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公益行业,赋能社中层管理者训练营导师马博应该算个“外人”,作为一名咨询顾问和培训讲师,马老师每年接触近百家各种类型的企业,包括大家耳熟能祥的华为、各大银行、BAT等企业,看过了商业的野蛮生长与残酷拼杀,当有机会与公益行业深度接触时,马老师为我们带来很多全新的体验和思考。
马老师与公益行业结缘是2016年,当时在爱佑的邀请下,与赋能社共同开发和执行中层管理者训练营。近两年来,有近100家公益机构的伙伴参与了赋能社中层管理者训练营,马老师和很多公益伙伴进行了深入交流,同时也拜访了数家小伙伴的机构,对公益行业从一个完全的“外人”变成了半个“内人”。
赋能社中层管理者训练营导师 马博
这两年来,我从一名商业顾问的视角观察了很多公益机构的发展和成长,也与很多公益行业的伙伴们成为了朋友,可以说每次与公益伙伴们的深度接触对我都是一次很好的洗礼,也愈发让我对这个行业和行业的从业者充满了敬意。从我的角度观察,公益行业的从业者拥有非常明显的优点,大家的情怀与执着、勤奋与执行力,以及更主动的学习心态都是很优秀的品质,这些特点在我接触过的诸多公益组织中都很突出,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大家的组织在运营中面对了诸多困难却依然能够不断前行的基础。但同时,我也看到了大家在创业、经营机构过程中的一些典型的痛点,今天,想基于我的思考和大家分享我们容易陷入的3个坑:
第一坑:你会“翻译”你的事情么?
我经常碰到这样的场景,一个小伙伴热情洋溢的向我介绍他的公益项目,从成立到现在、从服务到救助对象,每次虽然都很受触动,但对他做的事情我却“似懂非懂”。本以为这是特例,但在接触越多小伙伴的过程中,我发现这可能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似乎我们之间少了一个“翻译”,能将他所做的事情通过我更明白的语言传递给我。
如何让别人听得懂你做的事情,从商业的角度叫品牌传播,能否快速的“翻译”你的产品和服务让别人记住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而我们还是更习惯站在自己的角度来介绍业务,公益本身是一件认知天花板比较高的事情,想让普通人理解我们做的事情,我们就必须站在普通人的角度去思考。如何能快速的理解我们所做的事情,纵观商业史,你会发现一个传播力度强的品牌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会翻译它的产品和服务,让人耳熟能详,甚至能口语化传播。比如“怕上火喝王老吉”、“困了累了喝红牛”这些都是用“最简单的常识+产品”的传播模型让普通人能快速理解,至于红牛和凉茶的复杂成分,普通消费者是没兴趣也没必要了解的,能不能放弃那些复杂的“业内语言”,用“老百姓的语言”把你的产品或服务传播出去,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在这里给大家提出一些我个人的建议。一个人,假如说他把自己局限在一个自我意识始终很舒服的境况里,把自己封闭在很狭窄的知识门类或专业当中,是很成问题的。不管你是否乐于接受,那种偏安于知识的一隅而孤芳自赏的时代,已经彻底结束了。如果没有来自外部的刺激,所谓内部的真实性其实是很值得怀疑的。
而让别人建立新认知的最好方法,是链接旧认知,也就是说我们要学会用别人的语言去介绍你的产品和服务,例如“常识+产品”就是链接旧认知的最好方式,将你的产品和服务链接到一个大家熟悉的语言上。比如“我们是公益行业的腾讯”、“我们做的是面相自闭症儿童的新东方学校”(以上这两条仅为举例,不当之处或不专业之处还请见谅),不管这样的形容是不是百分之百准确,重要的是能让别人对我们有印象和概念。传播的关键并不是你说了什么,而是别人记住了什么。
因为篇幅的关系,没法展开这部分的太多内容,在此我非常推荐大家去阅读《定位》这本著作,去了解如何站在”老百姓“的角度去传播你的理念。很多朋友总说相交满天下,知己无几人,但我却觉得不是别人不理解我们,而是我们没给别人机会去了解我们,而这个机会就是对你所做的事情的有效“翻译”。品牌和理念传播绝不是找到一个品牌总监或专业人士就能帮助我们解决的事情,这应该是从创始人到机构每一个人都该具备的思维意识。
第二坑:你有客户感么?
我想首先请你设想这样一个场景,如果你去银行,你碰到了两个银行的工作人员,一个人向你详细的介绍银行拥有什么产品,它们的组合和构成以及这个产品取得的成绩;另一名工作人员是询问你的情况,然后告诉你我可以帮助你提升现有资金的收益率,也就是帮我们多赚钱。你更愿意和谁沟通呢?
我想大多数人会选择后者,他们之间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呢?我认为最核心的区别就在于有没有“客户感”。
在商业领域,拥有一条所有企业都必须遵循的真理,叫“以客户为中心”。就算巨无霸级的企业,像国家电网等,这些年也必须开始迎合客户的需求,拍客户们的“马屁”了。客户能否认可你的产品和服务,是你能否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基础,而客户之所以会购买你的产品和服务,最重要的不是你是什么或有什么,而是你能帮客户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这条看似简单的真理却往往容易被忽略。我们会习惯性地告诉别人我是谁、我在做什么,却很少告诉我们的客户,我能帮你做什么。
当然,在这里我要解释一下,公益行业比较特殊,我们的客户和用户其实往往是分开的,我这里所指的客户并不是我们的直接救助/服务对象,而是指我们的资源提供方,例如政府、企业、捐赠者等。
我们以企业为例,我遇到过几个公益伙伴向我咨询如何获取企业资源支持,如何让企业的社会责任资金投向他们机构的问题。通常大家的做法是向企业介绍他们在做什么、他们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而很少告诉别人他做的这些事情能帮助别人做什么?
而这往往是我们不能获取企业资源很重要的原因,我们更多的时候希望我们的客户“懂我们“,我们也更愿意和那些”懂我们“的客户交流,因为他们知道我们所做的事情的价值。而面对不那么”懂我们“的客户,我们却没办法激发他的兴趣,这也就是我们往往从政府、基金会获取资源更容易而从企业获取资源比较难的原因,因为企业往往不懂我们。
可客户真的一定要懂我们么?其实不然,他们不懂我们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懂他们。客户希望看到的不是”你在做什么“而是”你能给我带来什么“,我们有没有客户感?知不知道你的产品或服务能给宝马、华为、滴滴、百度这样的企业带来什么?是品牌美誉度的提升?还是社会价值的履行?这些才是客户希望听到的语言,而不仅仅是对服务内容及取得成绩的介绍。
请记住,我们需要帮助客户思考“能帮他们做什么“,而不是让客户自己去思考,只有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真正的有“客户感”,才能让别人真正关注我们和支持我们。
第三坑:你要解决所有的事情么?
第三个坑我想和大家提一提我们日常的工作习惯。
请想一想,你能准确的回忆出2005-2008年每年你做了什么样的事情么?我想大多数人每年能够记得的事情可能不超过3件,很多时候往往就是一件事。可奇怪的是我们每天好像都很忙,都在忙于各种各样的事情,都处在“看上去很忙”的状态。
我们人生的宽度是由我们完成了多少关键的事情组成的,工作也一样,任何一个工作都有它的“关键点”,而完成“关键点”才能让一个工作真的产生价值。
我认为,我们不应该去尝试解决所有问题,因为往往一个问题的解决伴随着的是更多问题的产生。例如你觉得团队工作积极性有问题,你想通过组织大家进行团建来提升大家积极性,那么就会因此面临:去哪里?能不能和大家达成共识?预算是不是超标?是不是每一个人都要沟通?大家不喜欢怎么办?等等各种问题。而我们往往就是被这些相对“无意义“的问题所拖累。在任何一个阶段,作为一个高效能人士,都应该聚焦在最重要的关键点问题上,也就是这个问题的解决能够掩盖其它问题,例如上述例子中也许解决了项目进度问题可能其他问题就都解决了。所以能不能抓关键点、能不能克制自己解决所有问题的欲望,也是我希望和大家分享的。
对企业和组织也是一样,能够活下来的“什么都做”的企业少之又少,大多数企业都是专注于1-2件关键的事情上,把它做到极致,才能不断地发展,比如我们熟悉的可口可乐、麦当劳等等,而对我们个人也一样,我们可以且应该完成的就是那几件最重要的事情。
以上是基于我个人观察的一些思考和建议,因为篇幅有限,其实还有一些其他的观察(例如公益组织内部的沟通、考核机制的建立、创始人总是灵感迸发真的有用么?类似这样的问题),今天就不在这里展开了,希望未来有机会在赋能社中层管理者训练营与大家当面交流。当然,一家之言总有片面之处,但只要能给大家带来一点点启发,我就非常欣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