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这是来自奥地利维也纳的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的一句名言。
在童年时期,如果父母能够给予孩子足够多的关注和陪伴。那父母的爱会变成孩子来到成年世界时,抵御外在风暴的一砖一瓦。
但对于另外一些并不足够幸运的人来说,童年时期的缺憾却需要用一生来弥补。
“毕业后公益图书室”的创始人刘楠鑫就是其中一个,但区别于大多数汲汲营取一生而最终只能使自己的童年缺憾得到圆满的人来说,刘楠鑫做的更多。
他身为曾经的留守儿童,怀抱着最大程度的同理心,让更多人的童年不再有遗憾。
而谈及这份慈善事业的缘起,则要从一本偷来的童话故事书开始说起。
Part1
缘起:一本偷来的故事书
刘楠鑫出生在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的一个小村庄,土地贫瘠、交通闭塞。
为了改善家中的经济状况,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外出打工,留下他与祖辈一起生活。
地理位置的偏远和经济状况的匮乏,让刘楠鑫的童年很是无趣。他会自己一个人躺在山坡上捏几十上百个泥人,模拟军事家指挥打仗;也会躺在地上看星星,身旁萤火虫飞来飞去。这些在我们现在看来充满了自然意趣的“小清新”活动,却是一个孩子日复一日的生活。
小小的刘楠鑫偶尔也会望着一座又一座的大山,想象外面的世界是怎样的。
只可惜陪伴他的永远都只有那些了无生趣的荒原,无人带领,也无人应答。
而就在四年级时,来自校长一句偶然的话,却让刘楠鑫的童年有了新的启发和色彩。
校长在一次课上偶然说起,自己的办公室存放着课外书。那个时候的刘楠鑫在学校毫不起眼,也没有勇气向校长提出,自己想要课外书的要求。
于是在同学的怂恿下,他和几个朋友在周末偷偷爬水管进了校长办公室,拿到了一本《阿凡提的故事》。 故事很短,刘楠鑫一个下午就全部读完了,但他没舍得还回去。
这个故事在他小小的心中,涌起了巨大的能量。原来,童年不仅仅只是贫瘠的,还可以有童趣、有知识,有待在原地就可以游览世界的方法,那就是书本和阅读。
Part2
用热情和诚意浇灌,积累多人力量
2014年,刘楠鑫考上广州大学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从小村庄走来,那个向往的繁华都市此刻就铺开在眼前,刘楠鑫带着敬畏和好奇,开始勇于尝试各种新鲜事物。
在一次帮助大学城餐饮商贩搭建线上点餐平台而大获成功后,他发现原来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可以帮助到这么多的人。此时他脑海中浮现了大山里的孩子们质朴的面孔,他内心想:何不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搭建一个类似的平台,为山区里的留守儿童们送去一份温暖与帮助呢?
对于行动派刘楠鑫来说,一个冒出来的小小念头不算珍贵,而付出实际行动,把想法变为现实,才是他真正要做的事情。
他首先想到的是组建一个有凝聚力的团队,但是困难也随之来临。
那时候,他身边并没有有志于此的朋友,也没有好的资源可以利用。于是他便想着联合外校学生,特别是一些名校的优秀学生来一起组建团队。但对于那个时候仅仅是一位普通高校的大二学生来说,身份和经历都不足以让刘楠鑫有很强的号召力。
“你不是顶尖名校的学生,也没有什么特别出众的经历和才能,别人凭什么跟着你来干这件事情呢?”说起这些,那个时候的窘迫和困境,仍然历历在目。
但是刘楠鑫并没有被这些外在的客观原因所吓倒。他首先想用一些亲身经历,从感性的角度来打动别人。于是他写了一封充满诚意的倡议书,里面讲述了他在一个星期之内利用线上点餐平台,凝聚了两万多名粉丝的事情,以及他对于公益事业的愿景。
写好倡议书后,他让学校的同学帮忙向外校学生宣传。就这样,刘楠鑫一点一滴扩大着自己的影响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参与。
随后,他客观分析了自身的优势劣势,从理性的角度劝说优秀的名校学生加入团队。刘楠鑫说:“实际来分析,一个项目如果想要成功,必定要有人付出自己的时间精力。顶尖大学的学生很优秀,但是他们会把更多的时间放在自己的学业上,而我却可以把大量的时间投入在这上面,勤能补拙,凝聚起团队。这正好是我们之间互补的地方,这也正是我的优势。”
他对于公益事业充满了热情,一点一滴的努力都让人看在眼里,正是这份热情打动了别人,让他们愿意参与团队,贡献自己的力量。
于是他慢慢联合起了来自清华北大以及哥伦比亚大学等学校的500位学生,一起做起了“毕业后公益图书室”项目。可以说,正是他投入的巨大热情与努力,才一点点地凝聚起如今的团队。
Part3
设立特殊书单,关爱留守儿童
团队得以顺利组建之后,刘楠鑫与小伙伴的公益之旅正式启航。他们在广州的各个大学里收集旧书,整理之后再运往山区学校。但因书籍较重、距离较远,运输的费用问题,对于一个学生团队来说,开始变得无法负担。
但是这个困难并没有困住充满坚定决心的刘楠鑫,他明白,这个项目凝聚着团队所有人的心血,也寄托着山区留守儿童的希望,而正是这份责任感也不能让他轻易放下这个项目。
于是,为了能让这个项目正常运转下去,他与团队成员一起贷款了五万块钱,用于书籍的运输和分发。而除此之外,他们还省下自己的生活费,为了能够给山区孩子多运输一些书籍。
可以说,刘楠鑫的团队对于“毕业后公益图书室”这个项目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得以让他们获得成功的,更是这份在前路未知时敢于孤掷一注的决心和魄力。
有了资金的支持,项目终于得以正常运行下去。刚开始他们选择书籍的标准是按照自己的亲身经历,想着自己十年前作为孩童是否会喜欢这类书籍。
后来团队年终复盘的时候进行了第一次的书单改革,团队慢慢建立了一套属于自己的书籍选择体系,他们把这个方法叫做18步法则。
到了今年,团队进一步研究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发现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陪伴的缺失会对孩子产生很大影响。而有同样经历的刘楠鑫,也深深明白着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会面临着多大的孤独和不安。
于是针对这些问题,团队进一步规范书籍选择体系,建立了三类针对性书单:安全书单、情商书单、心理书单。所有的配书都是按照这三种类型进行分类,进一步做到了专业。
刘楠鑫笑着说:“我们团队立志成为留守儿童的陪伴者与心智塑造者,为孩子的成长带去一份关怀”。
十几年前,刘楠鑫还是那个躺在土地上,望着星空,在万籁俱寂时苦苦困于无法走出大山的孩子。而十几年后,他已逐渐强大,因此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抚慰更多孩子的伤疤,让更多的人不会有童年的遗憾。
有了成熟的团队和运营模式之后,摆在刘楠鑫面前的另一个问题出现了:怎样在最高效率之下,让这个模式辐射到更多的山区学校,让更多人获益?于是,刘楠鑫带领团队提出了“千图计划”。
“千图计划”是毕业后公益图书室发起的青年公益创新项目,旨在鼓励一位发起人,牵头一支团队,联动多股社会力量,聚焦解决一所乡村学校阅读问题。这种便于学习、模仿的创新项目,让更多的人可以以较少成本,较低门槛参与慈善,从而让更多的山区孩子有书可读。
Part4
从校园走向社会,不辜负每一份信任和重托
“毕业后公益图书室”与许多其他的校园内公益项目一样,在联合发起人毕业之际,会遇到团队交接的问题。
面临着到底是要坚持自己将这个项目做下去,还是把项目交给校内下一任负责人这两个选择,刘楠鑫他们为了保持项目的初心,咬牙做出了继续做下去的决定。
为此他们放弃了在大三考研、找实习,立下了“君子协定”,无论项目进展如何,都不能放弃这个项目,并且考虑到项目的广度,他们不再局限于校园内,而是走出社会,艰难地寻找起合作机会。
对于校园学生来说,社会无疑充满了不确定性,并且许多问题也都超出了他们的能力范围之内。
面对这些困难,也许他们当时有过迷茫与痛苦,但是每当他们想起山区的孩子们以及团队当初的约定,还是坚持着自己选择的道路,一步步在社会上努力地寻找合作机会。
不负苦心人。面对他们的努力以及对公益事业的热爱,社会还是给了他们良好的爱心反馈,有许多人都给予他们莫大的帮助。
比如在团队没有办公场地的时候,李环霞女士在白云区物流园里面的一个宾馆,花了一百多万把它改造成办公住宿和仓储一体的空间,然后免费提供给团队一直使用。
在项目运营得不好的时候,李环霞女士也一直鼓励他们坚持走下去,没有一丝责备,这给了团队莫大的信心和鼓励。
“李老师是带我睁眼看事业的第一人,这个时代,一位女士能以这么坚定不移的心态来支持我们,支持公益,对于我作为一个创始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那就是做这件事在我心目当中,它不仅仅是一个兴趣爱好了,已经是一个事业了。我要对得起她一直以来的支持。”刘楠鑫坚定地说。
而除了李环霞女士之外,资深媒体人、公益人何雪峰老师也给予了刘楠鑫很大的帮助。“何老师让我真正了解到行业公益是怎么运转起来的,他也让“毕业后公益图书室”这个项目从学校的小打小闹式的慈善,变为了一个真正的、可供多人参与的、成熟的公益项目。
谈及何雪峰老师对自己的帮助,刘楠鑫显得颇为动容。对他而言,从学生到具有专业素养和眼界的公益人,这个转变过程是艰难的。而之所以能够顺利转变,离不开来自领域内专业人士的指点和帮助,因此在刘楠鑫眼中,何雪峰老师可以算带他“睁眼看公益领域第一人。”
就是这样来自社会各界的帮助和指点,让团队小伙伴们的心中充满了感动与力量,而这份责任与重托让他们选择坚定走下去。
这份不懈努力,也让他们有了最好的回馈。截止目前,“毕业后公益图书室”已联合365家知名企业、10000余家爱心单位、40万志愿者、110万爱心人士撬动7000万公益价值,为国内偏远地区乡村小学建立1488间公益图书室,输送精准课外读物达240万册。
Part5
美好应援计划,让爱和希望传递
随着“毕业后公益图书室”这个项目越发成熟,新的慈善模式也应运而生,而这一次,刘楠鑫团队选择与“战斗力”超强的粉丝团进行合作。
“我真的惊讶于粉丝团的执行力和行动力,他们能够在那么短的时间完成筹款、书籍的收集、分发和运输,效率比很多专业公司都要高。”
在看到了粉丝团在慈善项目中的巨大潜力,刘楠鑫带领团队创造性地发起了“美好应援计划”。
美好应援计划是希望联合知名艺人,利用明星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号召粉丝一起关注“毕业后公益图书室”项目。迄今为止,“毕业后公益图书室”已经与包括蔡依林、范丞丞、边伯贤、邓紫棋等65位明星,1000家粉丝团进行应援合作。
粉丝纷纷响应自己偶像的号召,参与“毕业后公益图书室”项目之中,捐钱捐书,为留守儿童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Part6
"大学注定要做一件连马云都做不到的大事"
刘楠鑫曾经因为一句话受到过很多的质疑,当时还在大学校园里的他,信誓旦旦地说:“大学注定要做一件连马云都做不到的大事”。
当小益问起他,现在的成就是否已经足够让他满意时,他仿佛已经不在意当年那个有些“狂妄自大”的诺言。
还能做多少事,还能给多少孩子送去书籍,还能在多少个地方建立多少个图书馆,在经历过很多个尝试之后,这些变成了现在的刘楠鑫更加关注和在意的事情。
从一个需要从老师办公室偷故事书的留守儿童,成长为让成千上万个孩子有好书可读的公益人,这样的转变是巨大的。刘楠鑫站在这些孩子的去处,望着他们的来处,希望用书籍和知识,给这些小小的孩子铺一条光明可见的人生坦途。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