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杨东平:格隆维和丹麦教育的现代化

       最近,LIFE君陆续推出了杨东平老师《丹麦幼儿教育的核心价值》和《丹麦人的创新能力从何而来》两篇文章,引发了大家的热烈讨论与深刻反思。本周,让我们继续跟随杨东平老师的脚步,走近鲜为人知的杰出教育家格隆维,看看他如何为丹麦教育带来焕然新生,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深远影响……

       今天谈起丹麦,最热的话题不是乐高和童话,也不是教育和科技,而是一个非常高大上的概念:幸福感。丹麦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人均GDP欧洲最高,人民享受着世界最高水平的生活标准。

       但是,丹麦人认为高质量的生活并不只取决于物质财富,还取决于社会和政治环境。丹麦人具有从摇篮到坟墓的高度保障、生活富足、充满创造力;丹麦政府是世界上最廉洁的政府之一,丹麦是世界上犯罪率最低的国家。

       丹麦人认为家庭比金钱和工作更重要,视美满的家庭为人生最大的幸福。2011年以来,联合国每年都发布《世界幸福报告》,丹麦五次被评为“全世界最幸福国家”,近两年虽不是榜首,但从未跌出过前三。

       关于丹麦人的幸福感,出现了一个专有术语“HYGGE”,被纳入牛津词典。

       对HYGGE的解说也成为一门小小的学问,其关键词如氛围(关上灯,点起蜡烛)、静心(关掉手机,体会当下)、愉悦(咖啡、蛋糕、巧克力)、舒服(休息一下,放松自己)、一杯热咖啡,一件宽松毛衣,感恩、平等、平和、安全感、归属感等等。有一点像小清新、小确幸,但内涵更为丰富。

       显而易见,丹麦和北欧国家正在产生一种后工业社会、高福利社会特定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文化。

 

哥本哈根街头小景

 

       我们的关注,或者说丹麦之谜,是它如何从一个野蛮、失败的海盗国家,成为最具幸福感的神话国度?其背后的历史文化脉络和支撑是什么?

       在19世纪之前,丹麦的形象和气质是由野蛮剽悍的维京海盗构筑的。丹麦人的祖先维京人横行欧洲大陆,直至1397年,在女王玛格丽特一世治下,鼎盛时期丹麦帝国疆域约300万平方公里,几乎统治着整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1658年瑞典宣布独立。19世纪初,在连年的战争中帝国逐步崩塌,1814年战败将挪威割让瑞典;1864年,战败于普鲁士和奥地利联军,割让了石勒苏益格和霍尔斯泰因两个公国。如今,丹麦的国土面积仅为4.3万平方公里,远远小于瑞典、芬兰和挪威。

国家被战败的悲观情绪所笼罩,同时也激起人们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反省。新的共识是“失于外者,得偿于内”,丹麦人把全部精力转移到改善本国的社会民生。

       北欧国家资源贫瘠,冬季漫长,具有重视教育和人力资源的传统。海盗精神所蕴含的勇于创造和打破常规,与丹麦人的认真勤奋相结合,形成了重视质量和品质,不喜欢与别人比较、低调、内敛的性格,一种乐天知命,“抱团自爱”的国民心态。

 

哥本哈根港口的游泳池

 

       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出现了两个文化巨人:一位是把世界儿童带入童话世界的安徒生,另一位是把丹麦人带入现代生活的格隆维。

       安徒生家喻户晓;然而,恕我孤陋寡闻,在去丹麦之前,几乎没有听说过格隆维其人,对北欧的教育史也一无所知。

       格隆维(1783-1872)是丹麦近代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启蒙思想家,教育改革家,诗人和教士,被视为是丹麦的孔子。

       格隆维出生于牧师家庭,受父亲影响后来也成为一名牧师。格隆维认识到一个民族的复兴必须开启民智,激活民族精神,必须提高民众的公民素质和道德素质,从而奠定民主社会的基础。

       因此,他把工作的重点放到了启蒙上。他以“自由第一,人人平等”的理念创作了大量通俗易懂的民谣和赞美诗,被广泛传唱。

       1820年,37岁的格隆维创作的一首民谣描述了他对平等社会的美好愿景:“也许别人的山里有更多的矿藏/ 但在丹麦/ 即使穷人小屋里/面包也不少/ 这里没有人拥有太多/也没有人一无所有。”

       他用诗歌滋养着丹麦,唤醒了丹麦的民族意识;他热情鼓吹的民主、平等和公平教育的思想也深刻影响了丹麦,更新和铺垫了现代丹麦文明的底色。

 

格隆维像

 

       1844年,格隆维创办了丹麦第一所民众学院(Folk High School)。格隆维视民众学院为农民的“生活学校”,民众学院的使命是启蒙,是唤醒民众,是使人民“活”起来,发展学生“成人的心灵”,学会“爱自己,爱邻人,爱上帝”, “使他们能了解人生问题,而乐尽国民天职”,从而从农民成为公民。

       民众学院是一种非学历、非职业的教育,没有入学门槛,不设考试限制,可随时入学。学制从一个月到一年不一,主要提供人文教育,而非知识技能教育。学习内容包括丹麦语、历史、社会事务、外交事务、外国语、心理学、音乐欣赏等等,不同学校各有侧重,但是明确把历史、母语和唱歌列为核心课程,使农民了解丹麦的历史和文学,接受文明的洗礼。

       彼时,丹麦的教育机构都采用拉丁语授课,格隆维强调学校应该使用丹麦人“活的语言”丹麦语进行教学,通过讨论、讲演等“生活启导”的方式,帮助丹麦人恢复自信,增强凝聚力,保持丹麦的民族身份和特征。

       他认为母语是团结国民最有力的凝聚剂 ,母语才能与同类的灵魂打成一片。而唱歌使个人与他人之间得到最高的和谐。他相信美妙的诗歌,只有传唱于学校,才能对国民生活有所帮助。

       格隆维说:必须征服生活,不仅从物质上而且从精神上都要征服它。民众学院的教师应该是北欧民族乃至全人类所创造的优秀文化的积淀者,在他的学生身上浇灌出征服生活的艺术之花,开遍世界。

       对于青年教师关于“我应该干什么”的提问,民众学院导师的答案是“去找25个关于生活的好故事,记住它们再讲述它们。然后,你的学生就会彻底改造世界。”因此,北欧神话、宗教、传说和民歌这些关于命运、爱情和死亡等一切事情的故事,都是民众学院宝贵的教育资源。

       在漫长的冬季,民众学院把无聊的农民组织起来,大家聚集在一起讨论交流,学习唱歌,老师为大家读诗。农民要学会唱歌、讲故事,也学习做奶酪、学习农业技术,使他们学会生活,热爱生活。

       格隆维对农民学员说:“我不是要改变你,只是为你点亮一盏灯。你有你的生活经验,你是与众不同的人。学校只是一个分享经验的地方。学校的作用,是帮助个体完善自己。”

       一个积极的教育后果,就是“活”起来了的农民开始自主组织合作社,建立了与土地、财产无关、一人一票的选举制度,成为丹麦建立民主制度的重要实践。他们认识到民主不仅仅是一种权利,而且是一种生活方式:学习、讨论、聆听、协商,做出决定。

       到1864年,丹麦共成立了11所民众学院。1864年之后,学校地位得到了法律的认可,办学经费由政府资助,民众学院得到快速发展。到1892年,丹麦的民众学院发展到了75所。也是在这一年,丹麦颁布了教育改革法,民众学院正式成为丹麦学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战前,丹麦约有1/3的农村和城镇居民进入这类学校学习。这一教育模式重塑了丹麦社会。民主、平等、责任、诚实、尊重、博爱、自由、自信、创造、勤劳、法制、思辨、规则这些概念,逐渐成为现代丹麦人的社会文化基因,成为丹麦社会完好运行的关键。

       民众学院也在北欧产生广泛影响,如今在丹麦、挪威、瑞典、英国、美洲大陆,共有400多所民众学院,包括马丁·路德金在内许多知名人士都曾在民众学院接受教育。

       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有一座外立面极像一架管风琴的格隆维教堂、又被称为管风琴教堂,就是在上个世纪20-40年代为了纪念格隆维而修建的。

 

哥本哈根的格隆维大教堂

 

       格隆维的民众教育、乡村教育思想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传播到中国,梁漱溟、晏阳初等都深受影响。

       梁漱溟说,“我因忖思中国经济问题的解决,而注意到农业与农民的合作;因留心农业与农民合作的事,而注意到丹麦这个国家,并听得丹麦农业之发达、合作之隆盛,皆以其教育为原动力。”

       他赞誉“丹麦民众高等学校不是任何科学的教育理论的产物,亦不与任何严密的教育制度相关。它只是丹麦园地里生长出来的花果。创造它的理想者,不是什么大学教授,而是一个思想的先觉,一个了解丹麦民族精神,而远瞩到民族启明运动的领袖。”  

       梁漱溟认同格隆维对教师“先进文化的传承者”和“民主自由斗士”的定义,认识到丹麦教育正是通过少数具有优秀品质的人去感召、唤醒多数人的过程。他秉持儒生家国天下的情怀,身体力行地感召知识分子下乡,在中国农村开展乡村建设。

       在两个不同的时空,格隆维的民众教育实践与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的使命不谋而合,梁漱溟同样相信社会问题的核心是文化问题,需要通过教育解决文化失调,使社会和个人在教化中获得良性发展。

       梁漱溟在山东邹平举办的乡农学校,与丹麦的民众学院家庭式的温馨气氛不同,沿袭的是契合民族根性的礼法教化,根本精神也是以文化陶冶、精神感染为旨,重视精神塑造和公民品质的养成。

       教学语言采用民众使用的“活的语言”,同样编了许多朗朗上口的歌谣与村民同唱,激发农民向上的精神和自救的觉悟。教学活动重视谈话激励和民主参与,采取集体大会和谈话报告的形式,培养他们对于公共事务的关注。学校的组织管理借鉴了丹麦民众学员的“学校评议会”。

       格隆维的民众学院、丹麦的成人教育今天仍然是世界教育发展改革的重要典范和资源。21世纪之初,欧盟和欧洲理事会制定“终身学习机计划”,将成人教育置于与学习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同样重要的地位。其中的成人教育计划命名为“格隆维计划”。

    “格隆维计划”秉承了19世纪丹麦民众学院的宗旨,教给学生的不是某种职业的专门知识和技术,而是帮助公民更好地认识人生、更好地生活,从而整体提高欧洲人口的素质。

 

       格隆维创办的民众学院,为丹麦的高度文明和民主做出了重要贡献;那么,它在当下的使命和境遇究竟如何?

       非常有幸,今年5月参加老牛基金会资助的安徒生国际幼儿师范学院(安幼)培训项目,就住在北菲茵岛的一所民众学院。

       据介绍,1986年丹麦的民众学院达107所,后撤并了一些小的学院,目前还有66所,学员人数从60人到200人不等。这些民众学院的课程各有侧重,如体育、音乐、环保、自由的生活方式等等,但基本宗旨是一样的——让学员对生活充满热爱。

 

北菲茵岛的民众学院

 

       恰逢暮春时节,芳草如茵,落英缤纷。学校的建筑掩映在树木花丛之中,教学也如环境一样自然怡人。主要的学习方式,是师生互动的讨论、对话,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百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在这里学习、体验以下不同的主题:

       (1)适应全球化,培养世界公民;

       (2)生活学习(life study),如何过健康的生活,健康的饮食,有一个减肥班;

       (3)丹麦语言和文化,学习者既有外国留学生,也有非洲难民的后代;

       (4)普通班,针对失去自信、在正常学校无法完成学业的问题学生,帮助他们改掉不良习惯,重塑人生,回归生活;

       (5)帮助残疾人身心健康。

       可见,百多年前格隆维创办民众学院的宗旨依然一脉相承。有一位举办者称民众学院是“成人的托儿所”,是很传神的。

       摩根校长的表达,民众学院的三个任务是:点亮人生,培养公民,学会学习。他说,一个成功的人生,90%是激情、信念,只有10%是技术。每一个成人都难免会有失意迷茫、找不到方向的时候,帮助他们认识自我,找准定位,重拾生活信心,是民众学院最基本的功能。

       我们在北菲茵的民众学院,体验了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不同国家的学生,展示自己的餐饮和文化习俗;聚会的时候,所有人一起唱歌——民众学院有一本厚厚的歌本;学生的音乐表演、体育活动……

 

民众学院草地上的音乐会

民众学院活动前的唱歌

民众学院的篝火晚会

 

       时至今日,格隆维的诗作《我知道有一个地方》,依然在丹麦大地回响:

       我知道有一个地方,

       那里头发不会变白,

       时光不会使双手麻痹;

       那里风平浪静,阳光和煦;

       那里秋收和春播快乐地合为一体;

       那里黄昏和清晨光明灿烂,

       和中午有同样的容颜。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格隆  格隆词条  杨东平  杨东平词条  丹麦  丹麦词条  维和  维和词条  现代化  现代化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