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成都、北京社会企业政策的正式出台,社会企业在我国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正式获得了官方的认可。从国际经验来看,政府政策支持是促进社会企业发展的基石,这意味着社会企业在我国的发展将开启全新篇章。在这一背景下,本月专题将围绕这一主题集中探讨以下问题:
过去五年,社会企业在中国的认识和实践都有了新的发展。五年前,我出版了社会企业的学术专著《社会企业:链接商业与公益》,书中详细介绍了社会企业的起源和生态环境,彼时知道社会企业的人士并不多,作者和读者都是小众中的小众。
时至今日,社会企业热度可观。社会企业开始进入课堂,进入传媒,进入政策文本,进入了公益界大多数实践者的脑海中,实实足足成为了一个热词、热点和热门。可以预见,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企业还会吸引更多粉丝。
本文以随笔畅谈的形式,亮出关于社会企业发展的拙见,未必正确,但绝对原创。
● 社会企业是一个导向,一种姿态,一种价值观,她也许没有精确定义。
超过一半的人对社会企业的理解总是在概念上纠结。这是必然的,但归根结底是自扰。我的博士生曾经在很长时间里跟我争论什么是社会企业。what is social enterprise? 我则反问他们,什么不是社会企业?what"s not?后来我发现,越是经受严格训练的学者越是要纠结。请允许我来问下读者——什么是学者?什么是球星?什么是创业者。你能精确定义吗?社会企业是一个导向,一种姿态,一种价值观。
● 社会企业这一个概念不是用来“套的”,而是重在“用的”。记住下面几句话,你就明白了。
公益组织发展需要自我造血,就在走社会企业之路。传统企业家转型,觉知到社会价值比经济价值更重要,就迈出了社会企业之路。社会企业用起来,千万别框框起来。
再优秀的社会企业,如果发展不下去,就是失败。你就是违背了初衷,等于空谈使命。任何社会企业距离公众心目中的标准,总是有距离的。所以社会企业首要的任务是活下去。这是因为你的生存环境并不是那么如意,更是因为公众对社会企业的理解太高尚了,认为社会企业是企业中有情怀有责任的无瑕疵组织。这个不切实际的光环拉高了公众对社会企业的期望,社会企业犯不得错误,社会企业创新就这样被绑住了。
我的建议是,社会企业自身要有底线思维,在此基础上要解放思想,要甩掉包袱大胆创新。
我的研究发现,社会企业的商业模式特别重要。老爸评测的魏文峰所开创的毒品检测+无毒商品就是一种完美的商业模式。商业模式是社会企业的生存之道,是命根子。理顺以后,组织发展就上台阶。商业模式怎么来,要摆脱路径依赖。洗脑还不够,要换脑!
不久前,我赴杭州郊区走访困境儿童,引路人是一位当地的优秀社会组织,他一年为多家企业牵线搭桥结对子,帮助数百名优秀企业员工完成“公益小时”考核。这样的组织居然只有两个人全职。仅靠政府公益创投勉强维持。我建议他们一定要走社会企业之路,要少量收取中介费,把公益结对升级为公益旅游。让受助人更好的得到帮扶,让公益实践有更加完美的体验。
我的建议尽管得到认同,但我是知道的,他不会做的。这是因为公益人的路径依赖太严重了。我每次为他们讲座,总是得到热烈掌声,却依然看到他们原地踏步。商业模式不落地,就是因为路径依赖。
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一家非常出色的脱钩基金会。脱钩前一年只能募款100多万。换了一个秘书长,一个有着丰富商业经历的女企业家,上任后广泛链接资源,成功对接淘宝公益平台,当年募款就3000多万。如今,员工人数三十多人,办公条件在滨江高档写字楼。公益组织走出了一条社会企业之路。我成为他们的学术顾问,感觉学有所用,有获得感!
再次亮明我的观点——有条件就要换脑,没条件就经常洗洗脑,千万别死脑。
众所周知,中国一直以来没有社会企业立法。直到不久前,成都政府敢为人先做出了创举。我对武侯区的社会企业政策特别作了独立研究,在一次邀请活动中做了该区政策解读,得到了与会者的热议好评。这里篇幅所限,不能展开,就扼要几点心得,以飨读者。
① 该区政策最大亮点不是补贴力度大,而是鼓励登记注册,营造氛围。根据我的测算,真正可以获得补贴的组织个数有限,金额也有限(最多抵掉半年的开销)。我说这个政策是有水平的政策,是因为它不是金元政策,而是开放平台政策。放宽社会企业经营范围登记条件,实行“一址多照” “一照多址”这些都是降低门槛的好政策,假以时日,武侯区的大街上社会企业名头多起来了,名气就做出来了,武侯就有了气候。武侯区没有用高标准严要求去遴选社会企业是高招!
② 该区还亮出了认证社会企业的补贴措施。这个政策的精神提振比物质激励更重要。目前真正被认证的社会企业是有限的,辖区内的更是屈指可数。所以政府并不是“做了亏本生意”,而是摆明了一种姿态,一种导向。外地的社会企业如果要来获得这笔奖励,是要搬迁总部的,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政府精明。棒!应该如此,我为之点赞。
先有武侯,后有哪里不得而知。坚信一点社会企业政策有了好的开端。促进社会企业发展的政策牢牢把握一个要领——要做平台,做生态,不要做遴选,不要做盆景。这是一个重要导向。如果本文读者有政策制定者,希望这一点引起你们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