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访谈】贾西津:基金会在公益生态中应该是一个支持层

 

自然万物,都有自己赖以生存的生态,大自然如此,社会如此,公益行业亦如此。一个强大的生态,可以促进不同组织之间的链接与沟通,还可以相互支撑、共生,促进整个生态的健康发展。

 

 

善达网注意到,自2008年成立起,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就致力于推动基金会行业的生态系统建设,近两年更是将其作为了论坛的未来发展战略。主办方认为,只有推动公益生态系统的完善,民间公益慈善才能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11月22日-23日,一年一度的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年会又将召开。基金会发展问题再次成为公益行业关注的热点,而其中的一个话题就是公益生态建设。活动之前,善达网以“构建公益生态建设”为主题,对包括贾西津、李志艳、彭艳妮、吕全斌、刘洲鸿等业内专家和实践者进行了专访,探讨如何构建一个完善的公益生态系统,基金会公益生态建设又应承担怎样的角色和责任。

 

 

今天推出系列专访第一篇《贾西津:基金会公益生态中应该是一个支持层》。贾西津老师是清华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清华NGO研究所副所长,她认为,基金会处于公益生态链中的上游,它像一个“资源中心”,承担着“筹钱、增值、散财”的功能。

 

 

 

马广志:近年来,生态建设是公益领域关注的一个焦点。您认为目前中国的公益生态现状是怎样的?

 

 

贾西津:随着慈善事业的发展,基金会、社会团体和社会服务机构等的组织越来越多,也出现了很多的服务机构和第三方支持机构等。这个行业如果要发展得更好,就必须要重视行业生态的建设。

 

 

概括来说,中国公益生态的现状目前主要呈现有三个特点:

 

 

一是偶发式的活跃。也就是说,公益只是在出现灾害或99公益日期间,才会受到社会的关注,其他时间还是比较冷清的,不是那么受关注。

 

 

二是选择性生长。像企业的成长发展一样,公益需要的也是一个自然、自由的环境,只有社会需求在,就会产生大大小小的社会组织,进而发展至一个成熟期。但现在公益事业的发展,受政策的导向影响很大,结构还是很不平衡的,在不同的时段会呈现选择性。比如现在社工机构发展非常快,就是因为政府购买这方面的社会服务相对比较多。而像十多年前比较活跃的妇女权益、劳工维权等社会服务已经很少了。

 

 

三是社会力较弱。现在虽然全国有7000多家基金会,80多万个社会组织,但真正的社会影响力却并不强。貌似活跃的公益组织与其社会力并不匹配,并未形成真正的第三部门。

 

 

马广志:那您认为一个好的公益生态应该是怎样的?又怎样才能建设这样一个生态系统呢?

 

 

贾西津:“生态”这个词最早来自生物界,是一个有机的而非无机的概念。一个好的公益生态一定是自然生长,而非被打造或是被构建的。这个公益生态一定也是多元的,成长起来的公益组织不会一模一样,形态多元,特点也多元,而且这些组织又会相互关联,最终形成一种多层管理的复合结构,有着内在运营逻辑的体系。就像大自然一样,一个好的公益生态也需要有相应土壤、空气、阳光、水分,即政策法规、基金会、枢纽机构等各司其职就好。

 

 

马广志:您说过,在公益生态中,基金会应该是一个支持层。那在构建公益生态中,基金会如何参与并发挥支持作用?

 

 

贾西津:基金会之于公益行业,可以比作经济领域中的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虽然它的数量不是很多,但应该起到支柱性的作用,它是一个动力源,应该为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资源流。

 

 

马广志:但我国很多基金会好像并未发生这样的作用。

 

 

贾西津:是的。我国大多数基金会还只是一个名称上的基金会,并未在公益生态发展上形成一个资源流,发挥在公益行业中应该起到的支柱性作用。基金会有操作型基金会和资助型基金会两种,我认为前者严格意义上不是基金会,它和一个提供服务的公益组织没有区别。只有资助型基金会才扮演着公益蓄水池、能量源和行业支持者的角色,但遗憾的是,这样的基金会也许1%都不到,只有50家左右。

 

 

马广志:如何才能让那些操作型的基金会转型为资助型基金会呢?

 

 

贾西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基金会本身应该是给资源的组织。随着这种理念的普及,会有一些操作型基金会向资助型基金会转型。但更多的资助型基金会还有待有理念的资助者,在未来的资助方向上,有所改进,或者直接成立更多的资助型基金会

 

 

马广志:您把这种理念称之为“现代基金会在中国的觉醒”,在前不久举行的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陕西峰会上,您还提出了基金会未来发展的两个核心问题:基金会一定要认知到未来公益生态是什么样的?在其中的特定角色是什么?

 

 

贾西津:是的。基金会处于公益生态链中的上游,它像一个“资源中心”,承担着“筹钱、增值、散财”的功能。在未来,基金会应该是一个为有愿景的组织提供可持续的实现公益目标机制的机构,是进一步跨域创新、跨部门的资源流通平台的一环。

 

 

令人欣慰的,作为公益行业发展的枢纽型机构,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关注到了这一点,而且在倡导和推动地方公益生态构建上作出了很大的努力。

 

 

马广志:这种推动对地方公益事业的发展有什么意义?

 

 

贾西津:非常重要。社会组织的发展逻辑是自下而上的,其生态建设的关键在于各地能否形成一种适合的土壤和环境,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的地方峰会的举办,就是通过理念的传播以及一些种子的落地,来推动当地公益生态的向好变化。

 

 

马广志:在您看来,中国哪个地方的公益生态给您的印象最深刻?

 

 

贾西津:早些年来说,因为经济发展相对发达,广东、浙江和上海的公益生态都比较好,但近些年因为受政策影响,这几个地区的公益生态都没有多大变化。

 

 

目前而言,成都是比较有特色的。成都的形象定位是一个宜居城市、一个文化城市,所以它始终把社区看作是社会治理的基础,是自下而上的社会治理思路。所以它的公益生态起始不是从社会组织而是从社区基层建设发展起来,虽然政府没有出台什么特殊的支持政策,但很多草根组织就这样生存并壮大起来,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有什么资源就去做什么,而且复合性特别强,几乎完全是一种自然生长的状态,结果你看到的就是一个“树”的模样,而不是被规划出来的。

 

 

马广志:这些不同的组织之间是怎样的链接和沟通的?

 

 

贾西津:它们之间不一定有很正式的链接,但它们就那样自然地形成了一个生态群。大家自发进行交流和沟通,而不是由政府来主导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自由成长是生态的本质。当然,这种自由的前提一定是合法合规,而且是在真正地解决社会问题。

 

 

马广志: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也开始把基金会行业的生态建设作为自己的使命,您对此有什么期待?

 

 

贾西津: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可以以每年年会以及各地的峰会为抓手,推动基金会的行业生态建设。

 

 

一是倡导“共创”理念,推动更多的基金会向资助型基金会转型。

 

 

二是可以探索基金会治理的有效机制,推动行业治理水平的的提升。

 

 

三是推动优化制度环境,推动建设基金会的多层次有机发展生态。也就是说,让基金会具有现代公益的理念,真正的成为“基金会”,是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应该承担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西津  西津词条  基金会  基金会词条  公益  公益词条  访谈  访谈词条  生态  生态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