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对贫困问题的一些观察和思考

       说到贫困问题,想起曾经在朋友圈发过一组照片,是在贵州省毕节市可乐乡拍的途中偶遇的几个女孩子背土豆的照片,当时有朋友留言问:“你捐钱了吗?”当时看到这个,我真是哭笑不得,突然就明白公益宣传片为什么要选这个调调的照片,因为这样调调的照片最有煽动性,最能激起人们的同情心,也最能让人们掏口袋。

       我想用比较理性的方式来看待这个问题-因为同样出身于农村,我想我对很多农村现象可以给予解释:首先,在农村里干活,大家肯定都会穿比较破旧的衣服,这样干活弄脏弄破了也不会心疼,不是因为他们没有新衣服或者好衣服;其次,我跟着她们去家里,发现其实他们家的房子修得还不错,是父母在外打工赚钱起的;然后,她们上学的所有费用都是免的,包括书本费,资料费,住宿费,伙食费等,不仅如此,国家还会每个月给他们几百块钱补贴,所以他们不缺钱;最后,他们背的土豆的确很重,但是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他们可以承受得起,而且,孩子很聪明,他们会根据自己的能力来调节负重,所以他们可以边走边谈笑风生。

       他们干的活,可能比城里的孩子或者大人要多要重要劳累,但是,这是他们可以承担的,类似家务活,也类似你我的工作,辛勤劳动和工作,这个不应该是我们提倡的吗?那位问我是否捐钱的朋友,你想通过捐钱达到什么目的呢?为了让他们不用干农活吗?不干农活,以后也不工作,你来养他们一辈子吗?

       我最烦的公益宣传语就是,当你在干什么爽快事情的时候,这群孩子正在干什么苦逼的事情,然后配一张孩子衣衫褴褛在干活的图。其实很多孩子他们干活是充满乐趣的,并不是我们在照片上看的那样充满痛苦,只是很多媒体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刻意选择这样的照片去糊弄大众。另外,在我们外人看来的可怜其实仅仅是我们自己的,跟他们无关。

       有个朋友的公司做扶贫项目,他们把厂房什么的都建好,可是当地人不愿意工作,每天都打麻将喝茶喝酒,等着可以拿到手的现金,搞得做这个扶贫项目的公司很是尴尬,撤资不是,不撤资也不是。这样的扶贫,是帮助了他们,还是害了他们?估计很多公益人都没有太深入思考。  

       还记得有朋友说起曾经有志愿者在贵州山区支教,一个月难得洗几次澡,恩,上次在北盘江住的布依族农家,他们也没叫我洗澡,他们自己也应该没有洗澡,但他们家是有自来水的,所以,不洗澡,可能不是缺水的问题,也跟物质上的贫困没有什么关系,只是各个地方的生活习惯问题。

       现在的很多公益活动,都集中在经济援助上面,作为捐助者,很多人只是把钱和物质捐完就了事,不关心人家是否需要,也不关心这些东西的最后去向,更不关心这样的捐助对被捐助者的影响,这个完全就是为了满足捐助者个人泛滥的同情心。作为公益机构,对募捐得来的物质和款项的用途也缺乏透明公开的明细账目,对项目的最后实施效果也缺乏追踪,报告和评估,加上一些公益机构出现的贪污腐败案件,让人对做公益更是充满怀疑,这也是公益人很尴尬的地方。

       最后,据我的观察,现在的农村,特别是被标榜最穷困的贵州农村,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其实已经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他们最需要的已经不再是物质。如果说一定要扶贫的话,我觉得贫困地区更需要的是精神扶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怎么样让他们自己帮助自己?如果可以,如何让他们能不背井离乡,在自己的家乡站稳脚跟,独立自立?如何真正保护和发扬当地文化而不是被流于一般的商业旅游?另外,随着留守儿童问题的日益严重,如何让他们的关注点从赚钱转移到对家庭和孩子的精神情感上面,这些才是我们需要关注,需要思考,需要提供帮助的方向。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对贫困问题的一些观察和思考  贫困问题  贫困问题词条  观察  观察词条  思考  思考词条  一些  一些词条  
公益

 武汉专职社工 仅有150名

武汉专职社工 仅有150名 武汉人口近千万,社工服务机构只有4家,专职社工仅150人。这是记者昨日从市民政局了解到的。 什么叫社工...(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