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以《慈善蓝皮书(2017)》中《2016年度中国基金会发展报告》的深度解读为契机,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与中国灵山公益慈善促进会联合举办主题为“一五一十,谈谈中国基金会新格局”的第二期“慈善蓝系列沙龙”,共有来自公益行业36家单位40余人参加,大家共议中国基金会发展中的新视角、新思路、新方法,探索中国慈善格局的改变与创新。
基金会中心网执行副理事长程刚和中国扶贫基金会执行副会长王行最分别作了《2016年度中国基金会发展概况》和《基金会是需要经营的》报告,一石激起千层浪,针对两份报告在座嘉宾纷纷建言,对“怎样度量基金会成长的成效?”、“基金会到底是干什么的?”、“基金会如何引领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等问题深度研讨,试图寻求基金会发展的未来之路。
多点实干,少点数据迷信
据《2016年度中国基金会发展概况》统计,截至2016年12月31日,全国范围内已经注册的基金会数量达5545家,比2015年同期的基金会数量增加了674家,年增长率为13.84%。其中,全国共有1565家公募基金会,占全国已注册基金会总数的28%;还有3980家非公募基金会,占全国已注册基金会总数的72%。截至2015年底,全国基金会净资产总量已超过1100亿,比2014年增长了12.97%,当年度捐赠收入总量已超过370亿元,公益支出总量超过310亿元。
从数据上看,我国基金会发展总体形势喜人,呈良性发展势头。几个突出的特征也不容忽视。程刚总结道:“一是,基金会发展两极分化比较严重,中小型基金会(净资产小于3000万元)占比76%,平均资产670万元;二是,基金会平台化发展效果显著,比如南都基金会的好公益平台、爱佑慈善基金会的爱佑系列项目,这些对基金会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是,基金会发展出现了一些热点,比如市县级基金会数量增加、富人慈善渐成风尚、中间型组织逐步发展,研究智库型组织开始活跃等等。”
然而,数据的“喜人”就能切实证明我国基金会的发展状态吗?《公益时报》副总编张木兰对此提出了质疑:“到底基金会发展是快还是慢?我认为短期内发展是受阻的。虽然我们看到一年的项目有两万多个,但真正的被大众知晓的、活跃的并不多,甚至连百分之一都不到,同样,这5000多家基金会,真正活跃的也不到100家。”所以,以什么样的标准评判基金会的发展成效成为一个讨论的热点,以数量?筹款额?还是以机构的透明度?或者活跃度?这些都是值得在发展中继续研讨的话题。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贾西津也指出,在现有的基金会中,资助型的基金会太少:“非资助型的基金会严格意义上不是基金会,可以看到它和一个提供服务的公益组织没有区别。真正的基金会就应该是去给钱的,这是它在分工上的特定职责。就像银行一样,它有特定的金融功能,而不是自己去做实物产品,这样才形成分工、生态链。”
多点跨界,少点自说自话
此外,各基金会往往只关注自身发展,对于同行与整个行业并不是很关心这一现象也被与会者一针见血地指出。张木兰说:“我曾经去一家基金会采访,在同一栋办公楼还驻有另外几家基金会,但令人惊诧的是这些基金会对于楼上楼下别人基金会的项目都毫无所知,很难想象对自身行业没有全局认识的基金会怎样发展自己?”
有人说,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公益的格局。百度公益基金会秘书长郭力非常认同这一观点:“我们公益同行们别再闷头开会研讨了,大家应该多向周围看看,能否多想想别的行业对公益的发展有什么启发,我们对于跨界实在是研究得太少。这可能是将来发展的掣肘。”对于跨界发展,张木兰举例说:“像轻松筹、99公益日这些创新的想法从来不是从行业内生发的,都是向外行学来的。也许我们可以更加虚心地学习更多。”
在基金会经营方面,中国扶贫基金会执行副会长王行最也提出了跨界的概念。“基金会需要经营,也是可以经营的。这个经营不是挣钱的概念,而是用较少的人力获得较大的产出。”王行最说。在机构层面的经营,中国扶贫基金会成立了专门的投资团队,“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将资金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三部分,采取不同的理财方式,优化投资收益。
中国扶贫基金会的实践让在座基金会代表眼前一亮,贾西津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机构在运营投资时,资金运营范围与商业投资有什么不同?它的边界在哪里?在投资方式上,是仅仅为了保值增值?还是投资的领域必须与机构的宗旨有关?这些思考也引起与会者的热烈讨论。
多点专业服务,少点眼前利益
2017年,《慈善法》实施即将满一年,整个公益行业充满诸多挑战。基金会作为公益生态链的上游,它的理念、价值观、战略方向,尤其是资金导向对整个公益事业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作为社会组织的中坚力量,基金会如何引领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如何在新格局中找准自己的行业定位,肩负起作为社会组织的社会使命?
“现在普遍的问题是有太多的机构将重点放在‘钱’上,大家成天想的是如何筹款,如何运营项目,极少在关注基金会到底是干嘛的?忘了大家在一起的出发点。我们社会组织面对的是问题,提供的是方法,背后是使命和坚持。记得初心的人越来越少。”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执行理事长兼秘书长陈越光在工作中差不多有三分之一的时间用来接待前来申请资助的人,他发现很少有人会介绍自己的项目究竟为了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姜莹是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副秘书长,主管筹资,她说机构很多邀约她举办讲座,都是关于筹资方面,最多的时候一周有两场这样的讲座,“似乎从何弄来钱成为公益机构最大的问题。”姜莹说。
基金会的本质是什么?这是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陶传进抛给与会者的问题:“基金会的本质是善吗?不是,是专业化的服务。”这种专业不再体现在自上而下的公共管理中,而是机构们是不是有解决问题的本事。
中国扶贫基金会执行副会长王行最向与会者介绍了扶贫基金的“雪山村”项目,如何将雅安地震后一片废墟的雪山村,变为青瓦黄墙的川西特色民居雪山人家,如何通过高端民宿的形式振兴了雪山村的旅游业。王行最总结,这归功于基金会经营的专业性:“专业性会带来成效,进而提高机构的形象力。这些要素是相辅相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