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不用余额宝的秘书长不是好的筹资人

【编者按】

近日2015年“敦和种子基金计划”的招募公告发出,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下简敦和基金会)将砸出3000万给入选的基金会学习如何“钱滚钱”,NGOCN专访了敦和基金会秘书长助理霍庆川,谈谈这一豪气背后的原因

 

       在昨天举办的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论坛西部大企业公益慈善论坛上,霍庆川一上台就问大家有没有用余额宝,他笑称自己的银行卡里没有一分钱,“当我走向ATM机取款时,我是在路上将余额宝的钱转入银行卡里”。在他看来,学会用余额宝是一种理财意识提升的标志。

       敦和基金会在创立之初便在理事会中设有投资委员会,当国内大部分的基金会还把资金存在银行定期时,敦和基金会的投资收益已经是其最主要的收入。根据媒体报道,敦和基金会2014年理财的投资收益约1亿元。

       8月以来,银行利息下降、CPI上涨,换言之,放在银行的存款正在“缩水”,霍庆川认为,一个基金会负责人如果任由基金会资产和捐款放在银行“缩水”,不论从道德上还是责任上都说不过去,可是很多基金会的负责人并没有这种意识,执迷于“银行最安全”。

       ——于是,敦和基金会发起了“敦和种子基金”计划:

       公开遴选10家基金会,向每家捐赠300万元用于设立“敦和种子基金”,该基金是不动本基金,只能将其理财投资收益用于基金会的机构发展,包括但不限于基金会的行政办公支出和工作人员工资福利

 

NGOCN:“敦和种子计划”今年的招募发出来后,据你们所知感兴趣的基金会多吗?认同你们理念的基金会多不多?

霍庆川:已经有一些基金会打电话来咨询了,根据我们测算,全国范围内符合我们条件的基金会有500至600家。我不奢望每一家都会认同我们的观念,但我们在这里面挑10家,想用这10家来刺激和影响整个基金会行业去关注这个问题:我们的钱,是需要管理,起码不能让它贬值,在安全的情况下,还能给基金会带来收入。

NGOCN:为什么会发起这个计划?

霍庆川:项目的核心目标有两个:一是解决他们机构行政、人力费用不足制约发展的核心困境;二是这笔钱的进入可以影响和提升他们整体的资产管理水平,提高收益水平。

我们看到数据,国内85%基金会年收入是1000万元以下,也就是说在中国有一半以上的基金会年支出是200至300万元,而《基金会管理条例》规定“基金会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和行政办公支出不得超过当年总支出的10%”。倒推一下,如果一个基金会年支出是300万元,那么人员薪酬和办公成本不能超过30万元,以一个工作人员每年需要10万元成本计算,这个基金会只能请3个工作人员:一个秘书长,一个财务,一个行政。明显资金不足,这导致基金会没有钱招更好的人,现在的人也可能留不住,制约基金会发展。

另一个制约是基金会的“活钱”太少,大部分基金会的资金都是靠项目筹款所得,几乎百分之百的钱是限定用途的,能用于探索、创新项目和团队发展的钱极少。

“敦和种子基金”的投资收益,正是一笔鼓励用于行政人力费用等非限定用途的“活钱”。

NGOCN:那么这笔基金还可以提高基金会资产管理水平?

霍庆川:是的,我们这300万元进去后,是不动本基金,只能使用其理财投资收益,假设一家基金会原本资产为500万元,这300万元能带来8%的额外收入,那么一年能增加收入24万元,多了一笔钱就有可能构建起他们对于资产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如果他们用同样的方法去管理既有的500万资产,一年增加的收益就可以到达64万元。

而且还是一笔“活钱”,跟项目款的性质完全不同,这“活钱”可以用来做机构认为很重要,却无法筹到钱的方面,例如人员培训、学习和前瞻性项目。

NGOCN:一些基金会资产管理能力不高,是因为他们能用的钱不多?

霍庆川:对,也是意识问题,他们一开始没有想到,钱还可以生钱,他们以为就要安全,而最安全的方法就是存银行。

NGOCN:刚才提到人力和行政费用低制约基金会发展的问题,其实很多基金会在资助NGO时,也是把人力和行政费用卡得很低,这也是一个意识问题吗,“种子基金”计划对改变这种观念有帮助吗?

霍庆川:国内大部分的捐赠方,包括作为捐赠方的基金会、政府采购服务等,都是以项目款捐赠为主,而且项目款里面对于人力和行政的费用管得很死,有一个说法是,这种钱像盐水,不拿的话你会渴死,拿了之后会越喝越渴。很多项目款里面的百分比是无法真正反映人力成本的。

我也希望通过影响基金会,让他们知道要做好一件事是需要成本的,不能把自己的痛苦传递到你的资助伙伴身上,希望基金会能够在资助时,对人力、行政费用给得是相对合理、合适。

而且基金会也有一个路径依赖,自己受到“管理条例”的10%限定,就很自然地觉得10%像“真理”一样。不过现在越来越多的基金会意识到这个问题,也变得更开放和务实了。

NGOCN:那么基金会的资产投资会不会有法律风险?

霍庆川:《基金会管理条例》里面的限定是“合法、安全、有效”,应该这么讲,在这方面基金会的探索远远低于法律的空间,对于NGO来说,更加没有相关的管理条例,这不是政府管着不让做,而是自己没有做。

 

NGOCN:资产管理对NGO是不是也适用?

霍庆川:基金会可以这样去管钱,那么NGO当然也可以学这种方法。不过,敦和基金会没有办法一下子直接影响NGO,在整个公益行业来说,基金会算是上游,我们希望能够先影响基金会,做完这步再可能去影响慈善会,最后才是NGO。

而且基金会在学到资产管理后,就可以影响它所资助的NGO了,敦和自己没有办法去直接帮助那么多的NGO做资产管理,但是受敦和影响的基金会是资助了很多NGO的,我们最终目标是让整个公益行业的资产管理能力提升。

NGOCN:如果NGO拿钱去做投资理财,资助方会不会有意见?

霍庆川:这是一个现金管理,钱本来在你的账上,也都是要花出去的,现在有两种选择:一个是活期的钱趴在银行,等着被动地花;另外一个是主动去理财。后者的结果无论对机构还是资助方都是利好的。

现在是基金会自己没有这样的意识,所以他不会告诉NGO,其实这个钱不需要在账上,你可以做些处理,NGO自己也不知道原来可以这样管理资金。

NGOCN:公益机构去关注资产管理、投资,会不会被说跟资本走得太近,都去干“别的事”了?

霍庆川:我的理解是,政府、企业、公益机构,其实都在解决社会问题,只是切入的角度不同。我们进行第一部门、第二部门、第三部门的分类,只是为了更好地区分和理解社会,他们实际上是没有那么明确的界限,但我们却从认知上限制了自己。

当然,对社会来说,多元化的声音很重要,如果你觉得这个市场化是合适自己的、是对的,那么就去探索。至于一家机构是否选择市场化、跟资本走得近,还是要看他们认为这种方式是否合适自身发展。

 

※本文为NGOCN原创采访,责编:小田,摄影:piggy。如需转载,请在NGOCN官方微信(ID:ngocn02)后台留言或发送邮件到editor@ngocn.net获取授权。媒体合作请联系yanggc@ngocn.net。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筹资  筹资词条  余额  余额词条  秘书长  秘书长词条  不用  不用词条  不是  不是词条  
公益

 【来自基金会的TA】在青年的流离...

编者的话初听立明的故事是震撼的,年纪不大的他,却经历过相当长一段时间对自我和梦想找寻的颠沛流离。我在立明的诉说中,感受到他在流离的时间中坚韧的热情,以及对教育事...(展开)

公益

 市长们就该做“环保暗事”

一个懂得善治的政府,会“暗中”履责到位,拿治污来说,它不会因铺污水管网是“暗事”而不尽本分。 都说“明人不做暗事”,但对市委书记市长们来说,做“暗事”...(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