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女创发声:她们选择单身和不生育?!你怎么看?

她们选择单身和不生育?!你怎么看?——女青年们用“标签行动”一窥社会态度

       3月6日上午,广州某街头出现了几个女青年,分别举着写有大大的“我选择不生孩子”、“我选择单身”字样的牌子,她们面对着来往的路人们,好像有话要说。两个牌子上分别贴满了三种不同颜色的标签,而这些标签随着对路人的访问,还在不停地增加,几乎贴满了整块牌子。三种颜色的标签分别来自她们对自己“单身”或“不生育选择的看法和态度,及她们在媒体和周围人那里听到的对此选择的评价和态度,还有来自现场街头访问中路人的看法和态度。她们在做什么呢?“我们是想通过这个街头行为艺术,让人们看到,社会大众对于单身和不生育女性的态度是怎样的,看看这些态度是否足够尊重和友好。”参与活动的志愿者之一于磊说。

催婚催生的压力让她们走上街头

       刚刚过去的春节对许多年轻人来说是不轻松的,因为与回家的喜悦相伴的,是必须面对来自长辈亲戚们关于婚育的一次次催问。当“啥时候结婚呀,有男友了吗?”“你们都结婚三年了怎么还不要孩子呀?”之类的问题在饭桌上一遍遍响起,能够感受到的恐怕不再是亲人的关怀,而是一种“标准生活”的压力。

       “我的婆婆对我说,结婚三年了还不要孩子,这让她在村里抬不起头来。我的公公也在暗示我,这一年他们过得不开心,是因为我不肯生孩子。”已婚三年的于磊说,“在和长辈们关于是否生孩子的讨论中,明显感觉‘生孩子’变成了我作为女性的任务,而长辈们认为他们在这个事情上是有决定权的。这让我不能接受。生或者不生应该是我们夫妻自己的决定。”同样感受到催婚压力的志愿者太阳说,在外工作的她,每次回家都会被亲戚们问到结婚的问题。

       社会大众的婚育观念里仍旧有那么多的“必须”“一定要”吗?这些因婚育问题感到压力山大的女青年们决定走上街头,用街头访问的形式了解更多人的看法和态度,于是就有了今天的这个行为艺术,她们把它叫做“标签行动”。

 

 

三种标签说明了什么?

       牌子上三种颜色的标签都代表了什么呢?

       “不只是现场路人的态度(黑色字体),我们还提前写下了对自己单身或不生育这个选择的看法(红色字体),以及我们听到的媒体和周围人的看法(蓝色字体),把这三种标签对比,也许会看出一些差异。”参与者大福介绍说,“红色标签中,女性更多地从自身实际情况、价值观念出发,比如‘养孩子和自己个人发展有矛盾’、‘单身我钟意(喜欢)’等。”

       “而从蓝色标签可以看到,媒体对生育议题的讨论,总带有对‘低生育率’的焦虑,但是很少从女性的视角去看这个问题。生育率下降的责任应该由选择生育的女性承担吗?我们国家在2014年世界性别平等指数排名中是非常靠后的(在142个国家中,中国名列87名),女性因生育而遭遇就业性别歧视、个人发展受限等的问题不被讨论,单单要求女性去‘履行天职’,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于磊说。

       另一种黑色标签则来自女青年们现场对路人的访谈:“如果您的女儿/姐妹选择单身或者不生孩子,对这样的选择您会怎么看呢?”

       许多围观路人表示不能接受:“这样是错的,要改。”“作为男人我肯定不选择她(不生育的女性)。”

       一位四十岁的男子表示:“不生肯定不行,那社会不就灭绝了吗?”

       一位路过的九零后男性说:“当然要生啊,不生就是对社会不负责任!”

       但也有一些路人表示理解和支持:“都是个人自由,怎么选就怎么好。”“自由选择就好,不一定要结婚生子的。”

       一位带着孩子路过的六十岁女性认为:“(不生孩子)也正常。现在社会压力大,我的孩子选择不生我也可以接受。”

       还有一位八十岁的男性说:“虽然不同意,但是孩子有她的自由啊。”

       38个黑色标签中,只有15个是对女性单身及不生育选择表示反对的,理由大致是养老问题、传宗接代、社会责任、老了孤单等。有两个表示选择自由,没有标准答案。其余21个是因社会生活压力大、养孩子难、个人自由、独立有主见等理由表示“如果我的女儿/姐妹这样选”会理解和支持的。

       还有路人问道:“结不结(婚)、生不生(孩子)是你们自己的事,有必要站出来说吗?难道单身和不生育还值得提倡?”

       行为艺术参与者一马这样看:“我们并不是提倡单身和不生育,而是在提倡多元的婚育观念,提倡社会对个人选择的尊重和支持。这不仅需要舆论的认可和支持,还需要更多的制度性的社会支持。比如很多女性在‘婚龄’‘育龄’时甚至更早,就面临着要在工作和生育中进行抉择,而男性不用做这样的选择——生育通常并不会影响到男性的发展。因为生养的责任大部分都是由女性承担,在不提倡男性产假的中国,在不支持带小孩上班的大小企业,选择生育也就意味着选择减少工作时间在家带小孩,也就意味着客观上女性就业机会的减少,这是她们所面临的困境。”

       “在受访的路人中我们了解到,哪怕有的女性想要生小孩,但客观环境对女性的不友好,也可能让她们选择生育。另一方面,对于选择单身和不生育的女性而言,可能除了舆论和道德(断子绝孙、不孝)的压力之外,她们还可能面对孤独的问题、养老的问题,的确需要也应该有相应的支持。我想,我们不仅需要的是自由主义式的论调:怎么选择都是各人自己的事情,而是要更多地争每个人做出选择之后的各种社会支持。”一马说。

       参与者Radical也认为今天的活动是有意义的:“今天活动,让访谈到的人去主动的思考了这个单身或者不生孩子的问题。虽然每人未必这么准确说出自己内心的真正看法,也可能在当下的某一时段还是会悄然反思一下。”

       大福:“我对单身和选择丁克的女性甚至男性都是持支持的态度的,也希望能多了解不支持的人的想法,总的来说,就是希望能够促进沟通和理解。”

 

专家意见:婚育自由是人的权利,个人多元选择需要社会的支持

       性别社会学研究者、天津师范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博士王向贤在采访说出了她的看法:“现在社会上还有强烈的意见,认为人是一定要结婚、生孩子,而且是异性恋的一夫一妻和孩子,认为只有这样才是幸福生活。但是事实上我们看到很多异性恋家庭也是存在很多问题的,比如普遍的家暴问题、出轨等等,这说明我们对于幸福生活的想象其实是不现实的。婚育首先是人的权利,而不是义务,人们有权利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想要的生活,包括单身和不生育。”

       “尊重个人婚育自由,还不只是一个观念的问题,还包括社会是否为个人的多元选择提供了制度性的支持。比如我们国家男性的产假一般比较短,只有3-7天,这让男性无法有足够的时间照顾产期女性和孩子,大多数的养育责任是在女性身上的。”

       “也有从人口学的角度,担心国家人口出生率下降的问题,那应该是用积极、鼓励的方式,去解决生育女性会面临的问题,比如让男性享受更长一些的产假以便照顾产妇和孩子,解决用人单位对女性的因生育而面临的就业性别歧视问题。”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发声  发声词条  生育  生育词条  她们  她们词条  单身  单身词条  选择  选择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