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6000万农村留守儿童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在现有的诸多公益组织的回应中,是否遵循这样的路径:从问题识别与建构,到系统地辨明并瞄准需求,到最后形成有效的干预并使目标对象获得有效改变?政策是否有效地回应和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社会资助和社会力量的参与是否能够得到有效的使用,避免大量重复的、短平快的项目导致公益资源的浪费?如何使三者之间产生复合效应,进一步推动行动?
这正是“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公益导航”项目(以下简称“公益导航”)想要要探究的。留守儿童公益导航研究采用了上述系统性、结构性研究方法,对留守儿童的需求进行辨析,对相关的支持性政策(资源)状况进行梳理和呈现,再对在地组织进行行业扫描,并进一步分析和提炼干预模式,希望借此引导公益资源合理、有效地流动。
编者按
“公益导航”项目由沃启公益基金会发起执行,项目最终的研究成果将在香港乐施会资助下,于近期通过知识产权出版社正式出版并举办研讨发布会,欢迎关注。 (本研究的参与者和报告作者包括:耿和荪、刘海英、曹阳、段俊英、王静)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真正解决,既亟需政府继续完善更全面务实、有效可行的配套政策与制度性安排和资源的真正投入,社会资源与社会力量的介入和影响也不可或缺。
近年来,关注和帮助留守儿童的民间公益组织在逐步增多,策划和实施了多种类型的、针对性不同的公益项目,为留守儿童送去温暖和成长支持。但由于信息不对称、社会认知渠道有限、资源不能有效配置等多种因素制约,一线实践的民间公益组织少为人知,资源紧缺,获取资源的渠道和机会稀缺,致其项目的覆盖面、可及性、持续力及效果、投资影响力都远远不能适应实际需求,更难以达到带来改变的目标。
沃启君在第六至十一期推出留守儿童需求解决方案案例的目录和具有代表性的四个典型案例,以及留守儿童服务组织的名录,以呈现国内公益组织就农村留守儿童的需求或面临的问题所采用的解决方案。希望通过解读和推荐,推动建立起支持有效公益项目的新方式、新路径,通过有效的公益行动回应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面临的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需求解决方案案例,拣选并比较系统深入地梳理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个性化实践。案例选择的依据,是聚焦农村留守儿童项目,适当兼顾相关项目的原则,将案例分为两类:第一类项目称为:“留守儿童解决方案案例”,以农村留守儿童为主要服务目标;第二类项目称为“基础项目案例”,关注更为广泛的农村及农村儿童(其中包括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两类项目的入选数量比例为2:1。
在案例的选择方面,经过了搜集、初筛和二次筛选过程,我们结合了业界有多年资助实战经验的项目官员、研究者、观察者、实践者的推荐信息,以及项目机构参与案例的意愿,并对留守儿童项目采用的干预模式进行了平衡。我们针对部分入选的案例开展了实地调查,围绕真实运营、代表性、开放性三个维度来进行衡量,然后按照一定的框架进行系统梳理。
通过这些案例可以比较细致地反映出,以提供公益慈善服务为主的社会组织为回应留守儿童群体的需求,解决或改善包括留守儿童在内的乡村儿童群体的问题所采取的行动、探索与努力。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