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企业:公益人才蓄水池——地球村的企业志愿者

       有位企业基金会负责人曾谈到,未来公益人才的来源,企业将占半壁江山。对于人才短缺的公益组织来讲,人力和智力支持与资金同等重要。所以,企业员工成为公益组织的志愿者,以他们专业服务提升公益组织的服务质量。

       案例  地球村的企业志愿者

       在许多公益组织还在努力寻求企业“捐款”的时候,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早已与企业合作,开始了“捐人”的探索。

       2013年,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与中国光彩事业基金会联合发起“光彩爱心家园——乐和之家”项目,项目将关爱留守儿童与乡村建设相结合,引进社工服务,致力于改善留守儿童教育环境,促进新农村社区建设。但是项目所在地重庆巫溪县却没办法提供足够的满足要求的社工,于是地球村创办人廖晓义开始在不同场合进行倡导,在与公益组织和政府接触后,廖晓义将目光投向了企业

       2013年12月15日,在北京召开的第9届中国优秀企业公民年会上,廖晓义演唱了一首关注留守儿童的歌曲,同时呼吁台下的参会企业将员工提供给“乐和之家”项目来进行为期一年的公益志愿服务。这一志愿服务,地球村把它称为“企业捐人计划”,即由企业支付员工报酬,让员工在短时间内参与到有需要的公益项目中,在以这种方式体现企业的社会责任的同时,也使公益机构能获得高质量的人力支持。廖晓义的呼吁在经过了一分钟的沉默之后,港华燃气(以下简称“港华”)代表起身应许。企业为民间组织“捐人”的探索就此展开。

       港华是一家十分重视履行社会责任的现代化企业,认为企业的发展与回馈社会是密不可分的。但同时,港华也认识到大量机械性的捐款捐物似乎并不能把企业的价值体现出来,于是,希望通过“捐人”这一新的合作形式来参与公益并提升员工对公益活动的热情。在港华内部,管理层对“乐和之家”的留守儿童项目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通过层层筛选,最终选定了三名员工参加这次活动。这三名员工平均年龄30岁左右,都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在决定参与这次活动后,港华燃气还提出在志愿期内按照原岗位薪资标准为志愿者发放薪酬,并且每月提供一笔额外的生活补助。虽然这与乐和之家最初提出的“新员工”的标准有所不同,但鉴于这些员工都已为人父母,对儿童教育有更充分的理解,乐和之家最后还是尊重了企业的意见。不过,港华与地球村之间还是就志愿者服务期问题进行了较长时间的讨论。“乐和之家”希望港华志愿者能够提供一年的服务以保证志愿活动的完整性。但企业考虑到一年的服务期可能会给志愿者家庭带来不利影响,不利于志愿者安心留守,最终建议将员工志愿期缩短为6个月。但港华也同意在6个月之后派出另一批员工进行第二期的志愿活动。经过了初期的沟通,双方都充分地了解了这次活动中各自的定位,之后的活动就进行得非常顺利了。

       2014年2月17日,港华选派的三名员工参加了“乐和之家”举办的第一期社工培训。这次培训目的在于让志愿者了解“乐和之家”项目的目标、内容及意义,了解项目执行过程中企业志愿者的职责与定位,并学习农村社区社会工作的理念与方法。在一周的培训之后,三名员工正式进驻了巫溪县项目点。

“乐和之家”在巫溪县的试点项目采用“3+2”的模式,港华志愿者每周用三天时间服务学校,两天时间深入社区,通过社区和学校的良性互动来给留守儿童创造一个完善的成长环境。

       学校是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的主要地方,港华志愿者在乐和之家的引导下,为学校开设了国学、音乐、手工、美术、舞蹈等课程,对学校基础教学进行了有效补充。为了帮助学校完善教学设施,港华也直接捐助了一批体育设施给学校,并协助学校开办图书室、广播站,选拔学生管理员、广播员,在开阔留守儿童视野的同时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在正常课程之余,港华志愿者还努力配合学校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每周进行两到三次兴趣小组活动,通过演讲,朗诵,土家话学习等各种形式的展示来增强留守儿童的自信心。此外,乐和之家还要求志愿者以留守儿童的居住地为依据建立不同区域的“娃娃团”,在娃娃团内部引导留守儿童团结互助,共同游戏,在相互陪伴中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归属感。

       “乐和之家”将港华志愿者的另一个工作重点放在了社区建设上。由于社区是留守儿童成长的外部环境,在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的情况下,社区风气会内化为留守儿童的行为标准。港华志愿者每周会用两天时间深入村社,一方面对留守儿童进行家访,另一方面帮助社区开展文化建设,改善乡村原有的文化氛围。志愿者以自然村为单位,建立互助会、联席会,动员邻家的妈妈照顾邻家的留守儿童。在志愿者最初召集互助会的时候,村民参与意愿并不高,即使参与,也延续着村里吵吵嚷嚷的传统,在争论中始终无法达成一致。于是港华志愿者借鉴在企业开会的方法,明确纪律,顺序发言,并成立监督小组,以此来提高村民的积极性。在港华志愿者几个月的努力后,试点村村民逐渐认同了“乐和之家”的理念,村里也兴起了“公益热”,许多村民自发加入照顾留守儿童的队伍。在取得了村民的充分信任后,志愿者还不定期举行包粽子、村民课堂、元旦联欢等各种类型的村民活动,在改善村民关系的同时也把和谐友爱的乡土之情源源不断地注入留守儿童心中。

       企业捐人,村民捐仁。在港华志愿者和村民的高度参与下,当地留守儿童的生活环境有了极大改善,往常非常孤僻的留守儿童变得开朗起来,父母也在孩子的带动下也逐渐转变着自己的教育理念。另一方面,公益活动也在深深地影响着港华员工,参与服务的员工在活动中充分认同了公司回馈社会的企业文化,而第二期的港华志愿者也已在2014年10月进入巫溪县,开始新一轮的志愿活动。

       与此同时,地球村也在通过另一种形式让企业参与到公益中来。2011年左右,重庆康明斯公司派出公益小组进驻地球村在巫溪县的另一个项目地——大坪村。大坪村多荒山,耕地严重缺乏。康明斯志愿者在进驻后,依托专业的技术实力,迅速开展生态农村建设,为社区建立了有机大米生产基地、手工布鞋生产厂等高附加值产业。不过在这些项目进行中,地球村也发现,长期的驻点志愿活动虽然非常有效,但确实会给企业带来高昂的成本。所以在平时,地球村也会组织短期的志愿活动来为企业提供必要的公益实践平台。比如2013年,地球村就带领康明斯成都公司的志愿者进入成都市元通社区,开展地球村长期以来持续进行的社区“清汞行动”,向社区居民普及汞的危害。这样低成本的公益实践活动降低了企业参与的门槛,也易于推广。

       企业是人才集中的地方,地球村通过志愿活动将让企业的员工更有社会责任感,而企业也乐于割爱,不断将优秀的员工捐给地球村。这样的互动是良性的也是可续的,而这样的尝试也一定会继续下去,为民间组织和企业的创新合作带来更多可能。

       志愿者是公益组织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捐人、捐时间、捐智力,对公益组织有莫大的支持;对企业来讲,员工参与到公益组织的项目里,通过帮助公益组织的成长,将自己在企业所学能应用,实现社会价值,提升忠诚度,甚至是为未来创业提供一些经验。这种志愿者参与,在企业也可以理解为给员工一些机会做创业,当员工到了一定阶段多少都有一些倦怠感的时候,通过给公益组织提供支持,把员工的知识和经验用到公益组织,提升公益组织运营技能、善模式,可以解决员工对企业认同感的问题,另外就对于在在企业内部遇到到玻璃屋顶的员工,提供一种帮助 。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蓄水池  蓄水池词条  地球村  地球村词条  企业  企业词条  志愿者  志愿者词条  公益  公益词条  
公益

 “瓷娃娃微救助”计划

“瓷娃娃微救助”计划是由凤凰卫视的主持人任韧先生和北京瓷娃娃罕见病关爱中心(原瓷娃娃关怀协会)联合发起,针对成骨不全症群体的医疗、康复等急迫需求,通过微博等网络...(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