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就除夕啦!!
小益马上就回家
看(bèi)爸(kǎo)妈(wèn)啦!
今天的推送就不用蓝色了
给大家来点别样红~
有人说,春晚越来越不好看了,可抛开网上吐槽和责备外,那些曾经给过我们欢乐和团圆的时光,还是会让人忍不住驻足怀缅。
春节序曲
中国交响乐团 - 金色中国
年三十越来越近了,对于很多人来说,卸下一年的疲惫,和家人一边吃年夜饭一边看春晚,已经成为习惯。2019年,也不例外。
尽管如今的春晚已经成了吐槽的对象,年轻人热衷于抢红包,斗地主,刷朋友圈……但如果可以穿越时光,放一放以前的春晚,许多人依然会停下手指,注目着荧屏。
今天,就写几个关于春晚的“小细节”,看看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春晚。
01:春晚的幕后故事
第一个电视直播的春晚,开始于1983年。
1982年的11月,一个雪花纷飞的下午,时任央视台长的王枫,把当时担任央视文艺部歌舞组的导演黄一鹤喊到了办公室,说要把这一年的“迎春晚会”交给他,节目要求是:有新意、能吸引观众。
黄一鹤想了一下,顿了顿,小声地汇报:搞直播?
1983年春晚导演黄一鹤
他原以为“直播”的方案会被领导训斥,没想到的是,台长召集电视技术部门研究后,第二天就爽快地答应了。
事后,黄一鹤才知道,促成这个决定的原因是电视台没钱做录像。当时,进口录像机的一个磁头就要花费3万美元,为保证日常节目录像播出,晚会只能省钱“从简”。
1983年,北京的一对父子合伙将新买的洗衣机拉回家,摄影师王文扬把这一瞬间记录了下来:1874年,世界上第一个木制手摇洗衣机诞生。100多年之后,洗衣机才逐渐开始走进中国家庭。
那是一个保守与改革的声音不断发生碰撞的年代,传媒技术的革新与那个迷茫又憧憬的光辉岁月交织在一起。
1983年,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诞生的。
这一届的主持人是刘晓庆、王景愈、马季和姜昆,他们是相声大师侯宝林介绍给的黄一鹤的。
刚开始,有人认为相声演员的格调不高,“马季俗,姜昆嫩”,他们都不够“正经”,会使晚会流于庸俗、偏离正统,应该让央视的新闻播音员来主持。
相声大师侯宝林与1983年春晚4位主持人
不过黄一鹤力排众议,说姜昆是当年的优秀青年代表,马季又是他的师傅,两人联台无可厚非,新的春晚,总要有新的气象。
主持春晚的刘晓庆
1983年的春晚气象确实是新的,它不像是一个官方的联谊,而像一个家庭式的茶话会,观众和演员们的距离近在咫尺。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那一年的晚会还可以让现场观众点播节目,还可以用电话点播节目,这也是很大的亮点。
当时还没有几个普通家庭有电话,当人们听说春晚还能点播后,都去了公用电话那排队打,而本来遭禁播,被斥为靡靡之音的歌曲《乡恋》,就是因为被太多观众点播了,就放开了,李谷一当晚更是唱了7首歌,尤其是在唱《乡恋》的时候,她紧张得鼻尖冒汗。
晚会结束后,央视受到了群众来信,他们说:央视是“人民自己的好电视台”。
这一年的春晚,还有一首经典歌曲被传唱——《牧羊曲》,这是1982年由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的电影插曲,它是为87版《红楼梦》作曲的王立平老师创作的,由郑绪岚演唱。
《少林寺》电影中的李连杰
1982年,《少林寺》用一张票一毛钱的售价,让票房破了亿。根据《中国电影图史》一书记载:“仅国内的观影人数就达到了5亿人次”。 2017年《战狼2》上映,这是新世纪里首部观影人次达到1亿的电影,相比于当时的《少林寺》,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
《少林寺》火了以后,隔年,在外云游的释永信就回到了少林,多少年后,人们都说少林是在他的带领下,才得以前所未有地发扬光大。
那一年,还有一个小品叫《吃鸡》,是主持人王景愈表演的。这是一段无实物表演,因为姜昆在台下休息的时候,把道具鸡给吃了。有趣的是,多少年后,一个叫“吃鸡”的游戏在年轻人之间风靡,抢走了春晚的不少收视率。
02:“小品王”和那些埋下伏笔的小品
2019年,关于春晚最大的新闻是,陈佩斯和朱时茂有可能重新登台。这个消息来源于一个“被曝光”的春晚节目单。
一时间,各种头条都被这条消息刷屏了,陈佩斯,在中国观众的心中,可以用三个字形容:小品王。和他能够争雄的也许只有赵本山。这个“王”,已经很久没有出现在央视春晚的舞台上了。
1984年的春晚,陈佩斯和朱时茂表演了小品《吃面条》,开始王者之路。在随后的十四年中,二人数次搭档,演绎了许多经典的作品:《主角与配角》、《警察与小偷》、《羊肉串》、《宇宙体操选拔赛》……
(来源:百度百科)
第一次登台亮相的《吃面条》大获成功,之后这段作品重播量不计其数,后来陈佩斯接受采访时回忆起这段经历,说:
“当年我很任性,觉得这个作品挺好的,但导演组却还是三番两次要求他们修改,我就不受这份气,拉着朱时茂就说走……直到最后一次导演组把他们请回去表演,没想到一演把观众全都给乐翻了。”
后来,演出完的第二天,搭档朱时茂就发现领导的脸绿了,发火说:“这节目太不严肃了。”
当时,电视台里没一个人敢点头说这个节目能上,最后还是导演黄一鹤把两人叫到直播间外嘱咐:“你们该演就演,别的不用管,到时候出了天大的事情,我来顶着!”
再后来,《吃面条》才与观众见面了,它不仅成为了春晚舞台的经典之作,也开创了“小品”——这个最牵动人心,最值得期待,也是最容易引发广泛讨论的节目类型。
说到小品,1994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黄宏和侯耀文表演的《打扑克》第一次以搞笑的模式,把现实中的一些腐败不堪的现象反映在了小品上面,成为了迄今为止,尺度最大的春晚小品。
侯耀文:外国教练有本事!
黄宏:有本事?中国土生土长的马家军教练,连续打破世界纪录!
侯耀文:管上!外国记者,查查你这兴奋剂的事。
一语成谶,2015年,作家赵瑜在《马家军调查》中,通过3万多字描述,无情地揭露了“马家军”的教练马俊仁,从1991年就开始给田径队员亲自喂服和注射兴奋剂的真相,“中华鳖精”的笑话由此传开。
人们发现,此情此景,正如彼时彼刻。什么叫着急起来我连我自己都黑,那时候的春晚堪称预言帝。
同样预言的还有1995年,由赵丽蓉、巩汉林表演的《如此包装》。这个小品讽刺了演艺圈内流行的“包装热”现象。
刚开场,巩汉林就穿着双排扣西装,梳马尾辫,和赵丽蓉摆起了谱,之后,“潮流”、“Hi~ 嗯哼”等新词扑面而来,中途,在几回合的“错了”之后,赵丽蓉穿起了劲爆地铆钉皮马甲,连歌带舞,就演上了一场现代风格流行rap:
“春季里开花十四五六,
啊六月六看谷秀春打六九头。
这么包装简直太难受,
我张不开嘴儿,
我跟不上遛,
你说难受不难受,
你说难受不难受!”
2017年,《中国有嘻哈》大火,吴亦凡带火了Freestyle,人们这才发现,和今天的嘻哈比起来,赵丽蓉早已领先了潮流三十年,“潮流教母”的名号,早有其主。
可惜的是,赵丽蓉奶奶在2000年离开了人世。在此之前,陈佩斯与朱时茂在1998年演完了《王爷与邮差》,也告别了春晚舞台,之后,赵本山独自扛起了小品节目的重担。
1999年由赵本山、宋丹丹、崔永元表演的《昨天、今天、明天》,让“白云”、“黑土”深入人心,20年之后,一首由网友改编的“改革春风吹满地”(原名《念诗之王》)火爆了抖音、快手,成了“洗脑神曲”。
崔永元也搅动娱乐圈。
点击观看视频
草蛇灰线,好像一切都曾埋下过伏笔。2019年,春晚的节目单还没有正式公布,已经有人做出了关于陈佩斯和赵本山回归的遐想。
人们都希望岁月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彩蛋。
03:沉淀了36年的《难忘今宵》
从1983年春晚献唱开始,到2018年的《难忘今宵》,三十五年的春晚时光在李谷一一人身上浓缩。
如果今年,李谷一再次登场,那么这就是75岁的她第12次演唱《难忘今宵》。翻看她的照片,我们看到是见证岁月的白发。
1984年是鼠年,李谷一第一次将《难忘今宵》带上了春晚,这个过程,并不顺利。
当时,总导演黄一鹤觉得,晚会缺少一首与整台节目相配合的歌曲,于是就找来了词作家乔羽。要他为鼠年的春晚结束时的最后一首歌写歌词,内容是:有家人团聚,祖国团圆,亲人骨肉之情和对未来的期望,期限是:一天!
在交代任务的第二天,乔羽就交稿了。让黄一鹤高兴的是,歌词出乎意料,比他预想的还要好。后来作曲家王酩为这首词谱曲,可没想到,就在他作完曲时,导演组的内部发生了对这首歌的争议,最后,又是黄一鹤顶住压力,和李谷一坚持把这首歌给录了下来。
难忘今宵 难忘今宵 无论天涯与海角
青山在 人未老 青山在 人未老
共祝愿 祖国好 共祝愿 祖国好
1984年,一首《难忘今宵》感动当时现场内外的无数观众,很多人听到最后忍不住抱头痛哭,之后,这首经典歌曲在35年的春晚里,被24次选作春晚的压轴节目,从2001年起,就未曾间断。
多少年后,很多观众抱怨,这首歌已经听腻了,可不可以换一个形式。对此,央视的春晚剧组表示了罕见的强硬:“只有当《难忘今宵》的旋律响起,才意味着春晚真正地结束了,它在春晚上具有不可替代性。”
从1983年到2019年,春晚已经整整举办了三十六年了。 这三十六年来,中国的社会与人民的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春晚也在发生变化。
36年,春晚有了来越来越高的清晰度,越来越大的舞台,演员数量从一人承包了半场晚会,到当红明星只出现数十秒,并且还有了魔术、分会场、直播弹幕等新的元素。
想到30年前的除夕夜,物质贫乏,一家人都会围在电视机前,看着春晚。可现在有了网络同步直播,有了ipad,我们却发现一家人整整齐齐聚在一起看电视的氛围,越来越少了。
如今,人们都说过年没有年味了,要出国旅游,说春晚越来越无聊了,还不如打打麻将看看电影。其中原因,是年味淡了,还是春晚不好看了,没有人能说的清楚。
想起当年,导演黄一鹤在采访中提到,第一次春晚,自己仅用500块搭起了春晚班子。那一次的春晚,所收获的表扬信,甚至需要专设一个信箱去容纳。
春晚群口相声《五官争功》
现在,每一年关于春晚的吐槽,早已经不是一个信箱就能塞满的了。也许春晚真的是“老了”,它或许不再适合你的口味,或许早已被你厌倦。
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一直都还在,在“故乡的云”里、在“我的中国心”里、在“相约一九九八”里、在每一年的“难忘今宵”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