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守望乡村】3个名校毕业生口述实录:我的真实支教生活,比你想得燃多了!

你在20多岁的时候,

做过最一往无前的一件事是什么?

有一群人的答案是:

支教

 

相信很多人都曾有过一个支教梦。

想趁年轻,

去挑战自我,体验人生,

去做一件热血又纯粹的事,

去做心中认定有价值的事。

只不过,有人因为种种因素搁浅了,

有人真的鼓起勇气去了。

 

 

今天是美丽中国917支教日,

917谐音“就一起”,

感召大家一起关注支教

一起助力乡村教育!

 

2020年,

也是美丽中国支教项目12周年。

从2008年至今,美丽中国

已累计向教育资源匮乏地区的

超过300所中小学

输送了超过2500名支教老师。

支教青年们是如何走上支教之路的?

支教真如传说那样易燃易上瘾吗?

今天,三位90后美丽中国支教老师,

带来了他们的真实故事——

 

 

1:

one

 

“从美丽中国学生到美丽中国老师,

我们的缘分早已注定。”

 

 

 

 

今年9月,22岁的李胜蓼终于站上了憧憬已久的讲台。在广东汕头潮南区沟美小学,他将开启为期两年的支教生活。

 

10年前,李胜蓼还是一名初中生。在他读书的云南临沧大寨中学,最特别的存在就是来自美丽中国支教老师们,他们毕业于清华、北师大、上海交大……

 

“为什么这群名校高材生会跑到俺们这个乡村学校当教书匠呢?”李胜蓼和同学们在背后嘀咕,小小的脑袋装满了大大的问号。

 

初中时代的李胜蓼(右一)和同学们

 

这群自带光环的支教老师,也让他看到了理想中的好老师的模样——

 

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的何流老师,支教完两年后,又主动申请延期了一年,为了帮全班顺利考入高中。他的历史、政治课堂总是格外有趣,在听故事中就牢牢记住了知识点。他也有很多方法走进学生心里,谁考砸了,他的第一反应不是批评责骂而是引导分析找原因,谁的心情不好,他也能第一时间觉察并送上关心和宽慰……

 

还有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的李薇薇老师,总是和学生打成一片,俨然一个“大孩子”。支教结束前,李薇薇老师带学生去爬了一次山,那一次大家走了很远,玩得特别开心,后来封山了要回家时每个人都非常不舍。也是因为那次爬山,李胜蓼第一次对分离有了真正的理解:好像爬山无论多开心终究要回家一样,有的人也只能陪伴自己走过人生的一段旅程,但这段旅程却会一直留在记忆中,意义非凡……

 

初中时代的李胜蓼(左一)和同学们

 

后来,李胜蓼考上了四川农业大学。大二那年,他在校园网站上看到美丽中国招募校园大使的信息,顿时眼前一亮,毫不迟疑地报了名。

 

成为美丽中国校园大使后,他参加了一次美丽中国暑期学院的培训活动。那一次,培训老师让大家把人生关键词排序,他看到很多队友把“金钱”排在了最后一位。

 

“他们为什么会这么纯粹?为什么会有这么不食人间烟火的想法呢?”李胜蓼受到了深深的触动。跨越近十年的时光,他再次想起了初中时代遇见的支教老师们——他们也是这样,“纯粹”又“不食人间烟火”,却自带光芒,让人忍不住也想成为他们那样的人,成为给别人带去温暖和力量的人。

 

李胜蓼又蓦然想起,初中时他便和同学们说过:长大后咱们也去支教吧!如今,这个梦想再次点燃他了!

 

李胜蓼(左二)和队友们在美丽中国暑期学院

 

今年,是李胜蓼和美丽中国相识的第十年,他也从美丽中国支教老师教过的学生变成了美丽中国支教老师的一员。当岁月流转,身份变换,那个初中时便萦绕在他心中的疑问也终于有了答案:

 

“我也想回到乡村,为社会为国家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朴素如此,便是一代又一代美丽中国支教老师不断为此奔赴的初心!

 

 

 

2:

two

 

支教之路,亦是寻根之旅

 

 

 

 

第二位老师张悠南,拥有一份硬核的简历。

 

出生在北京的他,成长过程中接受了相对优质的教育资源。从清华大学到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他一直在传说中“别人家孩子”的路上高歌猛进,直到2019年,他选择回国加入美丽中国支教项目,逐渐适应成为广东潮州一所乡镇小学的支教老师。

 

大学时代的张悠南

 

看似突然的决定,却是张悠南深思熟虑的选择。他攻读的是理工科专业,但个人兴趣却在文史、语言、教育方面;他接受着比大多数人更优质的教育资源长大,却深恐自己成为“高分低能”的人,所以他迫切想知道自己的所学所能是否真的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有价值?

 

在美国求学越久,张悠南越觉得不断向前的个人追求缺乏根基,不知为何奋斗,为谁奋斗,他犹如离大地越来越远的浮萍,只想停下脚步去做一件和大地重新建立联系、确认自身价值的事情。

 

这时,美丽中国的出现让他仿佛得到了命运的召唤,他想回家,想成为一名支教老师,去为乡村孩子、为教育公平、为祖国尽自己的一份力。

 

 

巧合的是,张悠南支教的潮汕地区,也是他的祖籍所在地。当这位“久历他乡”的游子重新站在祖先的土地上,亲力亲为地用知识和见识去反哺家乡的孩子,他感到了一种久违的踏实感和归属感。

 

当初,张悠南是抱着给予和付出之心来支教的,但是一年过去,他发现自己反而成为了被给予更多的那一方。这群真诚善良的孩子,总在不经意间令他莞尔、温暖、感动。他说:“我最重要的收获,都是我的学生教给我的,那就是永远对人性怀有最美好的期待,永远对事物怀有最开放的心态。”

 

他也渐渐明白,教育是一个慢过程,未必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比起结果,更重要的是全力以赴,去相信可能,相信改变。

 

 

3:

three

 

“未来,我会以另一种方式,

做你们一辈子的老师。”

 

 

 

 

 

“老师,为什么你两年一到就要走呀,不能是十年吗?在这里安家吧,安家吧!”今年夏天,当呼延芳即将离开支教的小学时,她的学生这样挽留她。师生们抱在一起,哭成了一团。

 

曾经,支教是呼延芳梦想清单中的必选项。

 

她的父母都是老师,从小她就对这个职业充满了敬畏。上大学起,呼延芳就有了支教的想法,2017年,研究生毕业前夕,她第一次申请了美丽中国,但随后接到一个很难得的工作offer,权衡很久后,呼延芳决定先去职场收割一些经验。然而,支教的念头却始终挥之不去,终于,26岁的呼延芳决定辞职,再次报名加入美丽中国支教

< < 呼延老师的支教生活 > >

 

呼延芳支教的梅林村小学,位于广西百色的深山之中。为了开阔孩子们的视野,呼延老师在主科教学之外,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新课程。

 

她为孩子们带来了音乐、美术、自然教育和职业分享等课程,陪伴孩子们自信快乐成长。她和孩子们一起欢乐歌唱;一起养花、插花、画画,培养他们发现美的眼睛;请来清华、北大的校友,为大家分享工程师、建筑师和医生等不同职业的工作,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五彩缤纷的梦想。

 

在呼延老师眼中,每一个孩子都有他们的闪光点,值得被看见和鼓励,乡村孩子们的未来同样值得被期待!

 

< < 孩子们的“艺术作品” > >

 

梅林村小学也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作为班主任的呼延老师,很多时候也是孩子们的妈妈——

 

她开设了心语箱,陪学生一起登山,帮助孩子们纾解烦恼和心事;带生病的学生看病,细心照顾他们,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健康卫生习惯;帮助特困学生寻找资助人,鼓励孩子们坚持走完求学之路,走出大山,拥抱更多选择的机会!

 

< < 大山孩子的有爱日常 > >

 

两年的支教生活,早已把呼延芳和孩子们变成了家人。两年的乡村教育实践,也让她对中国乡村有了更深刻的认知,这也深深影响了她的人生轨迹——支教结束后,呼延芳将继续求学攻读博士学位,未来,她希望从更宏观的学术或政策层面,去持续关注并推动中国乡村经济和基础教育的发展。

 

她相信有一天,她的学生会明白:呼延老师从未离开,她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继续守护他们。

 

 

目前,美丽中国2021-2023届项目老师

正!在!招!募!

如果你也有一个支教

如果他们的故事给了你勇气

那就立刻行动吧!

加入美丽中国大家庭

一起移山填海,乘风破浪!

 

如果你想用持续的支持和关爱

给予乡村一线的支教老师们力量

欢迎扫描成为我们的“美丽月捐人”

和美丽中国项目老师们一起

共同助力乡村孩子的美丽未来!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支教  支教词条  名校  名校词条  口述  口述词条  守望  守望词条  实录  实录词条  
公益

 京沪为公益组织设孵化基地

 上海:  服务园成为公益动力站  日前,上海浦东公益服务园举行孵化项目出壳仪式,6家新一批孵化机构正式出壳并向与会者展示其项目成果。  2009年12月,浦东...(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