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的“XIN伙伴”,意味着获得一定的资金保障,绿色潇湘、自然之友等4家环保机构或可借此一跃,完成机构发展的质变。
4月初,政府环保部门官员、环保研究者及全国多家环保组织负责人云集杭州,共探长江流域水保护。这是一件令人振奋的事,人们似乎看到了环保类资助规模扩大的趋势,但在兴奋之余,有一丝关乎现实的隐忧———当前环保类社会组织的发展仍存在较大问题。
环保部水环境管理司司长张波在今年3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截至目前,全国22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共排查确认黑臭水体2082个,2016年全国地表水国控断面中,劣Ⅴ类水质断面占8.6%。环保部部长陈吉宁此前也表示,长江经济带生态环保形势“依然紧迫而复杂,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
环保类社会组织似乎大有可为。然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项目官员刘怡收集数据发现,全国的环保类基金会只有51家。恩派社会组织发展研究中心发布调研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环保公益组织数量为7881家。中华环保联合会去年发布的《环保民间组织现状调查报告》(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国环保民间组织共2768家,总人数22.4万人,处在“中下等发展水平”。
数千家环保类社会组织对应51家环保型基金会,可以窥见该类组织缺乏资金来源问题之一斑。在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王华看来,环境治理体系主体可以分为3类:政府、市场、社会。对应的有三大治理体系。其中“环境社会治理”体系指的是用社会治理方法,整合全社会力量搞好环境保护,化解由环境问题引起的社会矛盾。
如果说,市场调节手段在环境治理系统中已发挥一定作用,未来大有可期,那么,环境社会治理这条“腿”,目前还比较“短”。王华认为,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挑战有4点:认识不到位、法制不完善、社会组织薄弱及缺乏相应机构来推动。
“社会组织薄弱”体现在多个方面,资金短缺只是其中之一。《报告》列举了一系列的问题:对环保民间组织认识不到位、参与政策制定和社会监督的渠道不畅、环保民间组织的专业性不强、公众参与环保民间组织的活动还不普遍、参与国际民间环境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有待提高。
近年来国家在立法与政策方面的系列突破改善了环保组织发展的环境。比如新环保法出台为环保组织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环境治理提供了法律保障;慈善法的出台进一步降低了环保组织登记门槛,为后续发展提供了法律助力。今年3月,环保部与民政部联发《关于加强对环保社会组织引导发展和规范管理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健全环保社会组织有序参与环保事务的管理体制,基本建立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社会组织制度,基本形成与绿色发展战略相适应的定位准确、功能完善、充满活力、有序发展、诚信自律的环保社会组织发展格局。
形势催逼下,环保组织不断寻求突破。在互联网时代,创新的成本降低,一些机构逐步摸索出较为成熟的模式,通过资助与网络的加速,有可能突破旧有桎梏,发挥更大的作用。
环保机构绿色潇湘的“河流守望者”项目招募在地志愿者,通过定点日常环境检测、监督工业排污、推动环境执法等方式,推动流域的环境污染治理。比如,在其推动下,湖南省洞庭湖区的100多位本地渔民成立了江豚保护中心等生态保护机构,配合环保部门执法,在湖面上打击违法捕鱼行为。绿色潇湘为这些在地环保组织提供资金、技术、网络与能力方面的支持。
河流守望者在东洞庭湖上的流动江豚保护站。
绿色潇湘在各地发展河流守望者的过程中,湖南省将招募志愿者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反过来,河流守望者又与政府环保部门形成了良好的互动。这种局部的突破产生了新的联合经验,但毕竟作用有限。在宏观层面,政府应做哪些调整?将自己定位为“观察者”和“支持者”的刘怡建议,政府应成立专项基金用于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对环保类社会组织提供专业技能培训;同时,应尽快制定细则,落实公益慈善捐助的税收优惠政策;此外,应该建立政府和环保组织的对话机制,“不要等发现了问题才去解决。环保组织在一线,了解很多信息,可以提前和政府沟通”。
目前,绿色潇湘在湖南省62个县市发展了462位河流守望者。尽管其创始人刘盛表示项目初期艰难,“几乎是一个地方挨着一个地方去发展的”,但截至目前,在河流守望者项目形成规模后,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等资助方的适时介入为项目带来加速效应,今后有望建立长江流域的守望者网络。这一网络的作用毋庸置疑,绿色潇湘副秘书长孙成认为,“在面对环境保护议题的时候,我们会更加从容”。
从资助者角度来看,恰是因为有能力覆盖更大区域、模式具有可复制性的环保机构出现,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的资助模式出现了更多可能。“XIN伙伴计划”已不再满足于提升资助对象的专业能力,而是着眼于更重要的问题。该基金会理事长金建杭指出关键:“公益组织尤其是各地环保机构当前面临的重要发展瓶颈,不是缺少使命愿景及战略,而是缺乏对组织能力提升的持续性保障,我们将协助它们突破发展瓶颈、开展互助协作,应对宏大而复杂的环境议题。”
以创新资助模式知名的机构南都公益基金会,提出了一种新的视角:应重视公益行业基础设施建设施。什么是公益行业的“基础设施”?南都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彭艳妮说,它是指支撑公益行业有效运作的基础性环境,这种环境有助于公益行业中的所有组织开展工作并最终达成其使命。
公益行业的基础设施有十大功能:问责和自律、政策倡导和政府关系、财务中介、为资源方提供咨询顾问、网络与协会、人力资源发展和配置、教育、能力建设和技术支持、研究和知识管理、交流传播和信息扩散。
以合一绿学院为例,这是一家在行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作用体现于“能力建设和技术支持”方面的典型机构,一直通过资金资助、成长培训、信息平台来支持环境保护相关的草根组织及行动者,并开展相关行业案例和理论研究。同时,该机构承接的“成蹊计划”,通过资金池的运作,将资金分配到不同的NGO,起到了“财务中介”的作用。
目前,中国公益行业基础设施仍然薄弱,一些有潜力的创新性项目,在它发展的前期予以支持,很有可能帮助它在两三年或三四年间发展成为对行业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因此,中国的资助者们,或许应该考虑调整一下资金靶向,用更加长远的目光致力于丰富公益行业生态。
在刘怡看来,更多基金会可由操作型机构转变为资助型机构;在资助项目的同时资助环保类社会组织的能力建设;她特别强调,应该增加对环保类社会组织的人员经费类资助,“把资金全都用在项目上,这简直不可能,应该有更多基金会像南都公益基金会一样去资助”。
文图/人民政协报记者 顾磊 原标题:补齐环保组织发展的“短腿”
注:本文观点不代表南都公益基金会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