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共情,而不是冷漠 | 评“小学伤人事件”

       编者按 :前日,北京一小学发生恶意伤害学生事件,有媒体根据家长录的视频,报道该校副校长在通报时说:“学校的一个工人在一层的楼道里,把20个孩子给打了;……施暴者没有拿刀。”随后,有疑似该校“教师-家长微信群”的截图流出,掀起热议,其中一位老师回复家长的问题时说——跟我们现在的一年级无关;孩子不知道也没有必要知道这件事;家长有这功夫,多帮孩子练练口算;“那20人跟你什么关系”……后来,又有人称自己是该截图涉及班级的另一位家长,解释了截图的部分前因后果。

 

       本文作者并非该事件的直接相关人,但同为小学教师,他认为不应该以冷漠应对此类事件。“而我的同行,无论他是出于什么缘由的冷漠,他的应对都是极糟糕的一种。哪怕他只是对家长的诉求做一点呼应,让群里的每一个家长知道,他们的诉求是被重视的,他们是可以为这个社会的向好做一些什么——这都会是一次最好的公共意识训练,并可以让社会真正变得更好一点。”

 

       1月8日,北京一所小学发生一起伤害学生事件,多名学生受伤。幸运的是学生都没有生命危险。事发后,舆论一致谴责如此暴行。悲剧发生,却不应止于对暴行的谴责,更重要的是反思我们可以做些什么,以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

 

       但就在这一问题上,舆论有了争议。几张聊天截图广泛流传,有一位疑似该校学生的家长表示:“看看我们能为受伤的孩子做一些什么?”却遭到了一位“李老师”的“冷静”劝导——跟我们一年级无关;孩子没有必要知道这个事;家长有这功夫,多帮孩子练练口算;“那20人跟你什么关系”……

 

       虽然还没有办法证实截图的真实性,但这位老师的说法已经在互联网上遭到强烈的反弹,还有网友表示,“这样的老师不在少数,相当一部分低年级的老师,素质真的是教育的耻辱”。

 

       身为同行,我同样不赞成李老师的说法。事件发生后的确需要冷静,但冷静不应是冷漠,此为其一;另一方面,截图流传后,很多人将矛头对准李老师,微博搜索关联着“人肉”这样的关键词,并上升到教师群体的“攻击”,这也是一种舆论跑偏和舆论暴力。

 

       他错不至此,我们只看到他呈现出来的“冷漠”,却没有真正省思如此冷漠的根源。这不是为某个人申辩,而是只有搞清楚冷漠的土壤,才可能清除冷漠的根苗。

 

       在李老师的回应里,他对家长说:您有时间关心其他孩子,还不如赶紧在家给孩子练练口算,因为乐考的事情一件接着一件,其他事情都跟孩子无关。

 

       这其实是我们在教育中经常看到的一种逻辑链:学生就是学习最重要,其他事情孩子都不要管。

 

       虽然素质教育喊了那么多年了,但在孩子上大学前的整个教育阶段,“分数至上”的理念贯穿始终,这已经不必多言了。“分数至上”,必然导致“学习最重要,其他无关”的逻辑的出现。如果我们置换一下不同的语境,会发现这一逻辑实在太普遍太常见了。

 

       比如现在很多小学马上迎来期末考,语数老师每天忙得脚不沾地——一切都要让位于期末复习,而一切期末复习都要让位于语数两门主课,很多所谓的副科都渐渐被停掉或取消掉了。孩子如果想上体育课,可能有老师就会说,“期末成绩最重要,其他先放一放”。虽然老师口头上都说孩子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只要孩子成绩好,体美劳可以松一松的情况屡见不鲜。

 

       很多家长也将这一逻辑运用得炉火纯青。孩子想参加学校组织的公益活动,不让,因为这会分散孩子精力,不利于学习;孩子学习之余想放松一下,不让,因为学习最重要,放松是浪费时间;孩子早恋了,如临大敌,各种干涉手段一齐上,因为这会影响学习……

 

       不要小瞧“学习最重要,其他无关”这样的逻辑,当它被说得多了、用得多了,便会催生出一群只重视学习成绩的教师、家长和学生。不知不觉间,这种逻辑也会结出冷漠的果实。关心其他人,与练习口算又有什么可冲突的?我的那位同行不见得是“坏”,只是分数至上的教育体系真的会把人变成为分数服务的机器。而机器会有感情吗?

 

       除了“分数至上”带来的冷漠,还有一种是结构和机制里催生出的冷漠。舆论对这起事件的报道其实并不多,而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当被质问如何保障孩子安全时,校长只是反复强调,不是用刀,不是外界传得那么严重。这位李老师在截图里也再次跟家长强调了这一点,并表示不要给孩子传递恐慌。

 

       他们的立场很清晰:稳定最重要。这样的动机可以理解,一起事件发生之后,“不信谣不传谣”,不要让恐慌任意蔓延,也要杜绝恶性事件的“模仿效应”。只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不信谣不传谣”常常就成“不要说,别讨论”了。仿佛大家都不说了,负面事件就压下去了,局势就一片和谐大好,学校和社会就会愈发稳定。事实是,“压”可以保持暂时稳定,可就像压力锅,一旦爆发,后果不堪设想。相反,如果注意疏导,多在细处下功夫,反倒可能获得长久的平静(如果追溯这起恶性事件的前因后果,就会更明白这一点)。

 

       截图中的李老师很可能只是秉公奉行指令而已,如同复读机说了一些规定下能说的话。这样的冷漠,是追求稳定体系下的冷漠,折射的是一个体系的目光短浅、讳疾忌医。

 

       最后还有一种冷漠,是原子化的。所谓“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只要事件不是落在我头上,就与我无关了。对于这样的冷漠,舆论常常是加以各种道德劝诫或批判,这当然是必要的,却不总是有效。

 

       冷漠,对应的是共情。我们为他人的困难无动于衷,是因为缺乏共情能力,这就是梁漱溟说的“社会太死,是指私意太深”“现在最不得了的是大家缺乏公共意识”。而共情能力怎么来?一个“共”字,其实就是共同体和公共意识,它们不是喊出来的,是涵养出来的。

 

       学者叶匡政这样谈论公共意识的涵养:“公共意识的核心是公共性,只有当公共生活是面向全体民众开放的、民众可自由参与的,民众在互动中才能形成一种维护公共利益的共识,这种共同的价值认知,体现的就是公民的公共性。”简言之,我们必须让每个人真切感到,他就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主人,他的意见能够被倾听、会受到重视,他的权利能够得到保障,他的一举一动能够影响到我们社会……

 

       在这种公共生活的涵养下,他就会明白,他做或不做以及怎么做,都有差别,他可以让社会更好、让包括他在内的每个人更好。反之,如果一个人没有公共生活,他已经认定自己只是一个“被管理者”,改变不了什么,整个社会与自己无关,那么他很可能就会对公共生活冷漠,对他人冷漠。并且这种冷漠会带来“公地悲剧”和自私自利:只要坏事不降临到我头上就好了;我得赶紧多捞多得,然后赶紧离开。但这样的冷漠背后,不是侥幸的快乐,而是恐慌——他并非不明白,当他仍是社会的一员,他也有可能遭受种种不确定性。

 

       我非常钦佩截图中的那位家长,在“教师-家长”权力并不对等的情形下,敢于在群里这样发问,如此公共意识让人尊重。而我的同行,无论他是出于什么缘由的冷漠,他的应对都是极糟糕的一种。哪怕他只是对家长的诉求做一点呼应,让群里的每一个家长知道,他们的诉求是被重视的,他们是可以为这个社会的向好做一些什么——这都会是一次最好的公共意识训练,并可以让社会真正变得更好一点。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伤人  伤人词条  冷漠  冷漠词条  事件  事件词条  小学  小学词条  不是  不是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