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发展观察”,详见文末。
参考文献:Subas Risal (2014) Mismatch between NGO services and beneficiaries" priorities: examining contextual realities, Development in Practice, 24:7, 883-896, DOI:10.1080/09614524.2014.950190
编译:石燕萍 编辑:洪佳琳
过去五十年,随着NGO数量的增多,NGO服务能否成功使得"弱势群体优先"这个议题被广泛讨论。而苏巴斯•黎萨(Subas Risal)的这篇文章探讨的就是尼泊尔的一个村民优先发展的状况,以及村民对于NGO服务与村民优先之间匹配度的看法。除此之外,这篇文章还强调NGO在实现发展活动时应理解情境真实性,这一点是相当重要的。而这篇文章也试图理解种姓、性别、族裔三者对Thecho村发展的影响,并收集村民们对此的看法。
调查背景
就单单在尼泊尔,这个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就有超过6000家注册的NGO。尽管如此,数量并不代表质量。当地复杂的以种姓、性别、族裔差异为生存准则的文化背景并没有被NGO所考虑。
实际上,尼泊尔主要是一个以种姓为基础划分的社会。依照印度教规定,人民由上到下的“等级”为:婆罗门(通常是祭司或智慧学识的哲人老师之类),刹帝利(统治者和武士),尼瓦尔(商人),首陀罗(贱民或不可接触者,即劳工阶层之类)。贱民在尼泊尔意味着穷人或受压迫者,以及“不净”之人,甚至和他们的接触都需要洒圣水。显然,尼泊尔的三个高阶层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和尼瓦尔)占有了大部分的财富和资源。另外,性别不平等常常可以从五个方面检视:教育、健康、经济、政治和社会。而占人口一半的尼泊尔妇女在这些方面则几乎全部被排除在外。
驻扎在尼泊尔的NGO采取了不同的行动方案去解决这些不平等,以减少贫困、加强教育、卫生、性别平等、增权、就业和基础设施。NGO组织常常被不加批判地认为是在政府失灵时提供另一种的解救方案,并且要获得“变革性”结果。但事实上,研究发现过去15年,尼泊尔以种姓、族裔、性别为基础的不平等并没有因为NGO的改变而改变。例如,木夏哈人(Musahars),印度种姓制度中的最低阶层之一,他们的识字率并没有提高,至今超过95%的人仍然是文盲。
而调查发现,造成困难的关键原因是由于从捐献者获得财物支持,因而NGO实际考虑的是迎合捐献者的需要,而非预定受益者的需要。因此,项目优先可能忽视了预定受益者的需要。
引:对于Thecho的介绍
Thecho位于加德满都山谷,离Mangal Bazar这个主要商业区约九公里。首先作为一个农村,再者是种姓和族裔的构成和语言使得它成为选择的原因。当地政府将一万到两万人口划分为直辖市。而按这样的划分,总人口数为7637的Thecho确定是农村。另外,尽管NGO和当地政府在当地建立了次级卫生站,但人们更愿意花钱去当地有保证的药店。同样,当地的小学、中学都是私立的,而且价格较公立学校高,通常都是提供给家庭较富有的孩子。而当地大部分是刹帝利这个种姓,其余则是较“低等”种姓。
研究方法
这个研究由数据调查和半结构式访谈构成,并且通过滚雪球的抽样方法抽取当地87位种姓背景不同的村民。由于这个研究希望探究最弱势群体的经验,因此低种姓的村民受访者约占了当中的60%,女性占其中的63%。而其中三名关键的受访对象则提供了关于NGO为当地发展服务情况的重要信息。如此一来,质性研究数据可起到大大支持量性数据的作用。
NGO的选择
根据关键的受访者提供的信息,当地NGO的职能分别是技能发展、卫生服务以及教育。同时,根据“必须在当地提供服务五年以上”和“村民间接或直接是该NGO的潜在受益者”为标准,选取了八间机构。这八间机构在地理位置上都很接近村民。另外,这些NGO的负责人大多数是较高种姓的人担任,这意味着他们更有权力去影响NGO活动的种类——是教育,技术发展还是卫生。
调查结果
调查问卷以下面两个问题为收集信息的基本来源:第一,你认为在村里,什么项目应该优先发展?第二,你认为这些项目是否与那八个NGO所提供的符合呢?而调查对象中只有50名事先对这八个机构有所了解,因而能完成两个问题的回答。
有趣的是,可以发现项目优先发展这个问题具有性别差异。男性把消除种姓或族裔差异作为最优先选项(女性把这项列为最后),而女性则把推动健康、卫生设施作为最优先选项(男性把这两项列为最后)。
在统计中发现对可饮用水的需求是最优先的项目。关于这点,其中一位调查对象是这样回应的,“在村里,水的供给一直是个大问题。国家的饮用水公司每隔一两个星期才提供水资源。有时我们得喝肮脏的河水。水是我们最为需要的东西。”
(图片来源百度)
而不出意料的是,低等种姓的调查对象把消除种族歧视作为重要优先项目,而高等种姓的调查对象则没有。其中一位低等种姓的受访者是这样说的,“村里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以种姓为基础的区别对待。有时候我们不被允许去喝公共的饮用水。甚至是连那些小的财务公司拒绝贷款给我们。我们面临的歧视大多来自于老村民们。我想他们是不希望打破这样的种姓制度。当然,我坚决认为这样的种姓制度应当被彻底消灭。”
无论是高等种姓还是低等种姓群体,他们对教育和医疗卫生的需求都没有很大差异。我们可以从其中一位调查对象的言论中可以看出他们不满的原因——“村里没有有效的医疗设施。尽管村里有一个卫生站,但卫生人员并不定时上班;尽管村里有一家诊所,但是那家诊所一个星期开一次。”至于在教育方面,低等种姓的调查对象都表现出希望孩子们能够接受更实惠的教育。在尼泊尔,大多数私立学校学费高昂。而公立学校虽然学费低,但是管理乱,办学质量差。
以上的数据显示,当地的NGO需要听取村民的不同需求,尤其是以种姓、族裔和性别基础的村民。
村民选择的优先项目是否与NGO的服务匹配
在调查中,受访者会被问到,“你认为NGO是否正在处理你认为的重要项目?”类似的问题。量性的数据显示,NGO并没有能够去解决相应的问题。并且这个问题具有性别差异,男性调查对象中有90%人认为NGO匹配度高,而女性则为74.3%。另外,在种姓歧视方面,绝大部分低等种姓受访者认为这并没有多大的改善,而其他三个高等种姓的受访者则不这么认为。低等种姓人群并不认为NGO在改善村里的发展做出什么贡献。在这方面,可以从其中一位低等种姓受访者的言论看出,“看那个池塘…...原本水是清澈干净的……现在是肮脏无比。它能够成为传染性疾病的源头。但是它一直这样,并没有人去清理。”但是,尼瓦尔(商人一类)却给予NGO较高的评价。他们有的从NGO获得资金,以维持公司的运转;有的人则从NGO那里参与妇女扫盲课程,提高自身文化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一位尼瓦尔调查对象为NGO服务和种姓歧视的原因提供了一个重要视角。她认为NGO项目之所以发生作用,那是熟练使用尼瓦尔语言的缘故。这样能够很好的解释为什么项目参与者大多数是来自尼瓦尔群体的。同样,社区凝聚力和联系网络也是尼瓦尔群体能够积极作回应的一项重要因素。而NGO的服务似乎也瞄准尼瓦尔群体。一位来自相邻社区的调查对象是这样说的,“尼瓦尔村的人总是可以分配到更多。就像他们为尼瓦尔村的孩子们提供巨额补贴,而其他村的孩子们则没有这个待遇。”尼瓦尔村从NGO和政府那里获得许多利益。另一位调查对象也指出,“如果有什么义诊医疗营的活动,那去的人肯定是尼瓦尔村的。甚至连志愿者也是,而他们也只找本村的人。”
以上的调查结果显示出了针对种族歧视,可以在以多种方式产生。掌握权力的一方常常可以为他们及他们自身的群体争取权益。另一方面,服务的提供建立在有语言优势的群体上,只能是暂时地解决当前问题,在长远看却会导致歧视问题的发生。这样看来,NGO的服务似乎让区别对待的问题更加明显。
结论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今,许多学术著作和发展机构都指出了NGO活动是具有价值性的。他们关注的焦点是NGO项目的成功或失败。当他们忽略了NGO的发展活动是在一个具体情境之下发生的。情境潜在地影响了较贫穷群体在NGO服务和参与中获得的利益。上面的研究结果也显示了情境的重要性。NGO在社区开展自身活动时,更加需要倾听来自不同群体的声音(尤其是族裔、种姓、性别的差异)。尼瓦尔群体显然受益于本地文化背景,而其他劣势群体变得更加无助。不仅是Thecho ,尼泊尔的其他村落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希望维护这样纯粹的种姓等级制度。那么,这样的权力结构显然是更符合高等种姓群体的利益了。
*发展观察出品内容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号:SocO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