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志愿服务的最大获益者?
其实最大的获益者是自我,通过帮助天下而让自己走进天下。志愿服务不是一种行动,而是一种需求。
近二十年尤其是最近这十来年,伴随着我国社会发生的深刻变革,我们的志愿服务也得以迅猛发展。可以这样说,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暗合了这个社会由效率优先向公平优先的转化。这是一件好事。
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这也是一件好事。
提起志愿服务,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奉献”,这没错。但如果将它理解成一种单向给予的概念,“帮助别人”,就有点儿问题了。要知道,志愿精神中还包括“互助”的含义。在我看来,志愿行为首先是在帮助自己、提升自己,是为了满足志愿者自己的需求。人不是简单的动物,吃饱喝足就行,而是有着不同层次的需求和提升。在大多数都吃饱穿暖,不再为生存问题担忧的时候,帮助别人、提升自己、完善自己,拥有一个和谐温馨的人际环境和社会环境就成了许多人的内心的需求。
有一次,我在参与一次志愿服务活动中,有人问我,你为什么愿意辛辛苦苦做这件事,搭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我坦诚地告诉他,人到中年,最大的奢侈是平静。当我用大量时间做这方面的工作,我的内心更容易平静。做完志愿服务,我可以心安理得地在家里听听音乐、喝喝茶,我觉得工夫没有白搭。志愿者首先是为自己,这是实话。只是这种“为自己”,是心灵更高层面需求的提升。
北京有一位老大姐现在快七十岁了,叫孙洵,她干好事已有四五十年了。她走不出屋子,患了重症肌无力,医生宣判她二十几岁就要离开这个世界,但是她却一直活到现在。几十年来,她通过做节目帮助别人,有这方面困扰的人经常来到她房间里聚会。因为她天天想着帮助别人而不是每天纠结于自己的病,心情放松了、愉快了,疼痛反而在减弱,而且现在活到了快七十岁,创造了人类医学史上的奇迹。孙洵的故事不正应了“送人玫瑰手有余香”这句老话吗?
我还采访过一个编剧,他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电视人。后来由于出了车祸,被人家给撞得坐在轮椅上生活。原本前途大好的事业被残忍地画上了句号。他说的一句话令人难忘。他说:“我也曾经埋怨别人,怨恨肇事者,但是突然有一天我豁然开朗,当我在抱怨的时候世界越变越小,只剩下了我自己,终于有一天当我原谅了肇事者,我发现我可以原谅更多的人,可以包容更多的人,心胸逐渐打开,我走出了自己的房间。”
2005年,我做过一档《岩松看台湾》的节目。其间,我发现台湾的人间佛教搞得非常好。他们虽然叫佛教,寺庙里却没有香火气,也不是到那儿就跪下磕头,而是大量地以志工的方式存在于这个社会当中。慈济的证严上人跟我说过一句话,她说:“我要求慈济的所有志工们一定要对被帮助的人说谢谢。这就是志愿与自我之间的关系。”因为志工在帮助别人的时候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体会到了幸福,要感恩,对不对?
志愿者也是得到者,甚至是更大的得到者,所以应该有一种感恩。志愿者要意识到自己很幸运,我还可以去帮助别人,我得到一种愉悦,我去的时候可能心情很不舒畅,但在帮助完别人的时候我的心结打开了,这是一个自我拯救的过程,我怎么可能不对被帮助的人说声谢谢呢?我要感恩,他居然还允许我帮助他,他提供了我能帮助他的可能。《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无私为大私”。正是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自己得到了最多,也正是在利他的行动中,我们一点一点找到自己。
志愿服务首先是对自我的一种提升,也是让自我得到拯救的一种方式。我见过很多人,当他沉迷在自我的领域里走不出去的时候,抑郁悲观,但是当他把心打开,开始帮助别人、走向社会的时候,最后他自己得以拯救。请问谁是志愿服务的最大获益者?其实最大的获益者是自我,通过帮助天下而让自己走进天下。
归根到底,志愿服务不是一种行动,而是一种需求。参与志愿服务的人,除了有能力有时间外,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内心有需求,更明白“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