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人工资低,粗茶淡饭穿破衣。一年吃的三年饭,三年陪了一年妻。
——建筑工人打油诗
一直以来,建筑工人以微薄而不稳定的收入、恶劣危险的工作条件、漂泊艰辛的生存状态时常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然而,除了一些对权益受损建筑工提供法律援助和咨询的NGO外,关注建筑工并直接开展社区干预的NGO寥寥无几,在北京,目前只有行在人间文化发展中心和一砖一瓦文化发展中心(以下简称“一砖一瓦”)这两家NGO在北郊与南郊直接为建筑工提供社区服务。本文主要以一砖一瓦为例,探讨建筑工NGO如何以开展输出地引导性培训、输入地职业安全培训带入权利意识、开展企业责任倡导等多元化的模式,促进建筑劳动者获得更有尊严和保障的生活。
从源头引导
拜访一砖一瓦负责人刘晓红的时候,正值农历蛇年的腊月底,她和她的同事们刚从河北下乡回京。刘晓红是2013年新入选的银杏伙伴,反应敏捷、思路清晰。而从深圳的工业区到北京的建筑工地,十年的劳工NGO一线工作经历,让她既有亲和力,又带着些风尘仆仆的气息。
一砖一瓦自2010年成立以来,每年春节前或农忙时,都会全员到河南、河北一些建筑工输出大县呆个七八天,走访五个以上的村子。有些来去匆匆,发放各种她们自己制作的培训、维权资料;有些则与当地政府合作,进行建筑工进城之前的引导性培训。
很多NGO一提起和基层政府打交道就会头疼,但对一砖一瓦来说,有策略,就非难事。这次和她们一起下乡的有三位回乡工友,由他们打前阵,向村里介绍机构,为培训牵针引线。这些工友一回到熟悉的家乡顿时如鱼得水。刘晓红回忆道,有一回她们一到村里就看到街上摆着大喇叭和音箱,还以为谁家在“过事”(河北方言,指结婚),工友说不是,就是专门来欢迎你们的,她们“当时都被镇住了”。正是有了这些关系,一砖一瓦有时还会借用村里的大喇叭对整个村子进行广播,新奇又好玩。对村子来说,村民打工的收入是重要的经济来源,如果工友打工的权益保护不了,这些中壮年劳动力一旦返乡,村里也会利益受损。讲明白利害关系,大部分村委干部都会比较支持一砖一瓦的工作,甚至愿意提供村委会的场地、器材以供培训之用。
引导性培训并非NGO首创,而始自2003年农业部等六部委联合制定的《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该规划提出在农民工输出地区开展转移就业前培训,主要包括职业技能培训和引导性培训,其中引导性培训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务工人员遵守法律法规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以提高工人素质、融入城市生活。相对地方政府的培训,一砖一瓦希望工人们经过培训后,能够更具权益意识并能在打工生涯中具备自主权,即通过掌握更多信息,能做到自主选择更适合的工地,以及知晓作为建筑工有哪些权益、出现问题会有什么样的法律支持、有哪些维权渠道等。除此之外,一砖一瓦不同于政府培训的地方还包括普及工会知识。由于建筑行业工友流动性强,很难在城市建立持续的工人网络,所以建筑业的NGO也在探索另一种可能,回到工友们的家乡,从源头做建立工会的普及与动员,在一定程度上这也和全国总工会提出的从源头、户籍地入工会这样的政策相契合。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郭伟和曾指出,在流出地发育工会更有空间,“流入地往往容易产生工人侵权案件,往往需要借助工会去维权,但工会又需要服从发展稳定的大局,与工人权益维护有一定冲突。但流出地推动建立基层工会,应当说对当地没有太大压力,甚至可以作为一项工作政绩,使NGO以及支持性组织有一定的空间去进行工人教育,推动基层工会挂靠和归口管理。现有背景下,有可能在流出地寻找到空间和局部性优势,去发育工人组织。”[1]
然而,政策空间虽有,受限于工友回乡时间短暂以及返城之后的流动,北京第一家专门服务于建筑工的NGO——行在人间在河北邢台流出地探索组建工会的努力,却是“过完年就散了”的结果。2010年初,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重贤村数十位建筑工友,在大学生志愿者的帮助下,尝试建立村级工会。尽管主席仍由上级工会指定的村支书来担当,但工友们还是选出了几位建筑工身份的工会委员。只是工会组建后,会员大会还没来得及开,会员们便各自出门打工,这个流出地的村级工会除了在春节时组织法律培训,无法开展其他实质性工作。[2]
在流出地建立工会不现实,在流入地的某一企业或工地建立工会更是遭遇重重阻力。2013年,数十名在京建筑工另寻他法,尝试向北京市建筑业工会、外地在京施工企业工会联合会等部门申请成立北京市建筑业工人工会,却遭遇“鬼打墙”,在多个部门的推诿之下,难以成真[3]。一砖一瓦在流出地开展工会知识的普及与动员,正是希望鼓励工友具备工会意识,一起探寻成立自组织建筑工工会的可行之道。
以文艺活动和安全培训带入权利意识
由于建筑行业的流动性,一砖一瓦通常选择在工地规模和工期比较大的社区开展工作。近年来北京城市建设向南扩展,房山、大兴等南郊区县众多楼盘拔地而起,为一砖一瓦提供了广阔的社区服务空间,并在大批工期两三年的工地上形成包含派发维权与健康知识手册、建立活动室并开展培训、宿舍探访等不同层次的工作方式。
要进工地,绕不开劳务公司和建筑公司,一砖一瓦和二者皆有合作。当然,合作之前也要讲策略,她们联系项目经理时,都借开展文艺活动和职业安全培训建立关系。
2012年,一砖一瓦与在大兴区西红门一带施工的某建筑国企合作,开展了安全生产月专题活动,通过文艺手法宣传安全预防理念和怎样加强安全控制。此外机构还和五六家劳务公司合作,每年五一劳动节都会举办文艺晚会,内容也有别于普通的公司晚会,每次都设立一个主题,如2013年的主题即“尊重劳动者”。活动开展的好,媒体也会有报道,这样也获得了企业的信任,一砖一瓦就有机会开始进行宿舍走访,再视情况引入培训。
一砖一瓦在2012年开展的培训内容主要围绕工人参与安全管理。以往来说,建筑公司也好,工人也好,大多认为安全预防应该只是企业多加强安全设施防护。但一砖一瓦在培训中强调,工人有权利拒绝参与可能带来风险的生产行为,如某种作业有风险,工人可以拒绝危险作业,或长期加班造成疲劳作业的工人有要求休息的权利。2013年一砖一瓦继续推动安全培训,借用北京市建委于2008年出台的《建筑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化手册》标准,培养“群众安全生产监督员”,而这些监督员,由参与培训的工人民主选举投票。刘晓红认为,这些选出来的工友,其实就相当于工人代表,也因此,她们的培训不同于普通的安全生产培训,其中具有了权利意识和工友自组织的角色。
另一方面,企业也感觉一砖一瓦开展的培训效果更好,愿意和她们长期合作。有家企业请一砖一瓦做了八次持续的培训,未来还希望能覆盖更多班组。相关负责人说,企业自己也有安全教育和培训,但流于形式,要么是同时下发试卷和答案让工人照抄,应付上级检查;要么就是简单粗暴地罚款,如不戴安全帽,就罚款。工人对此或是抵触,或是没兴趣,而一砖一瓦的培训方法使得安全教育有效运作,从而使培训落到实处,又能融入权利意识。
推动建筑行业生产守则倡导
说起倡导,刘晓红觉得目前为止,一砖一瓦做得比较成功的还是发声。她们开展工人的口述史、行动影像活动,鼓励工人发出自己的声音,还会做一些以实地调研为基础的政策分析,这几年每年都和北师大合作发布有关北京建筑工的调研报告,以研讨会的形式邀请一些学者进行建筑业法律状况的研究。
她认为,倡导是一个长期的目标,目前建筑工领域关注者不多,社会认知简单,工人意识也需要渐进地启发培育,这使得能在政策、法律上实现改变的建筑工有效倡导较难推动。2014年一砖一瓦的一大倡导目标,是希望推动一些能对建筑业用工链条产生影响的大型房地产企业落实企业社会责任,建立行业生产行为守则。
20世纪80年代,西方兴起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在劳工组织、消费者团体、人权组织等推动下,“企业生产守则运动”成为全球化下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最主要的一种操作形式,要求跨国公司以国际劳工标准来约束其产业链下游的供应商工厂工资、劳动时间、安全卫生等劳工标准。截至2000年,全球有246个生产守则,除118个是由跨国公司自己制定的外,其余都是由商贸协会或多边组织或国际机构制定的“社会约束”的生产守则[4]。这些生产守则要求跨国公司在谋求经济利益的同时, 必须承担起劳工权益保护、环境保护等社会责任,当前国内许多行业也都有生产守则,建筑行业却仍是一片空白。
刘晓红在深圳的劳工组织工作时,曾参与过推动电子行业品牌商要求分包商保护劳工权益的生产守则培训,她希望在建筑行业也做这样的推动。在建筑行业的产业链条上,开发商或者总包有监督责任,也有这个权力,发包的时候可以选愿意履行责任的公司或施工队,不合标准可以让他退出市场竞争。
这几年,一砖一瓦对国内建筑业的劳动关系做了一些研究,得出倡导建筑行业生产守则这一工作方向,并借鉴香港和国际建筑业经验。国际建筑业在分包上就有规定,大包要承担什么责任,总包要承担什么连带责任,分包可以分到几层,都很明确。但国内现有的法律只是一刀切,所有工人权益相关的争议都按照劳动合同法来执行,而在层层分包的制度下,开发商和国企建筑公司往往是最大的老板,但他们却躲在生产链条的背后,掩盖着与一线建筑工人的事实劳动关系。
近年来的快速城市化带来房地产行业暴利,许多地产商成为财富英雄,带着名人光环进入公众视野,如任志强、潘石屹等,经常写书写微博,就公共事件发声,成为公共知识分子,指点江山之余,却对房地产的行业问题视而不见,不曾推动改善下游用工链条上的工人状况。一砖一瓦在新浪微博上发声,经常@知名地产商,却从未收到回复。
因此,一砖一瓦希望在未来两三年推动建筑业链条中的责任分包能成为公共话题,引起公众讨论,进而参照国内已经建立守则的电子业、玩具业、纺织业等,推动建筑行业生产行为守则的建立,并邀请各大开发商签字加入。
一砖一瓦也希望能借助公众的力量,问一问知名的地产商们:你的房子、企业发展跟工人有没有关系?要不要处理工人遇到的问题?有没有责任做一些改善?如果有的话,既然这么愿意参与社会话题,展现出批判性,为什么不来处理你的问题呢?也许形成公众的声音难度很大,但刘晓红觉得,这是可能成功的倡导方向之一。
[1] 郭伟和. 利用传统资源培育工人的组织性.[M] 中国发展简报2011夏季刊.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1年7月. 北京
[2] 城边村专题:建筑工人的工会梦[EB/OL] http://www.chengbiancun.com/special/topic/cwu.html
[3] 亲历“鬼打墙”:北京建筑业工人工会筹备纪实[EB/OL]http://www.ilabour.org/Item/Show.asp?m=1&d=2618
[4] 常凯. 经济全球化与企业社会责任运动. [J]《工会理论与实践.中国工运学院学报》 2003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