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报告】一文读懂中国公益慈善学历教育的现实困境与未来趋势

   导读: 

 

由敦和基金会资助、清华大学慈善研究院和明德公益研究中心共同完成的《中国公益慈善学历教育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已于近日正式发布,《报告》的主要执笔人为:蓝煜昕、马倩雯、李可嘉。《报告》关注的公益慈善学历教育是指以公益慈善行业“增量人才”培养为目的、在高等院校面向专科生、本科生或研究生开展的教育。

 

本文主要从我国高校公益慈善学历教育的发展状况、供给不足的主要障碍、国际公益慈善教育发展的经验与比较,以及针对我国高校公益慈善学历教育未来发展的观点和建议,四个层面展开精要论‍述。更多丰富内容,请点击“阅读原文”下载《报告》完整电子版。‍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 图片来源网络

 

《报告》关注的公益慈善学历教育是指以公益慈善行业“增量人才”培养为目的、在高等院校面向专科生、本科生或研究生开展的教育。

 

《报告》基于对现有高校公益慈善教育项目(以本/专科教育为主)的调研,并结合对国外高校公益慈善教育经验的系统梳理,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01  我国高校公益慈善学历教育的发展状况

 

 

(1)我国以公益慈善领域人才培养作为专门方向的高校教育项目在2011年以后才出现,目前的教育项目数量仍然屈指可数,仍处于各种教育模式原型塑造阶段,存在高度的不确定性和非稳定态,与行业培训的蓬勃发展相比较为薄弱。

 

(2)我国高校公益慈善学历教育的总体格局:

 

在教育层次分布上:

 

a. 依托公共管理学科MPA项目开设公益慈善课程已经相对普及,少数MPA项目开设公益慈善方向;

 

b. 学术性硕/博教育围绕高校学术研究重镇开展,对实务部门从业人才的直接贡献有限;

 

c. 本/专科层次的教育创新呈现“边缘效应”,从办学相对灵活的非一流高校、民办高校开始发起和拓展。

 

在学科主体上:经历了从公共管理学科发轫到工商管理的介入,再到社会工作背景的兴起,总体话语正在从非营利组织管理向公益慈善变迁。

 

(3)目前我国本/专科阶段的公益慈善教育创新比研究生教育创新更活跃,已有项目大体呈现四类培养模式:

 

模式1——全日制本科,社会工作或公共事业管理下开设公益慈善方向;

 

模式2——高等职业学校专科,公益慈善事业管理专业;

 

模式3——本科兼修,强就业导向,颁发二学位或辅修证书,以慈善行业人才培养为目的;

 

模式4——本科兼修,弱就业导向,二学位、辅修、特色班、暑期班或选修课程打包,以公益慈善启蒙或创新创业教育为目的。

 

* 图片来源网络

 

(4)高校公益慈善教育创新从主体来看存在高校逻辑和行业逻辑,前者是由高校内部力量推动的主动创新,后者是行业力量(基金会)推动并落地在某高校的创新;相比之下,公益慈善教育的市场驱动乏力、政府推动缺位。

 

(5)已有高校公益慈善教育项目主要存在三类首要的办学动机:一是探索行业人才培养;二是培养学生公益创新创业意识和技能;三是高校自身拓展专业方向、打造特色专业的努力。

 

(6)本、专科教育不同的培养模式对应不同招生方式,模式1和模式2通过高考体系等方式从中学毕业生中直接招生,模式3、模式4面向全校各专业在校生招生。跨专业兼修模式下生源相对充足,专修模式下的生源保障则存在一定挑战。

 

(7)已有公益慈善课程包括公益慈善基础理论(非营利组织概论、公益慈善法规政策、价值与伦理等)、专业技能(机构综合管理、项目管理、筹款、传播等)、实习实践(实习、参访、实训、大赛等)三大类,在慈善伦理价值、科技与慈善、领导力课程、职业发展课程等方面相对不充分。不同培养模式和项目的课程体系有所差异,以行业从业者培养为定位的项目其课程设置较为全面,理论和实践课程比较平衡;以培养创新创业教育为目的的兼修项目,宏观理论类课程和社会企业、实践课程特色比较突出。

 

(8)已有公益慈善教育项目的师资特征包括:“校内+校外”、“专职+兼职”是普遍现象;学院派、实务派分离是普遍现象;以就业为导向的项目对实践导师有较大需求;师资总体缺口大,对青年教师需求强烈。已有公益慈善项目缺乏成熟的教材,教师上课以课件为主、各行其是。

 

(9)已有项目在教育成效上,对知识维度的“公益慈善基础理论”、“项目策划与管理”、“公益传播”和“公益慈善组织运作与管理”的传授程度较高,而“公益慈善组织财税业务”、“公益慈善项目筹款”等相对薄弱;能力维度的“快速学习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活动策划能力”的培育程度居前四,而“志愿者管理能力”、“信息收集、游说能力”、“研究分析能力”相对薄弱;价值维度,公益慈善教育对学生人生目标、从业动力、参与意识和慈善意识方面均有正面影响。不同培养模式在“知识-能力-价值”三维度的影响均有所差异。对毕业生调研教育培养与现实需求的胜任力缺口表明,项目执行、项目设计、沟通协调是实际工作中最重要的3项能力,而教育项目培养与实际需求差距最大的三项能力分别是项目执行能力、志愿者管理能力、信息收集和游说能力。

 

(10)已有教育项目毕业生去向差异较大,但总体在公益慈善行业就业的成效明显,有38%的毕业生正在从事公益慈善相关工作,约25%的毕业生现在不从事、但未来期待会从事公益慈善相关工作。其中北师大珠海分校和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在毕业生的公益行业就业方面表现突出(均在60%以上)。从事公益慈善领域相关工作的毕业生中,超过半数在基金会工作,其次是社会服务机构;在入职岗位方面,项目管理岗位最多,筹款岗位其次。

 

(11)现有研究生公益慈善教育项目依托公共管理、工商管理、社会工作三大学科的硕士项目在开展,三类学科背景的项目在生源、培养的人才类型、课程设置方面均有明显差异,近期社会工作硕士项目向公益慈善的拓展是现实约束下一个潜在的发展趋势。

 

 

02  我国高校公益慈善学历教育供给不足的主要障碍

 

 

(1)高校公益慈善教育供给不充分的本质障碍在于行业人才需求与学生(及其家长)受教育需求的不平衡,前者强、后者弱,体现为高校公益慈善教育项目的生源不足,原因在于公益慈善行业的就业吸引力或行业发展与受教育者(公众)之间的信息断层。

 

(2)以鼓励公益创新创业为目标、兼修模式为主的教育供给比较容易达成,其原因在于这类项目主要回应的是学生的兴趣需求而非就业需求,由此达成教育供给和知识需求的平衡,从而生源受公益慈善行业与知识需求者的信息断层影响较小。

 

(3)教育供给受到学科制度和高校制度的动力约束:学科制度决定了招生、学位授予的合法性以及一系列教育资源的分配,由此决定公益慈善教育只能依托于已有学科进行拓展,从而造成影响力不足且在教育体系内的资源获取受到限制;高校对研究发表的重视及职务晋升制度则对教育者(教师)个体的动力产生重要影响。上述因素决定了公益慈善教育在当前阶段还需要外部资源、尤其公益慈善行业资源的大力支撑,而无法完全通过高校体系自身的资源供给和激励达成自我可持续发展。

 

(4)教育供给还受到供给能力的约束:一方面公益慈善研究与知识生产还未形成支撑网络,表现在师资、教材等方面的匮乏和课程设置、课程开发方面还缺少有效指引;另一方面是高校体系以学院派为主,公益慈善行业在教育创新资源、人才需求信息传递,以及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给予的支撑还存在不足。

 

(5)教育需求侧存在两方面重要的障碍:一是公益慈善行业本身面临发展困境和人才制度障碍,行业地位不高、规模不大,未进入社会就业的主流视野;二是社会认知不足,以至于行业的人才需求未能转化为潜在学生(及其家长)的就业需求,造成公益慈善教育项目生源得不到保障。

 

* 图片来源网络

 

 

03  国际公益慈善教育发展的经验与比较

 

 

(1)世界范围内高校开展的公益慈善教育始于上世纪80年代的美英等国,并随着第三部门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而拓展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到目前为止,美国的公益慈善教育相对完整并自成体系;欧洲除英国以外、以及世界其他地方的高校公益慈善教育发展相对缓慢且仍不成体系。世界各国对公益慈善相关的教育项目并没有统一的话语和范围界定,美国以非营利管理教育项目为主,英国除非营利管理项目外社会企业、企业社会责任等市场倾向的话语突出,法国、西班牙还涉及社会经济、团结经济等教育项目,非洲则集中在发展研究(development studies)类项目,南亚、加拿大还侧重社区发展类教育项目。

 

(2)世界范围内高校公益慈善教育的发展往往依托于已有学科体系进行拓展,尚未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即便非营利管理和慈善教育最成体系的美国,相关教育项目的发展进路也是从公共管理、工商管理、社会工作等学科、学院的教育项目进行拓展的,只有极个别项目依托于独立的公益慈善学院。

 

(3)各国高校公益慈善教育存在不同的模式,主要包括本科教育项目、研究生教育项目、非学分教育、认证项目、在线教育项目等。这些教育项目大体存在通识教育、以就业为目的的教育、以创新创业为目的的教育三类。其中本科教育项目存在主修、辅修等形式,美国以非营利领导力联盟(American Humanics,简称AH)为核心的本科教育以就业为导向而强调胜任力,其他国家以就业为目的的本科项目较少。研究生教育集中在MPA(公共管理硕士)、MBA(工商管理硕士)、MSW(社会工作硕士)等项目的非营利管理方向中,近年来以商学院为主要载体的社会创新、社会企业类项目明显增多。

 

(4)不同目的和模式的教育项目在课程设计方面差异较大。通常说来本科生教育以培养慈善志愿意识、公民参与意识、社会创新理念等的通识课程为主;以培养非营利部门从业者为主的本科项目则强调资助实验、行动服务等实践课程;培养非营利部门从业者和管理者的硕士项目与国内目前的公益慈善项目相比,强调了慈善伦理、新技术运用、领导力等课程;以培养社会创业者为主的课程则侧重社会投资、社会企业、社会创新等课程。此外,一些国家的社会经济、社区研究、发展研究等相关项目则有其各自专业领域的课程侧重点。值得一提的是,美国AH主导的本科教育项目在高校、非营利机构和认证机构之间形成互动,在一定程度上为用人机构提供相对定制化的课程内容。

 

(5)高校公益慈善教育的推广非常有赖于行业性支撑体系,包括较为成熟的慈善研究网络、教育知识生产体系(包括课程指引的开发)、院校网络(如NACC)、项目认证体系(如NASPAA)以及像AH这样的跨界联盟。美国高校公益慈善教育的全面发展正有赖于这些行业性支撑体系。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慈善研究网络、学术期刊等形成的学术共同体及其自我认同对教育项目的重要支撑作用。此外,教育项目发展的初期往往面临较高创新成本,公共部门投入或公益慈善行业的资金等支持体系至关重要。

 

(6)各国的高校公益慈善教育发展状况及其路径比较表明:

 

a. 在公益慈善人才培养的目的下,是以高校学历学位教育为主还是以行业培训体系为主,各国存在不同的选择(如瑞典几乎不放在高校体系中);

 

b. 一国公益慈善教育发展水平及其课程体系与该国第三部门本身的体量和特质有关,尤其第三部门本身的体量在一定程度决定了教育项目的体量;

 

c. 不同的国家根据自身第三部门的实际需求,存在不同的培养目的和教育话语(如发展研究方向、社区研究方向、社会经济方向等),并非所有国家都照搬“非营利管理”这类强势的管理学话语和课程体系;

 

d. 教育项目的发展水平与该国公益慈善研究与学科发展水平以及是否存在行业支持体系密切相关;

 

e. 教育项目的开设还与其成本和学费收益高低、招生难易、对教师是否有激励等院校因素密切相关,这也是导致公益慈善教育通常要依托于公共管理、工商管理、社会工作等学科背景的原因之一。

 

* 图片来源网络

 

 

04  结合国内外公益慈善学历教育发展情况,《报告》提出如下观点和建议:

 

 

(1)发展高校公益慈善教育必须回答三大基本命题:哪些公益慈善人才应由高校学历教育来培养?谁来推动高校公益慈善教育?高校公益慈善教育是需要统一的学科基础还是要走多元发展道路?

 

(2)高校公益慈善教育供给的动力和能力不足,关键障碍包括:宏观层面的学科制度、高校体制和社会认知;行业层面缺少研究和教育知识生产网络支撑、缺少行业对高校的资源和信息支撑;项目层面则包括教师的动力不足、教学经验与资源匮乏等。

 

(3)建议重点探索如下方向:推动公共管理硕士(MPA)公益慈善方向教育克服现有障碍,并拓展以社会工作硕士(MSW)为基础的研究生教育;探索以美国American Humannics模式为范本(打通就业单位与培养单位)的本科生教育;推广和提升以兼修模式为主的本科生教育;推动特定教育教学方法和质量的提升(如实验教育、案例教学、服务教育)。

 

(4)高校公益慈善教育应该引导形成“一元主导、多元发展”的宏观格局,既要保持教育项目的可复制性、规模效应和影响力,又要保持适当的开放性。

 

(5)推动公益慈善教育需要三大策略:一是“高校逻辑”、“行业逻辑”、“市场逻辑”三轮驱动,跨界协同;二是针对具体教育创新项目和解决普遍问题的点面结合、开放探索;三是推动具体教育创新与推动制度环境变迁的上下联动、相互借势。

 

(6)推动高校公益慈善教育需要四大步骤:一是形成知识生产网络和议题网络;二是点面结合打造教育模式原型;三是重点原型复制推广;四是推动行业和政策变迁实现系统创新。

 

注:本文摘选自《中国公益慈善学历教育发展报告》,内容仅代表《报告》观点。本报告开放共享,仅限非商业性使用,如需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

 

END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一文  一文词条  学历教育  学历教育词条  中国  中国词条  慈善  慈善词条  困境  困境词条  
公益

 非营利机构应否谋求盈利?

 政府正在培养社会企业(简称“社企”)或非营利机构文化,以协助弱势群体。我们为政府付出的努力鼓掌。或许当局能公开至今为止在社企注入的投资额,并公布有多...(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