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官方平台 前天
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
调整助盲思路
逐步用现代科技导盲装备取代盲道
多年来,国内的盲道因存在感弱,缺乏实用性等问题一直为人诟病。3月10日,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针对国内盲道沦为“摆设”的问题,接受消费日报总编辑李振中专访。
今年两会,朱永新带来了《关于调整助盲思路,逐步用现代科技导盲装备取代盲道》的提案,他表示,“关爱弱势群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1300多万视障群体的交通出行,更是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当下阶段,要真正帮助盲人安全放心出行,帮助盲人平等而又尊严地生活并尽可能融入社会生活,在必要的时候,就得果断用完善的社会助盲体系和科技导盲装备,取代城市盲道建设。”
花大代价建设的盲道为何沦为“摆设”?
资料显示,我国已建成全球长度最长、分布最广的盲道(据公开报道信息,上海市已建盲道2500多公里,北京市超过1600公里、厦门市超过461公里、无锡市区达400公里等)。但有形的或无形的障碍,还是横亘在盲人和外部世界之间。对此,朱永新表示国内盲道只是实现了“存在感”,其实使用率极低,除特教学校、隐藏巷中和居民楼的盲人按摩店,其他庞大的盲人群体似乎“不存在”。“在街头实地调研中,我们几乎没有发现一个盲人在盲道上行走。”
朱永新在专访中谈到,造成国内盲道如今成为“摆设”的现状,主要有四个原因。一是盲道建设思路滞后,“铺满全国”的科学性、合理性有待进一步探讨。许多现有建设已极不适应现代城市车辆激增趋于饱和、交通状况与道路环境极其复杂的交通现状。二是包括盲人在内的行人路权软弱。人行道被各种公共设施(电线杆)、汽车(停车位)、自行车(共享单车)所挤占,盲道变“忙道”、盲道变“陷阱”的现象比比皆是,“车让人”规则更少有人遵循。三是部分盲道建设出现了懒政思想。许多盲道“一建了之”,甚至是强刷“存在感”,只凸显“有”,而完全无视“用”,出现问题时则常常被“一拆了之”,缺少系统思维和设计。四是细节缺失,欠缺实用性。如在德国汉堡,公交车到站后会利用液压侧倾车身,方便腿脚不便的老人或残疾人上下车,而我国排队上车文化都还在培育。
如何有效改善国内盲道建设的缺陷
显然,国内盲道并未真正起到帮助盲人群体的作用。针对国内盲道建设的问题,朱永新在专访中表示盲道建设可以从四个方面改善。
一是调整盲道建设思路,把现有城市盲道建好管好用好。适时修改交通安全法第三十四条“城市主要道路的人行道,应当按照规划设置盲道”;停止将城市盲道建设作为文明城市评选指标、评选无障碍设施城市的做法,要在科学合理进行城市道路规划的前提下,有选择地、高质量地建设盲道。要优化盲道的资源配置,把“铺满”全市所需资金,拿到维护重点生活区盲道和配套设施上,实现区域贯通,再借其他交通延伸视障群体的出行和生活。从基本社区配套开始,首先保障“用”;把盲人的体验评估作为盲道建设的验收标准。对于盲道建设的区域、规模等问题,要鼓励市民参与讨论,不能因为涉及弱势群体与公平道义而成为“禁区”,实事求是才能够更好地关爱视障群体。
二是建立城乡交通助盲体系和社会助盲工作体系。全面落实残疾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无障碍化。城市交通部门、公交系统应建立切实可行的公共交通语音播报系统,进一步完善助盲制度,如站点候车、上下车与座位等优先规定,劣质服务与违规、拒载等行为举报处理办法等。公共场所及小区电梯应设置盲文标识及语音楼层播报,并列入部门验收标准。大力开展宣传,鼓励礼让盲人、导盲、助盲,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进而使助盲理念与行动扩展至整个交通领域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是大力开展宣传,鼓励礼让盲人、导盲、助盲,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对待弱势群体的关爱程度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通过相关宣传,使助盲理念与行动扩展至整个交通领域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四是积极推广使用现代科技导盲装备,适时停止城市盲道建设。用现代科技导盲助盲甚至恢复部分视力,是解决盲人出行、便利盲人生活的根本之举,并且大有取代盲道的趋势。当前我国有600万视障人士正在使用智能手机,要发挥好导盲APP等互联网产品的作用,为更多的视障人士实现权利平等和融入社会提供便利。要加大对导盲智能装备的研发扶持和使用推广力度,同时落实好信息无障碍要求。
朱永新说,城市盲道建设在建好管好的同时,应进一步完善社会助盲(助残)工作体系。让盲人都能安全放心出行,帮助盲人平等而又尊严地生活并尽可能融入社会生活,才是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
文/本报记者 李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