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猫成痴的 NGO 工作者:
阿北,我最近看到一则新闻,标题是:「动物园呼吁『不要的宠物捐出来喂猛兽』」,内容写说丹麦有 2 间动物园集体呼吁民众将即将被人道毁灭的家宠动物捐出来,给园方喂食凶禽猛兽。
作为一个爱猫人士,家中也有饲养猫咪的我,听起来真是觉得很荒谬!这种人为安排、并非大自然本质上发生的弱肉强食,真的合宜吗?我应该怎么想这件事情?
为困境设想出路的褚阿北:
这新闻看来动物园已经澄清了啊,你干嘛没事拿假新闻出来危言耸听啦!不过转念一想),这不代表这个困境就不真实,或不值得讨论,所以我们还是来想一下吧!
许多选择成为 NGO 工作者的人,比起其他行业的人,总是有更多的精神洁癖,或是更高的道德标准,想要「做对的事、把对的事做好」,所以虽然这个问题跟 NGO 的专业没有直接关系,但是我可以看得出来中间的连结性。
但是我们必须先区分,这里面对的其实是 2 个不同的问题,第 1 个问题是:喂猛兽吃活的动物,是不是很残忍?第 2 个问题是:被人类作为宠物豢养的动物(无论结局是否被弃养),是不是比大自然里同物种的野生动物,或是牧场里豢养作为食物用途的家畜,有着更高尚的地位?
喂猛兽吃活的动物很残忍吗?
恕我直言,你的问题有歧视狮子的嫌疑。
「难道狮子、老虎,不能跟猫狗一样喂饲料吗?」你可能会这么说。
听起来很有道理,因为早从 10 年前,日本最大的便利超商 7-11 就宣布,将把东京地区近千家店面,每天所卖剩将近 200 吨的便当和熟菜等食品,加工再利用,制作成家畜和家禽的饲料。对于一个重视「剩食」处理的环保人士来说,这似乎是一个完美的解套方法?
但是我必须说,这是伪善的。
举凡肉食动物,无论喂养的对象是动物园里的狮子、水族箱里的红龙鱼,还是人类的小孩,都同样会有残忍的道德疑虑。
拿我们人类来说,只要不是素食者,我们从来不会听到有母亲因为觉得动物为了自己的小孩而死太残忍,就决定让孩子从断奶开始,一辈子只吃剩食制作而成的饲料。
我有一个饲养「六角恐龙」作为宠物的朋友,他的六角不愿意吃市售的饲料,所以只好买朱文锦来喂食,但因为六角的移动速度有点慢,所以他必须把朱文锦的尾巴先剪掉,让朱文锦无法游泳,方便六角捕食。
其实养六角的爱好者都知道,这还不算最残忍的。如果喂溪虾,必须先把两只尖锐的额角剪掉,方便食用,如果喂泥鳅,还必须将活生生的泥鳅先摔晕,抹盐巴使其奄奄一息,或是从头后部剪一刀让它瘫痪。
俗称「六角恐龙」的墨西哥钝口螈是水栖型的两栖类。
狮子在动物园需要被喂食,即使非洲大草原的野生动物园里面的狮子,就算需要猎食,其实也需要人类的安排,这是为什么野生动物园里面总是有为数众多的黑斑铃(impala),被工作人员戏称为「非洲草原的麦当劳」,因为狮子、老虎等猛兽,只要饿上一天 24 小时,都可以去捕一只黑斑铃来打打牙祭,这也为付出高额代价来看大自然弱肉强食的观光客们,日复一日上演值回票价的精彩猎食秀。
食肉这件事, 随着素食者数量的快速增加,已经成为一个道德难题,动物权益保护运动在过去 10、20 年间,也从非主流的边缘运动,迅速跻身主流文化。但是我们不能忽略一个事实,人类确实是杂食动物,这一直是普遍共识。人类已经吃了几万年的肉,即便历史上一直都有人反对吃肉,但是吃肉这件事并没有对人类整体带来太多道德痛苦,不论屠宰、肉食在精神上与道德上会造成什么两难问题,人类的各种文化传统(从屠宰仪式到餐前祷告等),都已经妥善面对这些两难,轮不到我们现在重新再翻出来从头讨论一遍。
这是为什么《杂食者的两难》作者麦可.波伦(Michael Pollan),决定跟着世界上顶尖的动物权益哲学家,追踪纪录一头牛从牧场到餐桌的过程,就像他在书中说的──
肉品产业界非常清楚,如果越多人知道屠宰场中发生了什么事,人们吃的肉就会越少。这不是因为屠宰必然是残酷的,而是我们都不想记起来肉究竟是什么,或是肉在端上我们的餐桌前有过什么遭遇。
这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可以接受看起来纯洁的饲料,或是超市冷冻库真空包装的加工肉品,因为我们不需要去想着肉当然必须来自活的动物。但我们必须知道,吃「活的动物」,跟吃「为了要被吃而被预先杀死的动物」,本质上是没有差别的。我甚至会说,将「动物因为被吃而死」这件事放入我们的视线当中,是有好处的,因为这会帮助我们学会面对真实。
脸书创办人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数年前就因为受到硅谷出名的环保厨师朋友洁西酷儿(Jesse Cool)的鼓励,决定如果要吃肉,就得自己动手,否则不吃任何肉类,包括水产海鲜。亲手宰杀自己吃的食物,让祖克伯学会珍惜与感谢动物,思考如何在屠宰过程当中,将动物的痛苦减少到最低限度,同时应该要充分利用动物身上所有的部分,可以吃的就吃,可以用的就用。除了皮毛、骨肉、内脏、蹄甲爪角和所有器官,当然也包括血液,如此才不会让动物的死,变得像工厂制造的制式商品一样过于廉价。
所以,有趣的是,想得越深入,就会发现亲自面对「喂猛兽吃活的动物」这件事不见得是残忍的,反而可能是仁慈的。
你有物种歧视吗?
至于第 2 个问题,被人类作为宠物拿来豢养的动物(无论结局是否被弃养),是不是比大自然里同物种的野生动物,或是牧场豢养作为食物用途的家畜,有着更高尚的地位?这是属于哲学上「物种歧视」的哲学问题。
18 世纪著名的效益主义哲学家杰里米・边沁(Jeremy Behtham)提出所谓的「边缘案例论证」(argument from marginal cases)(注),试着想一想,婴儿、严重智力障碍者与精神错乱者,虽然他们的心智能力比不上黑猩猩,但我们在需要做决定的时候,却会牺牲黑猩猩,而不会牺牲心智能力比较低的人类。
所以,我们排除黑猩猩的依据又是什么?
很幸运的,我们不需要在婴儿与猩猩之间做出选择,而是要在是否应该将弃养的动物喂给人类豢养的猛兽之间做出选择。所以这第 2 个问题,我想留给你作为这个星期的家庭作业。
注解:
运用人类与动物之间的「相似性」(similarity),进而说明动物与人类之间的许多特质当中所具有的共同之处。资料来源:社团法人台湾动物平权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