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CE2017年度国际环境与气候十大新闻
编者按:国际中国环境基金会(IFCE)通过回顾2017年全球范围内发生的诸多重大环境事件和相关新闻,通过衡量和参考其中的影响和意义,列出了以下十条2017年度最重要的环境与气候相关新闻。
1.地球目前最深海沟发现严重污染:人类污染已达"最偏远角落"
科学家在目前整个地球的最深点,马里亚纳海沟(11095米)中发现了极为严重的污染现象。今年年初英国阿伯丁大学研究人员艾伦·贾米森及其同事发现,生活在海平面以下10000米的端足目甲壳动物,所含的污染物水平和骏河湾十分接近。而骏河湾正是西北太平洋污染最严重的工业区之一。研究指出,在远离工业区、彼此间隔近7000千米且超过10千米深的海沟中发现了如此之高的污染水平,表明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已能到达地球的“最偏远角落”。
2. 震动全球 川普宣布退出巴黎气候协定
美国总统川普6月1日表示,为了实践竞选承诺及履行保护美国及人民的严肃职责,宣布退出《巴黎协定》。这一宣布影响巨大,震动全球。川普说,他会通过谈判,协商再加入巴黎协定的条件,或是一个全新交易,条件是必须对美国及其商业、劳工、人民、纳税人有利的协议。在退出前,所有和美国在巴黎协定自愿承诺的措施,都将停止执行。他表示:“巴黎协定将使美国损失利益,并让其它国家如中国及印度获益”,他说,“这是将美国利益重新分配给其它国家的协定,使美国处于不利竞争地位。这样的事情,只要我在位一天,就不容许它的发生,对不起了。” 这一决定给全球气候治理进程带来不确定性,世界舆论对此纷纷表示批评和遗憾。各方也强调,美国此举不会终结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合作。
3. 印度空气污染赶超中国,每年110万人死亡
今年二月,波士顿的空气污染健康影响研究机构——健康效应研究所(Health Effects Institute)和西雅图的人口健康研究中心——卫生统计评估研究所(Institute for Health Metrics and Evaluation)发布的一项新的全球空气污染研究显示,印度的空气污染正在迅速恶化,每年导致约110万人提早死亡,近年来,危险空气颗粒PM2.5在中国引起的过早死亡人数整体上已经稳定下来,但在印度却出现了急剧上升。从1990年至2015年间,颗粒物在印度导致的过早死亡人数增加了近50%。印度现在正在超越中国,成为世界上最致命的空气污染大国。
4. 美国加州史上最大野火肆虐,经济损失惨重
从12月4号从美国南加州文图拉县开始延烧的“托马斯山火”(Thomas Fire)已成为美国加州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野火。这场大火已经殃及了27.34万英亩或427平方英里的土地,比2003年的加州森林大火创出的27.3246万英亩纪录还要略高一点。大火使得超过1千多座建筑被摧毁,包括文图拉县的移动住所和中产阶级社区,以及在圣巴巴拉县价值数百万美元的高档住宅。另外,据文图拉县农业部的官员表示,火灾摧毁了当地的农场和牛油果种植地。而且由于放牧地被烧毁,对当地的畜牧业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5. 华北渗坑污染触目惊心
4月19日,重庆两江志愿服务发展中心发布消息称在天津和河北省境内发现多处工业污水渗坑;其中在天津静海区西翟庄镇佟家庄村发现的渗坑面积达150,000平方米,河北省廊坊市大城县南赵扶镇污染面积约30,000平方米,废水呈銹红色、酸性,由于存放时间长,已大量渗出。华北污水渗坑引起了环保部和相关地方的高度重视,环保部相关负责人认为,渗坑污染至少涉及两方面违法:用渗坑渗井等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污;非法排放危险废物。天津静海区对污水渗坑周边9家企业进行排查,目前正在全面治理当中。
6. 世卫组织:全球近20亿人喝污染水
4月13日, 世卫组织公共卫生、环境和健康部门主管玛丽亚·内拉表示,全球近20亿人被迫喝着受粪便污染的水,面临感染霍乱、痢疾、伤寒、脊髓灰质炎等疾病的风险。“受污染的饮用水估计每年造成50多万人因腹泻死亡,而且是多种被忽视的热带病的主要成因,其中包括肠道蠕虫、血吸虫病和沙眼。”世卫组织当天发布“联合国水机制”2017年全球环境卫生和饮用水分析评估报告,对各国过去3年平均增加4.9%的财政预算用于改善水、环境和个人卫生状况表示欢迎。报告同时指出,80%的国家表示,仅靠自身无法提供充足资金实现本国在这方面设定的目标,尤其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并不总能持续提供安全、可靠的服务。大部分国家需要在饮用水卫生方面大幅增加投入。
7. 美年度气候报告:去年温度创新高地球变暖未减缓
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于8月10日发布的年度国家气候报告指出,2016年地球创下多项纪录,包括是最热、海平面最高、排放最多吸热气体的一年。这些前年刚刷新纪录的指标去年又继续攀高,显示地球逐渐变暖的趋势没有减缓的迹象。这份由全球近500名科学家合著的报告强调,人类持续依赖石油能源,前所未有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污染大气层,导致地球无法散热。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甲烷和一氧化二氮的排放量都创新高。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达到402.9ppm,是现代有记录以来首次突破400ppm。并且,平均海平面在去年达到历来最高水平,比1993年高出约82毫米。
8. 多国竞相淘汰汽油和柴油车,并提出禁售时间表
中国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9月9日在天津举行的2017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发表演讲时透露,中国政府已经开始研究制定传统燃油汽车停产停售的时间表。在中国之前,印度、挪威、法国和英国已经宣布,将逐渐淘汰燃油车,以更加清洁的电动或混合动力汽车取代。挪威设定的最后期限是2025年、印度是2030年,英国和法国都是2040年。
全联车商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总裁曹鹤表示,参照几个欧洲国家的时间表,中国禁售燃油车的时间肯定要比西方国家晚10年到20年,起码要到2040年后。目前为止,至少还有8个国家已经为电动汽车制定了销售目标。他们是:奥地利、丹麦、爱尔兰、日本、荷兰、葡萄牙、韩国和西班牙。美国虽然还没有一项联邦政策,但至少有8个州已设定了相关目标。
9. 专家确认中国大面积雾霾主因,地方开始治理有色烟羽
2017年年初位于华盛顿的“国际中国环境基金会(IFCE)” 总裁何平博士发文指出湿法脱硫是导致中国大面积雾霾的主要原因,引起广泛关注, 随后不少学者和研究人员进行了调查和论证,从不同角度确认了IFCE 专家的观点。9月 24日, 《科学与管理》发表山东科学院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周勇研究员长期跟踪研究的成果,从基于PM2.5大数据、霾和雾天数的历史气象数据和实验数据,以无可争辩的数据和事实确认了湿法脱硫水汽(低温湿烟汽)排放污染是2013年雾霾大爆发的唯一原因和到现在为止中国大面积雾霾久治不愈的主要原因。浙江,上海和天津相继颁发地方环保条例,对湿法脱硫造成的“有色烟羽”进行治理。
10. 波恩气候变化大会:中国成关键词
第23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11月6日-17日在德国波恩举行。中国代表团围绕本次大会重点议题共准备了5份提案;中国的深圳将很快成为全球首个拥有100%纯电动公交车队的城市,内蒙古首个万吨级秸秆生物质综合循环利用项目开始运行,重庆市今年1到8月生活垃圾“碳减排”总量同比减少1.42%;中国到2020年投入超过3600亿美元发展替代能源,非化石能源比例达到15%。《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执行秘书长埃斯皮诺萨称赞中国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引领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