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下一棵树
也同时育养我
那是空气的源头
那是生命的精髓
再次结连大地
再次结连我
以爱回向爱
如果,我们以一种寻问的精神,深入察看内在的自己和这世界,把一向对事物所抱持的想法、信念暂且搁下,也许吊诡地,你会发现一些存在已久的新事物,你会碰到创造的能量,那是自人类诞生后曾经启发无数文化传统的力量。然后,你也许领悟到世界蕴含着的意义,蕴含着价值,你不能与之割舍;你也许体会到文明的进程是一柄双刃的利剑,科技带给我们个人愈多的方便,愈多的自由,我们愈是感到困惑与梳离,而且愈是危害那维系整个地球生命的生态系统。
社区伙伴的工作核心,就是要跟这种能量之源重新结连;我相信,我们心底有了一幅蓝图,就是恢复我们与自己、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香港)社区伙伴管理委员会主席 麦哥利
社区伙伴是一家在中国内地工作的社区发展机构,2001年5月在香港嘉道理基金会创办及资助。社区伙伴没有任何宗教和政治背景,创办人贺理士.嘉道理爵士秉持“助人自助”的信念,与社区一起探索人与人、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存之道,学习和实践有尊严并可持续的生活。
//“小而美”
凝聚多元背景的人一起生活//
一直以来,社区伙伴所倡导的“可持续生活”,就是在有韧性的社区里,人们意识到人类与大自然的相互依存,过着简单知足、互相关爱、充满安全感和创造力的生活。
其实,可持续生活的探索,没有标准的定义,也并非一蹴而就,是一个不断协力向前的过程。它建基于每个人对主流发展模式的反思,以及对万物一体的感恩。我们有理由相信,面对当今充斥全球的生态、社会危机,需要社区、社群更多的意识觉醒,转化价值观与生活方式,自觉地创造新的生活选择。
社区伙伴本质上是支持建基于草根社区/社群的可持续生活多样性实践,鼓励及凝聚多元背景的生活者,共同构建小而美、多节点,以及相互连接的可持续生活网络,一起推进和普及可持续生活网络。
自然是一个有机体,生活在其中的所有生命彼此依存,社区伙伴要做的就是让更多的人意识到这一点,并把这种意识转化为日常生活的实践。
一般情况下,转化人们意识的一种方式是导向行动的体验教育。而社区伙伴接触的群体来自城市和乡村的多元群体,这意味着教育形式需要多样化,体验活动也因着伙伴特点而丰富起来。
//“拜师自然”
自然是主人,参加者只是过客//
在云南西部中缅边境地区,有一座南北走向、延绵600多公里的巨大山系—高黎贡山。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使她成为中国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地区,特有物种最为丰富,早在四千多年前,这里就有人群居生活。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管护局(简称“管护局”),视高黎贡山为一所天然的自然学校。当地人不缺保护自然的智慧,缺的是引导,但单靠宣讲科普,很难带来行为改变。管护局与社区伙伴合作,培养当地自然教育辅导员并开发自然教育课程。
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倒下的树木不会拉走,管护局项目团队便借助这个资源,设计了“生命轮回”活动,让人们观察枯木的新生命,看到生命的延续,自然的循环。活动协作者通过一个“拜师自然”的仪式,引发大家思考:自然是主人、参加者只是过客,并提醒人们不要破坏一草一木。一些体验者深深感到,过去他们经常往山里跑,但都没有好好感知自然,这个仪式却让他们静下心来,开始从自然中感悟一些道理:有人反思自己的生活状态,有人感怀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现没有生命也是自然的一部分,“我”也是自然的一部分。
这种体验在参加者心中埋下种子,一位参加体验的老师随后成了培训员,先后培训了20多所完小的40多名自然教育辅导员,还研发出结合当地文化和生态特点的课程。此外,也催生了保山首家民间的自然教育机构,目前团队正在开发二十四节气亲子活动系列。因为儿童自然教育,能给予孩子更多自然的力量。自然的特色,就是物种多元,而且相互连接。
社区伙伴要做的就是促进各行动者之间的互动交流,增进彼此对自然教育的理解,并在课程设计和活动方法上相互借鉴。
//“生态农耕”
返乡青年在漂泊中安顿身心//
大多数人对生态农耕的认识,还停留在避免使用化肥农药、食品安全等层面。实际上,生态农耕饱含传统农耕文化和智慧,能拓展人们实践生活的形式,建立具有社区韧性的本地食物系统。
于是,社区伙伴开始关注农耕的一些关键议题,如保育地方品种遗传资源、传统农耕创新、社区支持农业、培育返乡青年生态骨干等。并由此展开探索,支持各地实践活动。比如,在广西,社区伙伴联结生态农户和新农人,发起了“广西种子网络”,提升农友全面认识本地品种的多元价值,并积极保育地方种子。
最近几年的返乡大潮中,不仅有主动回到乡村实践生态农耕的青年大学生,也有进城打工的农民,功成身退的中年人,带着资本的城里人。这些新的变化,也让社区伙伴思考,怎样的支持系统才能让这些选择返乡,并以生态农耕为生活方式的青年人得以安身立命。
同时,越来越多返乡青年在生态农耕技术上也遇到瓶颈。为了解决这些问题,2017年,社区伙伴与常州市武进区嘉泽姬山书院合作,举办针对生态农业与农村发展的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并开创扎根农村社区的培育模式。同时,开展六个主题学习,包括自然教育、中医、建筑设计、垃圾处理、乡土游学、乡土书写,培养青年人重新认识和发掘乡村可持续生活理念及文化价值,发展基于社区关系的农耕生活方式。
在主流经济强力形塑之下,活生生的人会被简约为“理性经济人”,尤其在大城市打拼的底层流动人口,没有社区邻里关系,没有与自然的联结,只有格子间和流水线上的奋斗。情感、文化和精神需求被压缩和忽视,身心都无法安顿。
在这样的背景下,社区伙伴和伙伴及打工者一起,反思主流发展范式与价值,给人、环境带来的问题,通过不断实践,回应对多元的需求,在漂泊的岁月里也可以拥有安然的内心和生活。
//“传统力量”
恢复身份认同,建立社区精神//
无论乡村和城市,社区伙伴期望所推动的可持续生活,是相信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们,都有一套与自然相处、与人相处甚至与祖先和万事万物相处的传统知识和智慧,而且这些正是当地人生存和繁衍的重要支持和保障。因此,社区伙伴希望协助社区重新认识传统知识的价值,传承和创新传统知识,使社区得以恢复身份的认同,建立社区精神。
当然,社区重新认识传统的路径之一,就是协助社区,尤其是年轻人参与收集和整理传统知识。在广西,白裤瑶年轻人用镜头记录下当地的传统生活,由此引起了当地白裤瑶人对本民族文化的好奇,更多的年轻人开始重新学习本民族传统文化。
在云南,西双版纳的哈尼族年轻人透过对鸟类的观察和记录,向当地的老年人学习族人的祖先在生态布局方面的知识和智慧,年轻人对自己的身份和文化感到自豪,结果恢复了寨老机制,并开始发起生态保护行动。
在贵州的苗族社区,当地人重新发现传统节日“吃鼓藏”(苗语,意谓有血亲关系的村民一起祭祀共同的祖先)背后的意义,明白祖先原来是通过这一节日传递互助和团结的精神。
我们的眼睛看到的是生态的保护、文化的展现,而看不到的是维系这些智慧和知识的机制。在云南白马雪山脚下的傈僳族村民,因为长期的生活习惯,形成了一些运作稳定、关心山林和社区的村民网络,透过推动这些网络开展社区调查和生态保护的行动,使这些传统的村民网络变成当地分享知识和传承文化的节点。
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扎根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增进社区间的互助和经验交流。一个人和一个社区的力量可能很微弱,但是联合起来便不会孤单,可以在保护生态和追寻可持续生活的道路上走得更持久,更远。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