人初分为两类,一类是刚刚入行的陌生人,年纪倒不一定真有多轻。另一类就是大学毕业后直接进入这个行业的青年。

 

       公益这个行业,虽说自古就有,但真正以规模化的思维发展,尤其是以草根化、民间化、社会化的思维来运营,应当是这二三十年尤其是近十年来才有的事。政府官员最近喜欢说让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但实际上,我们现在应当大说的话是,让社会的归社会,让民间的归民间。让市场归市场,这句话应当是1980年左右就要说的,而让社会归社会,也应当至少是10年前就该说的。可惜,现在有意识地说这话的人,还非常少。很多人还沉迷于向政府索要、呼吁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思想状态。当社会的东西本身就在社会里运营,当民间的能量本来就在民间的河流里流动,这时候,很多事情,已经和政府没有关系。

 

       正因为公益以规模化、行业化的发展状态,在整个社会中还算新鲜,因此,必然就出现两个特点,一是行业处处是空白,二是年轻人的机会大。在别的行业,混二三十年才可能出人头地,在这个行业,可能混上三年五年就是行业中坚和骨干。在别的行业,需要匹配大量的投资才可能实现的分化和发展,在这个行业,可能一夜之间就可以分化出、创业出一批新的当代英雄。

 

       由此,自然地,就出现了如何对待行业新人、年轻人的问题。于是,自然而然地,就出现了一批又一批表面上无知的年轻人,敢不敢鲁莽地闯入进而精细地耕耘,得公益之天下的问题。

 

       有那么一天,我对这个行业很是焦虑,于是和一个我最喜欢的基金会的最佩服的管理人员聊天。我谈了许久自己的抱负和冲动。最后,她给我的建议是两个,一是好好经营自己的机构,不要太替行业担心,机构做好了,尤其是做实了,就是对行业最大的贡献。二是一定要和年轻人来往,尤其是结交1990年后出生的年轻人,他们和我们太不一样,希望真的在他们身上,而不是在老同志、中年同志身上。

 

       过去的中国,年轻人一直是中年人、老年人的垫背,或者说做脏活累活的人,嘴上我们虽然说世界是年轻的人,但那骨子里的意思,是说年轻人中年了老年了之后才可能真正像现在的中年人老年人一样执掌各种资源和决策的生杀大权。嘴上虽然说年轻人是创新创意的主体,但骨子里其实是相信,年轻人只是一颗小种子,或者说冲击者,真正的大成,需要中年老年去夯实和维护,创意创新的收割收益阶段,也都是在中年老年之后。

 

       比起行业的新人,我确实更相信青年。理由有二。一是人一旦在社会上有些经营,就会形成习惯思维,就会掉入记忆陷阱,就会喜欢说“兄弟当年在英国的时候”,于是,再怎么开放、爱学习,终究在对另外一个营地有了天然的、后天的隔膜,想要除去,比青年人慢慢地积累经验,是难上要加难的。好多在企业界、政府界混到近四十岁的人,想要进入公益界,迟迟而不得其门而入,就是这个原因。二是年轻人缺乏的只是经验,而一个人去做没有经验的事,过程中几乎不存在犯错——因为犯错是对知道怎么做而做错——既然事先不知道做,就存在犯错一说。年轻人只要肯主动去做,往往出手会与原先的经验相异端,而越异端,对机构的开阔度、对行业的创新力,就越有价值。更何况,一个机构如果有足够多的年轻人,就会强烈的不确定性和不平衡感,而不确定性和不平衡感,是一个机构永褒青春必然要维持的状态。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年轻人都可以呢?以前我的说法是所有的人都是可以的,相信每个人都能够在公益这个行业获得真正的扎根。现在,我略微有所保守。有些人本质上不适合公益这个营地,因此,试验上三五个月之后,互相发现都极不适合,那么,赶紧分开,互相找到自己的适合处,可能是最佳的安排。

 

       一个人是不是适合,上乘的适合者,当然是对公益有着天然的理解,对公益的目标有着天然的认同感,而同时,自己又是主动的,既愿意把自己的生命和才华都投入期间,又愿意在过程中不停的调整和优化自己。如果只要用一个词汇来形容,那么,就是看其主动性。

 

       并非所有的表面上无知的年轻人都是主动的。但也并非所有表面上看不主动的人是真的不主动。有些人外面平静,内心却狂野动荡。但主动确实又是有表象的。任何公益机构,都要相信自己有化腐朽为神奇,化平庸为神奇,化神奇为更大的神奇的能力,或者说,就是让人更加优秀的能力。要保证这个能力能够大体实现,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叫赞美。公益行业本质上不是按照竞争、残杀、怀疑和控制和理论去设计和架构的行业,因此,互相之间的欣赏和赞美,最为重要。任何年轻人身上有值得赞美的表现,一定要多加支持和表扬,让其生命的自信度带动其不自信处。

 

       二叫忽略。这边既然要赞美,就要明白年轻人身上尚且有太多的缺乏经验处,大量的给予其探索试验的空间之时,难免会频繁遭遇其表现出不舒适、不适应、不强大的地方,面对这样的表现,要多忽略,相信其诸多值得赞美的表现,能够慢慢地把这些柔弱处、怯懦处、生分处逐一突破。

 

       三叫助成。公益行业其实是一个助成的行业。机构本身要助成公益的目标能够实现,团队内也要助成一个个年轻人慢慢地优秀、熟练、主动起来。因此,宽松、自由的环境,相对好的工资待遇,随时随地让其主导的权利追加,保证其永远处在不确定的业务探索状态,既挑战难题又能通过自身的努力随时获得些小步骤的小成果和小得分。

 

       只有实现以上三点,一个机构才可能真正成为“无知年轻人”喜欢的平台,在这个平台里,人们不担心自己缺少什么,而担心自己没有主动去做什么。实现以上三点,一个机构才能成为既共享一个大的目标,又各自有自己的所得和所成的平台;成为一个大家既互相共享经验,又能够基于不同的案例随时有创新和突破的平台。只有这样,前浪才可能甘心为后浪所掀翻,成为营养体和铺路石,一代代年轻人,才可能成为公益行业的能量表达主体。

 

       在建筑行业的术语中,有一个词汇叫“级配”。意思是,要把一墙承重墙建成结实,要把一条路铺得结实,需要大石头、鹅卵石、大沙子、小沙子、水泥、水等各种级别的“配料”,共同作为。缺少任何一种都不好,每一种都有其必然和特殊的功用。套用到公益行业来说,一个组织内、一个行业内,必然有不同的角色和业务的分配。而从这个角度来说,一个机构里的年纪大的、经验稍微有的,就应当成为年轻人的辅佐者、支撑者、协作者,而不要成为年轻人的绊脚石。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为环保组织的人才辩护  辩护  辩护词条  环保  环保词条  组织  组织词条  人才  人才词条  
公益

 穿着暴露,绝不是性侵害的借口

如果衣着暴露,会更容易遭遇性侵害吗?实际上,性侵害案件多是由熟人所为,而他们的动机也各不相同。穿着暴露,与成为强奸犯的目标并无直接关系,同时也绝不是性侵害的借口...(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