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广州公益机构尝试新模式帮助残障人士就业

       羊城晚报讯 记者甘韵仪报道:残障人士就业难有多难?有常年服务于残障人士的社工告诉记者,精神康复者虽然与常人没有太大区别,但基本“零就业”,社区纠正人员因有“案底”,难以在短期内找到工作,社交障碍人群容易受到雇主和同事的排斥。目前,有公益机构尝试新模式,通过开办社会企业,让残障人士在爱心餐厅内先实习一段时间,各项技能完善后,再走上社会岗位,完成公益与社会的对接。

克服社交恐惧仍难就业

       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了帮助残障人士就业,很多公益机构除了推荐工作机会,还会通过个案培训,增加残障人士的自信心,或组织职业技能培训讲座,让残障人士获得新技能。但事实上,他们仍面临就业难。

       2013年年底,广州市心明爱社会服务中心的社工发现了一个特殊的个案。27岁的阿明(化名)7岁时父亲去世,20年来与母亲相依为命,自父亲离世,他几乎没有再走出过家门,除了母亲也没有再接触过其他人,阿明有明显的社交恐惧症。为了打开阿明的心结,社工帮他做培训,带他做义工,半年时间,阿明已经可以独立进行社交。

       在社工眼中,阿明的纠正过程是成功的,但阿明在社会就业上却仍然处处碰壁。为了减轻母亲负担,阿明接受社工的帮助后,开始找工作,先后尝试在餐厅做服务员,在超市整理货物等,但每份工作维持时间都不超过一个月,阿明在工作中难以融入同事圈子,也经常被老板训斥。帮扶阿明的社工感到很纳闷:“为什么在我们眼中如此成功的个案,在社会上不奏效?”

就业前先在餐厅“实习”

       社会就业的残酷,让社工们萌生起搭建一个公益与商业的“过渡空间”,让残障人士在走向社会之前有一个过渡实习期。于是,去年5月,一家名为“爱满心甜”的爱心餐厅在海珠区宝岗路开业。

       这间餐厅主营煲仔饭等快餐,单份价格约15元。记者近日前往时,身穿工作服的阿勤(化名)和阿爱(化名)正在餐厅内准备食材,除了二人身体略显臃肿,与平常人无异,如果不是社工介绍,没有人会想到阿勤是一级精神病康复者,阿爱是三级精神病康复者。

       在成为餐厅服务员时,阿爱在社工的帮助下,学会了准备各种食材和清洁服务,她希望能在外面找一份清洁服务的工作,把爱心餐厅的实习岗位留给更有需要的人。据了解,阿爱再过一两个月就可以走上社会岗位了。阿勤则还需要更长的时间学习,他开玩笑地说:“我想赚很多钱,买可乐喝。”

       据心明爱的相关负责人介绍,在餐厅实习的残障人士,都是自身没有能力找到工作的人士,社工需对他们的身体状况进行评估,有长期服药控制病情,并且要有就业的意愿的残障人士,才纳入实习名单。完成过渡期,就可以在社会上找到合适的工作。

       此前已经有残障人士通过爱心餐厅的平台顺利走上社会工作岗位。

公益资源有利于新模式推广

       据心明爱的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为残障人士提供职业实习的做法在广州还没有推广。“餐厅为社会企业模式,具有解决某个社会问题的职能,也是自负盈亏的企业。”

       公益组织具有调动社会多方资源的优势,一方面可以与劳动力市场合作,为残障人士提供岗位,还可以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在社区内推广爱心餐厅,维持餐厅运转,长远帮助残障人士。“爱满心甜已经争取到社区一些企事业单位的订餐。”据介绍。

       “爱心餐厅的实习期为6-12个月,主要是给残障人士心理支持、提高社交能力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目前,海珠区新港街和瑞宝街已经有多位残障人士报名实习,但是单靠我们的力量难以支撑,如果可以把这种模式推广,就可以为更多残障人士提供实在的帮助。”有社工说,当残障人士走上社会后,还会有3-6个月的就业跟踪。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残障  残障词条  广州  广州词条  公益  公益词条  尝试  尝试词条  人士  人士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