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公益行业的资助话题上,真正能放到台面上的NGO“吐槽”可谓是少之又少。同样,这篇文章的编辑颇为曲折,由于那难以明言却又无处不在的资助权力关系,不得不在作者、受访者、吐槽者的顾虑中反复修改。好在,最终呈现出的是一篇温和含蓄但其实充满“干货”的文章。甚且,这里的“干货”,走出了八卦秘闻的层面,体现为平和坚定的沟通态度、扎实可靠的资助经验和对公益行业的清醒认知。在新春即将到来之际,我们把它送给亲爱的公益同仁们,祝愿新的一年,大家也都能收获更多干货,与行业共成长。
从“优才计划”谈资助关系
把“吐槽”变成文章
在这个“僧多粥少”的公益圈,家有“屯粥”的基金会如何筛选项目向来是行业中人关注的焦点。可以说,基金会怎么严谨、细致、反复考量都不为过,更应该倾听合作伙伴的反馈、进行沟通,以便让资源落到实处、从而有效实现自己的使命。然而,在当前的行业中,基金会评价NGO的项目、渠道、方法众多且光明正大;NGO想要评价基金会,在台面上,目前为止也只有始于2013年、两年才办一次的金桔奖这一项活动。但在私下里,大家听到的对基金会项目筛选的吐槽其实一点也不少,之后,有一些槽点也许能够通过沟通改善,但更多的槽点则因为人们的担忧、迟疑、犹豫以及一些不能明说的原因而被吐槽者吞进了肚子里。
比方说,笔者经常听朋友们说起,一些资助方筛选项目前所做的工作不够扎实、对资助的合作伙伴了解不够——有些项目明明够格,落选的理由却不是机构能力、项目设计、业务契合度、未来方向这些“硬指标”,而是诸如机构注册方式、项目负责人的身份等等看起来可以沟通的因素;有些机构都名存实亡了,还在持续资助。
通常情况下,笔者听完朋友们的吐槽,就各自忙自己的事去了。但在这个辞旧迎新的年关之际,笔者突然觉得,也许可以试试写文章描述问题、提供改善的可能呢?——毕竟最出色的基金会也难以做到每次项目筛选都完美无缺,而是应当在与合作伙伴的沟通、调整中不断完善。
所以虽然略有担忧、迟疑和犹豫,笔者最终还是决定,“挑”一个偶尔听过一些吐槽、且在公益行业里影响颇大的项目——“优才计划”作为“靶子”,写下这篇文章,一方面贡献一些快速访谈来的资助经验作为分享,同时也希望能够引起基金会的重视,考虑设计、开通基金会与合作伙伴之间有效的沟通渠道,从而让问题得到解决。
什么是“优才计划”
之所以选择“优才计划”做“靶子”,一大原因是其几家资助方其实都是公益行业素有“开明”、“引领”、“尊重伙伴”美誉的基金会,也都受到NGO们的尊重、对其抱有更多的期望。那么“优才计划”到底是什么呢?
若在网上一番搜索,可以得到如下结果:“敦和公益优才计划”是敦和基金会于2014年12月启动的一个为处于成长期发展阶段的公益组织提供筹款、传播等专业岗位支持的人才资助项目。用敦和基金会霍庆川在一次分享中的话来说,“中国有大量成长期公益机构,他们有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是这个机构以领导人为核心……相对而言他们的项目人才或项目官员比较强,但他们的筹款、传播两端相对弱。所以公益机构有一个恶性循环……没有资金招聘做筹款传播的专门人才……所以机构的筹款、传播能力下降,带来的恶果是他们的收入下降,这样机构更没有钱来做传播和筹款。”
而“优才计划”给钱让“机构有钱能够招聘筹款传播人才,机构的传播和筹款等综合能力提升,之后带来收入增加,从而让公益组织获得更多的社会信任和托付”,如此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项目的立意自然是非常好,执行方式也很贴近现实。笔者进一步搜索了解到,敦和基金会至少与三家基金会合作,也就是西部阳光基金会、SEE基金会和银杏基金会,分别对应为教育、环保和公益人才支持三个领域的公益组织提供“优才计划”支持,这三家基金会负责资助项目的实际操作。
通过这三大领域合作伙伴,“优才计划”可以说能够嫁接到已经在相关领域深度发展的基金会既有项目上,这三大伙伴也可以透过其合作伙伴网络来挖掘和匹配资源。
至于在项目筛选标准上,通常来说,“优才计划”因为执行基金会和领域不同,具体要求也有差异,通常包含了要与合作基金会支持的领域方向契合、机构年筹款额100万以上、项目申请人必须是机构负责人这几个必要或优先条件的一个或多个。恰恰就在这几个条件“卡的准不准”上,笔者听到了一些吐槽。
A君是如何操作优才计划的?
那么到底应不应该严格按照这几个条件来卡项目呢?带着这个疑问,在一位朋友的引荐下,笔者联系到“优才计划”在某一个领域合作基金会的工作人员A君。
A君说,“优才计划是一个全新的项目,我们第一年所有的工作都是在探索。”谈到“优才计划”的筛选标准,她说,我们目标明确,首先你得专注在我们这个领域,如果你什么都做,那很遗憾可能不是我们要资助的合作伙伴。
除了领域方向外,“优才计划”优先考虑的条件之一,是该机构年筹款额在100万以上,这个预设的出现是基于“优才计划”要为成长期的公益组织提供支持。但A君在实地考察和初筛中发现,有不少本领域机构资金规模虽然不足100万,但是业务扎实,团队稳定,有可持续的项目产品,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发展阶段的确需要有传播、筹款助力,他们很重视这个计划介入,并且充分考虑和组织战略结构,所以也能纳入支持。
而对于有些年资金200-300万的机构来说,A君说:“说实话人家也不差这10万块钱,(优才的资助)无非就是锦上添花罢了。”所以A君在执行项目中灵活调整,并没有把年度资金规模100万以上作为一个硬性的指标。他说,其实有一些公益组织,做的是硬件设施配套服务,可能盖一个房子就需要一百万,如果在资助设计中简单用资金规模来衡量一个机构的价值和评估他们的工作,太过单一,应该充分综合考虑。
除了方向和筹款额以外,笔者对另一个标准也有疑问:“优才计划”的项目申请人必须是机构负责人吗?
对这个问题,A君觉得,有不少机构会认为这只是一个资源或者说只是一笔钱,但是却没有很好地思考这个资源对于机构战略发展意味着什么?说实话,“优才计划”需要机构负责人主导参与,培养专业传播筹款人才,然而,这个过程中需要消耗机构很多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如果只是一笔钱,其实对机构来说,也不见得是好事。
那该怎么办?A君认为,这种资助不只是简单的给钱,而应当通过资助方项目官员协力优才的落实,和合作伙伴不断探讨议题的传播和组织战略深化,把传播和筹款纳入到组织战略考量中。
因此,实际上“优才计划”对资助项目官员和合作伙伴的考验都是很大的,如果资助官员不能对行业和议题有认识,就不能和合作伙伴共同探讨组织战略的提升,反而使双方陷入到行政工作管理中,不能让资源有效合理得到使用。她就听说,有一些机构根本搞不清楚自己的需求,申请来的资源支持了行政和实习生的工资,在传播和筹款上毫无起色,这对机构和基金会来说都是一种无形消耗。
在A君所在基金会执行的“优才计划”中,最终入选的机构仍然只是意向合作机构,必须要机构层面讨论并提交未来一年在传播和筹款上的行动计划,才可以落实到项目合作执行层面,在很多公益组织中,传播、筹款、组织战略是几层皮,各司其职,但是在“优才计划”中,机构要认同这是三位一体的关系,如果项目品牌建设、传播、筹款相互不配合,是很难形成合力的。
所以,对于“优才计划”的申请者是否一定要是机构负责人这个问题,答案也许应该是要在机构层面形成对筹款和传播的认同和动员力,而不是申请书中的项目负责人写的是谁。
项目筛选:A君怎么找到真正的合作伙伴
“优才计划”要到某一个公益领域开发该领域的“优才”,还是很依赖于合作基金会过往工作的积累。A君说,他们基金会在本领域也算是“资深”机构,对行业内情况也是有一定了解,但是在执行项目的过程中,他们在经验的基础上,还是很认真、负责地设计了项目评审规则,比如初筛要通过电话回访、视频面试、咨询其他资助机构的方式对申请机构充分调查了解,以确保他们提交的信息是可靠、真实的。
有一些申请伙伴是A君所在基金会资助过的机构,虽然有一定了解,但他们还是严格执行筛选流程,因为很多公益组织变化更替很快,三两年的时间可能机构战略都变了,但是对外传播上没有修改,所以不通过深入了解,很难辨识出来。他也听说过,有一些其他“优才计划”的申请者就有只剩下机构空壳和创始人光杆司令一个,而他们的资助方基于信任居然一无所知,这不管对资助方还是其他申请伙伴,还是对于行业,显然都是极不恰当的资源和信任损耗。
在初筛后,剩下不到一半的机构会进入二次筛选和专家评审。A君说,去申请者的项目点访问,观察项目和对其团队访谈都会让资助官员对该机构有一个相对整全的了解。过程中会考虑机构主动能力,资源分布情况,是否有行业和跨界合作,是否有交叉学科研究等等。即便该机构传播和筹款能力较弱,但是业务能力很高,发展意愿强烈,也可以通过“优才支持”打通组织在业务、传播、筹款上关联,这样的组织也是应当考虑选择的。
除了资质筛选外,据A君介绍,他们考虑项目遴选还会结合公益组织的发展生态。他觉得,在当下公益组织发展生态中,往往一家机构从事的行业和议题决定了其资源分布。有一些话题很重要,但是它不在主流话语里,机构传播上相对谨慎,在筹款上也会受到限制,还有一些机构资源过度集中,在资助中也会平衡这种资源的流向。因此“优才计划”也有一个功能就是让专业人才进入组织战略层面,通过转化传播策略和组织品牌建设来推动机构发展。
总而言之,找到一个真正的合作伙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不是一个单向的考量和评定,而是一个双向互动成长的过程,资助者与被资助者要在项目合作中找到恰当的合作基础,有利于项目资源的有效使用和项目品牌的传播,这才是重中之重。这样的合作,才能让资源发挥更大的功效。
从“优才计划”谈资助
自2014年启动的“公益优才计划”,在媒体报道中是如此介绍的:“这是一个旨在解决公益机构专业人才缺乏问题的项目,入选公益优才的机构,敦和基金会提供10万的聘请专业人才的费用,连续支持2~3年,以此节约公益机构的运营成本,让他们能够引入专业人才,发展得更好。”
公益机构职业化和专业化近年来成为公益行业高调大谈的话题,引进企业人才为公益组织的发展助力也成为行业进步的“风标”,而在落实这些专业化、职业化项目发展的同时,更需要我们对公益行业不同领域有所深耕、加强了解,才能让公益资源得以优质配置。
回到公益圈经常讨论的资助关系话题。资助既是技术和资金,又不完全如此,它常常考验我们对资源的理解、认识和使用,也让我们通过资助看清行业的特点和实质。我们有多认清我们处于一个多么复杂、变化、动态的时代,我们就会有多清楚地意识到资助关系对行业的助益与损害。
当我们称赞一个有关工人文化的传播做得好的同时,也要敢于看到那些直指工人“经济权益”的机构是在多么谨慎地默默开展他们的工作;当我们觉得农村发展需要更多人了解时,也要能辨识农村社区的工作更应是向内动员组织和挖掘资源的过程,而他们在传播和筹款上的诉求究竟有多重要。“优才计划”作为公益组织发展的助力支持,在“择优”、“优化”的同时,更是要有辨识的能力和战略的支持,在“优”化于某个公益机构的同时,更应考虑整个公益行业。
(作者系公益从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