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创新家的趋势
文|汤敏
如商业领域讲“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一样,如果哪天社会领域也能出现“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社会土壤和可持续模式,我相信再多的社会问题也就不再是问题。当然目前离这样局面还非常远,我愿意用市场经济发展的阶段来类比民间公益、社会创新,眼下的社会创新阶段,应该类同于80年代市场经济萌芽阶段,民间公益、社会创新、社会公益都才刚刚开始。
上世纪80年代,第一批以官办为主的公益慈善基金会,拉开了社会公益的帷幕。2008年汶川地震被大家称为社会参与公益的启蒙元年,这一阶段一批代表性的企业家、名人慈善基金会发展起来,再一次壮大了公益慈善力量。尽管我们今天仍能看到这两股力量的巨大声名和作用,但公益慈善这一事业的门槛依旧局限在了官方和企业家、名人等精英群体。“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社会改良路径仍在积蓄力量。
我愿意把2015年当作民间公益创新创业的启蒙元年,腾讯“99公益日”掀起的互联网模式,让有意做公益的普通人看到了互联网模式的可能性,但一次性筹款和平台寄生性仍旧无法解决民间公益的可持续难题。
另外,社会企业概念和模式也为社会创新在公益与商业之间松绑,放掉道德的自我绑架,争取走出一条可持续的民间公益创新创业之路。社会企业一方面要背负创造高社会价值、低商业回报的成本中心,另一方面又要面对商业企业依托资本优势和利润最大化商业模式对盈利中心的快速挤占。社会企业也像一个美好的童话,仍处于绘制的初期,好在有理想主义的巨大牵引力,让看到依稀光芒的排头兵们仍坚定探索。
时至今日,我愿意相信民间公益创新创业由启蒙走到了一条渐渐宽阔的小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趋势:
(1)民间社会创新智库的可持续模式
过去一听智库,总有些望而生畏的距离感,比如科技智库、学术智库理应由一批大学者、大科学家组成。一群几乎没有科班经历的民间公益创新创业者,何来勇气和实力谈智库?经过这些年的探索和观察,我们欣喜地发现,社会创新的源泉来自对基层群众社会问题的深度体察和共同研发,这一点恰是民间公益团队最明显的优势,这也吻合农村“包产到户”的社会创新是由小岗村一群大字不识几个的农民首创并推广的。
民间公益创新创业者要有勇气去和群众一起总结这些创新模式,变成经验和智库,向政府参政议政,每一领域的民间公益组织都有责任,也有优势站在自下而上的角度找到社会创新的解决方案,一旦形成体系被政府采纳,其创造的社会价值是不可估量的,该组织的可持续模式也自然不成问题。
(2)民间公益组织互联网创新创业可持续模式
我一直比较较这个真,公益组织一定不只是互联网工具的使用者、寄生者,更应该成为互联网工具的创造者。互联网为不少商业帝国创造了巨额的财富,它理应可以为公益组织的社会创新创造巨大的社会价值,不然互联网又是一只潘多拉的盒子,一朵美丽的罂粟花。并且指望商业背景的机构来为公益创新打造互联网产品,这就好比把羊的幸福指望给狼,吃不吃你是看心情。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有它们的交集,更有它们深度的差异,在价值观的高级形态,可以说是水火不容,深层次的公益创新是需要打破这样依赖的惰性和性情的幼稚。
在我看来,不论哪个领域的公益都是自带流量和IP基础的,如果公益行业的资源整合起来,善的流量总和是应该成为一个有别于电商、社交等实用需求层次的入口,这也符合人人向善、日行一善的社会向往的,同时也可能是破解互联网世俗化、互联网重商化的良方,让科技真正回归和服务人文,而不是绑架人文。
或许有人会说,以目前商业的巨大技术和资本实力,抄袭、收购或者打压这样的公益互联网产品,是轻而易举的事。这个地方解释起来有点力不从心,语焉不详。以权相交,权倾则弃;以利相交,利尽则散;唯有以义相交,方能成其久远。
所以,我是特别建议广大公益创新创业者们勇于尝试研发互联网产品,并且呼吁更多给商业互联网做了很多年“马仔”和“创富工具”的互联网精英,来和公益创新创业者们一道感受下公益互联网的魅力,人间正道是沧桑,名利场的过眼云烟或许浪费了你们太多青春。
(3)遍地开花的社区类社会企业的可持续模式
之所以社会企业称之为以社会价值为目的的企业化经营模式,我想就不能把服务高消费群体的养老、助残等企业模式称为社会企业,它们更多是一门以物易物的生意,甚至是趋利目的的生意。社会企业的基本立场应该坚守在为弱势群体、底层群众为目标客户,提供物美价廉的社会服务。这样的模式和案例越来越多,也正在呈现出爆炸性增长的趋势。
谈上面趋势,仅从我有限的经历和体会说起,抛砖引玉,诚惶诚恐,珍惜引来的讨论和批评。
作者简介:汤敏,古村之友创始人/理事长、新乡贤工程发起人,古村落志愿组织领域乃至互联网公益领域的先锋带头人,推动各地方出台相关古村保护活化的政策法案。研发新乡贤工程、乡土文化伦理基础设施、乡村善治、村村有慈善等思想与模式成为乡土文化振兴的先锋力量。他曾荣获“ 2015年中国慈展览会社会创新大赛金奖”、“深圳市创意设计七彩奖特别贡献奖”等多项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