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一则NIKE的视频广告在网络平台上流传,并引发了一波讨论。
引起人们关注的不是广告的精美制作又或产品的新潮设计,而是这则广告中想要传达给广大女性的精神内核。
“越是被说过了,太过了,我们越要继续”
截图自NIKE官方视频
这段视频中出现的著名网球运动员李娜,世界拳王蔡宗菊,打破世界记录横跨大西洋的四位90后女生等等,她们都代表了当今社会女性的强大力量,勇往直前,“无谓”且“无畏”。
截图自NIKE官方视频
不仅仅是体育界,各行各业的女性也在展现她们强大的女性力量.
2019年1月5日,11位来自各行各业的女性作为《人物》杂志「2018年度面孔·女性力量盛典」的代表站上舞台。
她们之中有著名媒体人,有为了梦想勇敢前行的女作家,有从央视辞职的主持人还有活跃在公益事业一线的前女排队长惠若琪。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女性故事被书写,被传阅。那些独立、自由、坚强的女性开始展示自我,表达自我,并为自己叙事。
这些闪耀着自身光芒的女性在一次一次和世界的较量中完成蜕变,点燃了自己也成为了许多人生命中的光。
不仅仅是她们,千千万万的女性,都在用平凡的故事填充自己和他人的人生;她们的故事也许平淡朴素,但却真实的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同样触动着我们,带给我们力量。
本期妇女节专题,简报选择推选几篇由浙江妇女儿童基金会的投递的文章,这些文章的主人公都是奋斗在公益组织一线的女性工作者,从朴实的文字中我们得以看到她们强大的内心。
以下志愿者故事由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投递
1. 朱智红
平顶山市爱之家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发起人之一
2003年,朱智红遭遇了人生的最低谷,初为人母的她被抑郁笼罩,作为一名传染科护士,她看到了太多人最真实的无助与痛苦。
生活、工作都无法填满内心的悲伤,家人无法理解,孩子仍在需要她的保护……每个流泪和无人陪伴的日子,对她来说都是煎熬。
有一年,朱智红老师来到平顶山市福利院,在专门安置婴幼儿的房间里,她看到了很多患有唇腭裂、心脏病等疾病的孩子,这些孩子单纯干净的眼神一下子揪住了她的心,后来只要有时间,朱智红就会到平顶山市福利院做义工,为孩子们送去衣服、睡袋和玩具。
这样因为各种原因被遗弃的孩子实在是太多了,朱智红的大姐、二姐都一起加入,但她们的力量依然有限。
2007年,她们姐妹三人成立了爱之家孤儿寄养点,致力于救助需要特殊养护的孤残弃婴。当时,大姐、二姐还没有工作,朱智红老师虽然在医院工作,但是工资并不高。她的家人都极力反对,希望她们不要做“自不量力”的事情。
那段挣扎的日子非常艰辛,三姐妹带着8名重病的孤残儿童。最困难的时候,没有奶粉,没有尿不湿,借不到房租钱,更没有为孩子们治疗的资金。大姐的手当时已经因为为孩子洗尿布,皲裂流血。
但每每看到孩子们渴望的眼神,三姐妹都没有想过放弃任何一个孩子。
万幸,在这些艰难又痛苦的时刻,她们拼命坚持着。越来越多的人看到她们,支持她们。从奶粉、尿不湿到医护支持,每一次的雪中送炭都让她们看到希望的光,爱之家也开始慢慢稳定,站住了脚。
家人的反对逐渐平息,后来,她们的母亲也加入了志愿者的行列。
2018年下半年,朱智红在一个公益群看到了浙江妇女儿童基金会发起的“焕新乐园”项目征集执行机构的通知。奔波了那么多年,以房间改造的方式配合陪伴是第一次。
在她走访调查的过程中,穆寨的小凡家让她印象深刻。小凡是一个14岁、高高胖胖的女孩子,她两三岁的时候,母亲因患病家庭无钱医治而离家出走,之后杳无音信。村书记对他们说:“小凡爸爸智力也不咋地。”
第一次到小凡家,她的房间地面上散落着北京牌方便面的袋子,一把剪刀随意被扔在地上,菜刀和菜板脏兮兮地撂在一个破旧的小木桌上,厨房里仅有油、盐,没有其他的调料。
朱智红跟小凡说话,她面无表情,始终不开口,木木地咬着左手衣袖,冷冷地看着志愿者。房间的墙壁上有铅笔、毛笔的涂鸦,黑黑的墙壁上隐约能看到写着“妈妈,我好想你”。当时朱智红老师鼻子就一酸,紧紧抱住小凡,而小凡却始终无动于衷.......
村书记告诉她们,小凡很长时间都没有上学了,为了让小凡复课,镇长,班主任、心理老师逐一来做工作,都没用。村民们看到小凡不上学,也着急,一见到她就不免会数落几句,内心脆弱的小凡索性就呆在家中,很少出门。
第一次离开小凡家时,同去的志愿者在小凡家的墙壁上看到她写的字:“妈妈,我好想去死。”
慢慢的,在朱智红和她的伙伴们的帮助下,她们尝试着引导小凡,陪她整理,陪她说话,主动牵她的手,主动拥抱她……仅在一次陪伴之后,小凡冷漠的脸上就展开笑颜,开始说话了。
这只是朱智红帮扶的众多孩子中的一个而已。十几年间,遇到的困难太多太多了。
看到有的孩子患病却没有能力找到资源时,她痛苦纠结;接到儿科重症监护室医生电话、告诉她们孩子病危,救治无望,她泪流满面;怀里抱着癌症晚期的孩子,看着他安静的离世,她的心在流血……
在朱智红的努力下,救助孤残弃婴最多一年达到197人次,几乎除了医院工作之外的所有时间,她都在为孩子们奔走。在护送患病的孩子去北京、上海看病路上,她可以不吃饭、不喝水,时间久了,还得了严重的胃病,每次发作都痛到浑身冒汗。
但她说还好在困境中,有一大群一起做公益的朋友陪她度过,为了更好的救助更多的孩子,她开始学习心理咨询师。
十几年了,很多人说她这样做“不值得”。诚然,这个过程确实很痛,但正如朱智红所说:“完美是不存在的,我知道自己很有限,但是我也知道付出是值得的,成长让我走向平静。”
在平淡寻常的日子里,总有人用自己微小却有力的努力让人看到苍凉生活背后的温情与光亮,让我们知道世间虽然有很多苦,但人间还值得。
2 陈可英
诸暨市越民生义工团的主要负责人
“我先是在中学执教20余年,后来决定到小学任职。因为我想做一些自己的兴趣,一个是写作,另一个就是公益。”在说起个人经历时,陈可英这么介绍道。
陈老师出生两个多月,父亲就过世了,母亲需要独立抚养她、两个哥哥还有爷爷奶奶,生活自然艰辛。当时幸得政府和一些爱心人士的帮助,她的成长路虽然曲折但也平坦。母亲时时教育她要当好人做好事,陈老师就决心要将这份助人的爱心延续下去。
陈老师一面是老师,一面是公益人,在这两个身份间她灵活转换,相辅相成。
学校中,陈老师坚持提倡阅读陪伴,把学校做成了省优秀导读点,自己也成了省优秀导读员。陈老师成为了越民生义工团的负责人之后,“分享书香分享爱”项目更成为了义工团的一个重点。
漂流书屋、图书义卖、作家进学校,通过不断地做加法,原本简单的阅读推广活动变得多元,而备受关注。
但是在陈老师的心中还有着一个牵挂,她从小生在诸暨市马剑镇上和村,当地小山“侯门山”上,有一座早已废弃的学堂。陈老师想让它重新焕发生机。
越民生义工团发动社会爱心人士募集了近8万元善款,把学校旧址改建成了“侯门山乡村图书馆”。它不仅唤醒了小山村的书香记忆,也成为了义工团乡村文明阅读推广的第一阵地。
在这个古朴的图书馆中,义工们为留守儿童、老人组织活动,推广文明阅读;接待美国义工,交流中西文化;不少从这间学堂走出去的昔日学子,听说了也赶回来看看。
其实越民生没有专职人员,但是陈老师十分善于带动身边的人,她的许多学生、同事也经常被她的热情所感染,变成义工。
去年毕业前夕,诸暨大侣小学六年级“开心蛛蛛班”的51个同学在侯门山乡村图书馆,举办了一场难忘的“非官方”毕业典礼。
在2015年以前,“开心蛛蛛班”的学生和家长都没有义工经历。因为遇上了热心的班主任陈可英,这个班级被植入了“公益因子”。
看着陈老师朋友圈里的活动通知、活动照片,家长和同学们也逐渐产生了参加公益项目的想法。
一次,陈可英从新闻上得知诸暨一农户家中甘蔗滞销,家庭陷入困难,她在班级群里发出一起帮农户义卖甘蔗的倡议,很多家长和孩子随即响应。
五年级开学第一课,陈可英组织孩子与家长奔赴农户的田间帮忙吆喝,很快就销出了大批库存甘蔗,这也成了一堂特殊的“爱的教育”课。
捐资助学、爱心义卖、慰问环卫工人、“焕新乐园”环境改善……“开心蛛蛛班”参与到了更多的公益活动中来,同学们跟着陈老师走出课堂,学到了许多受益终生的东西。
提起以后的打算,陈老师说她会继续坚持她“教育+公益”的思路,让自己“老师”和“公益人”两个身份相得益彰,聚焦儿童、青少年,带动有关部门、学校、家长、社会一起参与进来,“焕新乐园”的陪伴、“分享书香”的阅读,让更多孩子的成长得到帮助。
还有就是希望“越民生义工团”在得到了这么多的荣誉、奖项后,可以在规范化、专业化程度上可以更进一步。
3 张晓琼
宜昌市启智亲子公益活动中心创始人
说到从事公益事业,细细算来,张晓琼已经在这条路上走了十年。十年的时间里,她一边工作一边致力于儿童公益事业。一年365天,几乎每一天她都像一个旋转的陀螺,永远无法停下脚步。
她说她每天要到凌晨才能睡觉,早上6:40起床,给9岁的儿子做早餐;7点半要将儿子送到学校,然后是正常的本职工作时间;下班后接孩子回家,做饭,辅导孩子;等孩子睡着后就是她的“启智公益”时间,每晚10点到凌晨1点。
周而复始,这就是她的日常,恐怕大多数从事公益事业的人都能感同身受:恨不得自己有三头六臂,将每一分每一秒都用到极致。
但是当一个人将大多数精力放在公益事业中时,必然会牺牲一部分与家人的时间。
她说有一段时间她的家人很反对她继续做公益。特别是当她因为公益要出差学习的时候,她不得不“对不起”自己的儿子,舍弃与儿子共处的时间。
当然,现在公益也成为她与孩子相处、交流的方式之一了。她的儿子也是公益小天使的小志愿者,他的志愿时间已经有140多个小时了。
父母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言传身教,或许你会觉得孩子还小,但其实在潜移默化中,他的身上就会体现出父母的缩影。
虽然已经在公益的道路上行走了十年,但张晓琼说公益真正成为她的一项事业,还是应该从宜昌市启智亲子公益活动中心的成立开始。
最开始她只是想帮助别人,后来自己有了孩子,越来越感觉到现在孩子学习压力都太大了,而且大多数孩子在蜜罐中长大,很自我,需要多跟外界接触,需要学会感恩,懂得珍惜,于是她就开始着手打造宜昌市启智亲子公益活动中心。
几百场的公益活动,联动数千身边的人,让城市中的孩子到社会中去做公益,通过他们小小的努力去温暖别人,去改变这个世界。
虽然和许多做公益的人一样,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艰辛,但张晓琼老师觉得只要真心付出,一切都能迎刃而解。
这些年的公益生活,感动的时刻实在太多。其中她对一个叫小宇的焕新对象印象非常深刻。7岁的小宇身处一个单亲家庭,妈妈因为是听力残疾,所以不好找工作,家庭比较困难。
在他妈妈眼中小宇就是各种调皮:爱玩游戏、不爱学习,脾气特别暴躁。就连他的爷爷奶奶都这样评价这个小男孩。
有一个细节张晓琼记得非常清楚,当时志愿者去小宇家的时候,小宇的妈妈直接在志愿者面前数落小宇种种不是,她直接拉住小宇妈妈,示意她不要再说了。
张晓琼认为一个孩子的行为其实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一个家庭的状况。她没有一上来就否定小宇,而是先与家长进行了沟通,希望他们在平时的陪伴中,能多给孩子一点肯定。
当时张晓琼为了能更好地陪伴小宇,她还专门带了一个小男孩和小女孩去小宇家陪他玩,一起动手画画,最后小朋友们还互相赠送了自己的画作。
其实很多所谓“叛逆”的孩子,往往有更敏感的内心,自尊心更强,需要外界的引导与肯定。
现在每天晚上十点之后,张晓琼还会专门发微信给小宇妈妈,让小宇妈妈多给孩子一些肯定,因为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永远是最深刻的。
圣诞节那天,小宇收到志愿者的礼物后非常开心,并主动答应妈妈要努力学习。小宇妈妈也迫不及待与张晓琼分享了喜悦。
除了“焕新乐园”,张晓琼所在的宜昌市启智亲子公益活动中心还有公益小天使、儿童防侵五防安全项目,梅杰妈妈亲子悦读会等项目。
与孩子接触时间久了,你会发现其实每个孩子确实都是降落人间的天使,总会带给我们太多太多的感动。
张晓琼老师带着她的公益小天使们仍在路上忙碌,他们用充满阳光的色彩,精心捕捉着世界上的美好,也创造着点点滴滴的温暖。
这些故事的主人公是千千万万奋斗在公益事业前线女性工作者的缩影。
她们是公益慈善事业的忠实践行者,是公益慈善文化的积极传播者,是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主力军。
从基层的志愿者到NGO组织的创办者,领导人再到入围诺贝尔和平奖的农妇,这些默默无闻为公益事业付出的女性已经成为公益行业最坚实的支撑。
时至三八妇女节
简报全体员工祝福所有工作在公益行业的女性朋友
节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