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大学基金会实在是一个值得去多加关注的新兴领域。其依托于大学,又具有基金会的外在形式,肩负着为大学筹资募款的重要使命。然而,从整体上看,我国的大学基金会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捐赠资金整体规模与国外反差巨大,管理体制不规范、理事会弱化、行政隶属关系不明确、监管机制缺失等问题始终制约着大学教育基金会的健康发展。资金总量已经达到相当规模的大学基金会,也没有受到必要的、与规模相称的监管,这都为今后大学基金会的良性发展埋下了隐患。
本文立足于对大学基金会运作情况的近距离观察,尽可能全面细致地观察封闭式管理之下的大学基金会,报告以当代中国教育改革背景下的大学教育基金会为研究对象,运用治理理论、制度同形等理论对大学基金会治理过程的核心问题进行解析,阐述大学对其进行的部门化管理与《基金会管理条例》的不符之处,关注由此引发的治理问题,存在的组织风险,最后试图勾勒出大学基金会的发展蓝图。
报告认为,大学长期对其基金会进行部门化、行政化管理,对基金会有着深刻的影响力,行政化逻辑贯穿了基金会治理的全过程,形成了大学基金会组织自主治理能力不足,依附发展的局面。大学基金会表现出强依附性、自主意识差等组织特征,形成了大学基金会对所在大学的过分依赖,本应独立且合作的关系演化成了非对称依赖关系。因此,正确处理大学与其基金会关系,构建有效的治理格局,将会使筹资、投资、内部管理等诸多问题在更加专业、纯粹的平台上得到解决。对此,报告提出大学与大学基金会在各自层面上实现双重“脱藕”,形成“学术型”大学场域与“专业型”基金会场域,在双重制度同形过程中更倾向于非营利组织的规范性同形,提高自治性,在大学与大学基金会同步自治过程中构建两者合作伙伴关系的理想模式,使大学基金会沿着自主治理、协同治理的路径进行升级,打造体现大学特点同时又富含基金会特质的组织体系,更好地实现组织的公益使命。
[引自《中国第三部门观察报告(2015)》,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中国扶贫基金会资助,中国人民大学非营利组织研究所与公域合力管理咨询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