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人人公益的时代,也是创新致胜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商学院校友的舞台不再局限于商场。他们在公益界照样可以叱咤风云,彰显其责任与担当。
日前,《公益时报》记者采访了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长江商学院、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EMBA等学院的校友。采访发现,钟情公益已成商学院校友的“时尚”选择。一些商学院将公益纳入了学分考核,还有商学院设立了专门奖项鼓励校友做公益。而“商学院校友”这个特殊的人群,也在以他们的方式为公益注入新的能量,比如以商业的管理运作模式来做公益。
案例1:捡回珍珠计划
仝雷来自辽宁北方建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2012级校友,当时他担任班级的公益委员。入学不久,他和同学们就开始探讨,如何让所有同学一起做公益。入学第二年,他和全班同学67人选定了“捡回珍珠计划”,定点捐助来自河北省石家庄市某高中的50名品学特优、家庭特困的学生,成立珍珠班,负担高中三年所需费用,包括学费、食、宿、服装、书籍等,并每月发给定额零用金。经过三年的资助帮扶,其中47人顺利考上大学。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校友探访河北珍珠班
案例2
史丽是中欧MBA2006级校友,曾在德国拜耳公司做过高管。她也曾是“捡回珍珠计划”的捐助者。2012年,史丽和她的另外两位中欧校友陈瑶、罗念慈共同发起创办了“杉树计划”。
“杉树计划”的公益理念为“向上生长,向善前行”,致力于教育助学(帮助贫困及少数民族地区失学儿童上学)和教育助成(提升贫困大学生职业发展能力和综合素质)。经过5年的发展,杉树计划已经从最初以大学生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公益项目,发展到今天的“杉树儿童班”、“杉树系统支教”、“杉树高中助学”以及“杉树大学助成”,并逐步成长为健康良性生长的教育生态系统。
仅2016年一年间,受到“杉树高中助学计划”资助的国家级贫困县高中学生达1403人,29个“杉树班”覆盖全国8个省24所高中;截止目前,“杉树大学助成计划”已经在全国43个城市设有分支机构,志愿者队伍将近2000人,其中中欧校友志愿者就有大约700多人,占比35%。这当中,有400名中欧校友担任着杉树大学助成计划的公益导师,惠及近200所高校,受益学生超过万余人。
史丽目前担任中欧校友爱心联盟秘书长。她说:“中欧本来就是世界一流的商学院,作为中欧校友也有义务去搭建一个平台,创造一种氛围,让企业家也好,让个人也好,去承担社会公共责任,能够把正能量的、爱的、善的东西传递出去,这也是我们中欧校友爱心联盟的创办发心。”
案例3:“光明行”
“光明行”公益项目始创于2006年,每年一次十天,深入老少边穷地区,为缺医少药的群众免费做白内障复明手术。发起人是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2004级EMBA校友张兴儒,他也是上海普陀中心医院副院长,著名的眼科专家。项目参与者除了上海眼科界专家和社会爱心人士,协作志愿者均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EAMB校友。2006年-2015年,这支爱心团队足迹遍及西藏、新疆、青海、内蒙古、甘肃等省区,免费义诊眼病16229例,手术1706例,复明率100%。
案例4:“长江公益善果枸杞项目”
这个项目致力于通过公平贸易价格收购甘肃瓜州银河长江新村枸杞,通过长江校友善购、电子商务平台向社会公众销售的方式,帮助当地贫困农民持续获得更好的经济收入,最终实现自主脱贫。2015和2016年,长江校友善购金额超过 334 万元,帮助银河长江新村销售枸杞数量逾 16700 公斤,558 名低保农户人均增收 863 元,年收入提高35%。如今,“长江公益善果枸杞项目”已经成为助力当地产业脱贫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案例5:“共铸中国心”公益基金
据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助理院长、校友部主任刘长艳介绍,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2000级EMBA校友刘京协助现任步长制药董事长的校友赵涛共同策划发起了“共铸中国心”公益基金。该机构成立至今,已组织专业医疗队伍、协同校友志愿者,先后对四川、宁夏、山东、内蒙古、西藏、青海、甘肃等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健康志愿服务,内容涵盖地方病调研、义诊巡诊、爱心捐赠、医疗培训、健康讲座、少儿先心病筛查及救助等,超过20万群众直接受益。
现实中很多商学院已是公益的提倡者和直接推动者。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于2008年设立了中欧EMBA善为奖,这是对EMBA毕业生和班级在校两年期间在公益和慈善事业中所作杰出贡献的最高认可。EMBA善为奖已连续评选了九年,获奖项目和个人总数超过50个。同时,学院还设立了EMBA公益奖学金,为致力于公益事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非营利组织高层管理者提供来中欧学习的机会。
在制度设计上,长江商学院首创了EMBA48小时公益学时制度,已有逾2500名学员参与各种公益实践,贡献义工实践超过12 万小时。长江公益项目平台也为校友提供深度参与公益的机会。
商学院校友做公益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EMBA校友、步长制药董事长赵涛于2013年跻身由《公益时报》主办的“第十届中国慈善榜”十大慈善家行列;中欧校友、京东CEO刘强东荣获2015年度“第十二届中国慈善榜”十大慈善家称号;长江商学院校友、腾讯公益慈善基金创始人陈一丹在“2016第十三届中国慈善榜”中获得“中国首善”称号。
长期观察和研究公益的朱睿这样总结商学院校友做公益的优势。她说,一是资源。不管是个人资源还是周围天然的资源,这都是他们最大的优势。特别是在财富支配方面,他们显然要比普通人更有主动性;优势二是经验。在商学院校友这个群体当中,很大一部分人都是从实践中打拼出来的,这些人积累了不少企业与资源之间的管理执行经验,如果他们能够把这套理论这套经验运用到解决社会问题上面来,这当然也是很宝贵的一种优势。
商学院校友怎样更好地做公益?朱睿说,一定要勇于尝试用商业模式做公益,让公益有质量,有效率,有成果。她建议校友们立足于当下已经相对成熟的公益项目进行深化,最好不要贪多求新。“特别是作为一个商学院的学生,如果你本身是一个企业家,首当其冲的责任就是担负起企业社会责任,利用本身的优势和岗位,去把你最擅长的事情做到位,就已经是最大的公益”。与此同时,她提出,如何把企业的社会责任转化成可持续发展的公益战略,更是值得每一位商学院校友深思的问题。
编辑:中国发展简报/唐利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