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基金会是公益行业资金的主要提供者,通常可分为“资助型”、“运作型”和“混合型”,相比于把资金投入自身项目运作的运作型基金会,资助型基金会主要将资金用于资助其他公益组织的项目及发展,资助者和被资助者之前的合作是公益行业运作的重要一环。根据2019的数据,我国目前有超过7000家基金会,其中只有不超过40家资助型基金会[1]。
基金会和其他民间公益组织之间的关系是公益行业的老话题,近期,基金会论坛作为第四届中国基金会评价榜(金桔奖)的公益支持机构,开展了一项小调查,本次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民间公益组织对与基金会合作的建议”。希望为基金会行业传递来自民间公益组织的真实声音。
受资助的民间公益机构在本次小调查中以及研讨会中提出了诸多与基金会合作的体会,包括遇到的问题和未来希望金桔奖推动的方向:
1、增加资助型基金会的数量:这些年资助型基金会数量有少量增加,能看到的资助信息也更多,但是总体自身定位为资助型的基金会在基金会中占比少,寻求资助的民间公益组织面对的选项少。
2、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完整的资助行业生态链:有的基金会自己做项目,而不是筹款后资助民间公益组织去推动解决社会问题。有位伙伴分享道:“同个议题领域中,基金会跟民间公益组织的目标一致的情况感觉还是比较少,就导致很多基金会只能自己下场去做项目,机构这边也没办法得到需要的资助,双方的‘供需’在一定程度上并没有契合上。”
龙惠如提出希望基金会在努力达成自己使命愿景的同时,也考虑到民间公益组织的使命愿景。多位伙伴也提到希望大型基金会更多地做资助型的工作,而非实际操作,让民间机构拿到稳定的资金,把捐款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尊重一线执行方,平等地交流,大家一起把事情做好。
“做执行的一线机构比基金会有更多的时间精力、甚至可以做得更详细、更了解一线需要怎么去做,而很多大的基金会有足够的人脉、资金,筹款我们是拼不过人家的,但是在一线的执行经验上面我们可能会更擅长,但很多基金会自己就做了,达到的效果并没有那么好,我看到基金会很多项目选的地方、做的事远远不及我们看到的更迫切的需要,而他们却是找不到这些地方的,或者他们的时间精力没有放到这个真正需要的地方,我们做一线的知道这些地方,但我们没有更多的能力去募款,导致真正需要的地方我们能尽的力量很小,而大的基金会有的能力又没有放到更需要的地方。希望基金会财力方面更多地支持一线机构、寻求合作。”(匿名伙伴)
“资助和被资助当中的权力关系应该慢慢被弱化,基金会和公益组织用时髦的话说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大家都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或出专业,大家各出所长,只是分工不同,这是理论框架,但是实际上执行这方面(尤其是企业基金会)对于资助方和被资助方之间的权力关系缺乏认知或敏感度。”(南昌益心益意公益服务中心创始人彭海惠)
3、多支持草根机构:基金会这两年对于本地公益生态有了更多的关注,但是整体而言对草根机构的资助依然不足,有伙伴表示草根机构是公益行业的短板,同时也是成长点,虽然在疫情下有的基金会支持了草根机构,比如通过小额资助的形式为武汉部分受影响的群众提供了有效支持,但目前这样的情况仍然是星星点点。一位伙伴表示初创期、纯民间的公益组织基本无法申请到大基金会的资助,能申请到的都不算是民间机构,而是有官办或大企业背景的;在他们的经历中,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是唯一一家和民间公益组织合作的基金会,在专项基金、资助等各种事情上愿意提供帮助,让草根组织看到了希望。
4、提供长期资助:基金会如果对机构进行更长期(比如持续3年)的资助计划,而不仅仅是针对某个项目,可以让机构做更长远的规划,大胆尝试,而不用总担心钱的问题。
5、重视行政开支和能力建设:有的伙伴提到希望捐赠人了解到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引入孵化、培育的概念,对初创机构提供能力建设、机构成长方面的支持,而不只是项目式资助。民间公益组织能力建设虽然重要,但是存在筹款难、评估难、有点贵、还有因离职率高导致的重复培训的问题,同时行业内新增优秀人才很少,能力建设项目因此不好做,有些做了几年后就收尾。一位伙伴表示:“能力提升了资金就能获取了,工作效率也能提高。很多项目完成度低是因为资金不到位。”比如,很多民间公益组织没有专职人员,因此执行能力较弱,没有能力去做系统性的规划,基金会应该了解民间公益组织的需求、支持它们发展的薄弱环节。有的时候基金会只支持运行空间的硬件条件并要求其运行起来,但给运行其他成本的支持较少。
6、共担责任、一起成长:有伙伴表示早期行业内有基金会和民间公益组织互相陪伴成长的理念,现在比较少,尤其是这几年在国际基金会撤出后,有发展理念的基金会就更少了。
7、回归公益初心:有的伙伴很多基金会现在过于强调专业化、职业化,对奉献、志愿精神谈得少:“缺少了人情味,像工业化社会里的流水线。”
8、支持边缘群体:基金会大多扎堆在教育、环保领域,行内长期相对边缘的群体长期得不到关注和支持。
9、扩大资助机构范围:很多基金会经常将社会企业排除在资助范围外,有的伙伴提出基金会应该以如何更好地解决社会问题为标准筛选机构:
“社会企业通常在筛选资助对象的第一轮就被排除了,如果要解决社会问题的话,这个身份是不是这么重要?基金会是想让问题更好地被解决还是要帮助某种机构?比如有一家社会组织和我们机构(社会企业)提供一样的服务,那我们就没有机会了,但如果看项目书而不只是注册身份,也会给基金会更多选择。”(匿名伙伴)
10、推动区域发展:某些地区(如安徽)本地资助型基金会相对较少,外界资源投放也少,资金量总体就少,基金会在评选上需考虑到区域化生态。
11、战略性发展行业资源:有多个伙伴提到,希望发展一些行业关键性的机构来撬动行业资源,发展战略性的项目,比如:
“中国扶贫基金会和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除了平台上线的项目合作外,也会结合自己基金会的优势能力对我们进行能力建设培训,如扶贫基金会集合了关注乡村教育的组织(如弘慧基金会、为华而教、六和公益、佰特公益)搭建平台,成立美好学校联合筹款,进行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来推广。”(佰特公益副总干事陈潇斐)
12、明确资助战略和流程:有的基金会存在资助战略不清晰、合作过程中人员支持力度和主动性不强、审批拨款进度慢的问题。在战略上,有伙伴表示基金会可以横向资助(在某个特定领域进行资助),基金会之间也可以多交流项目运营和流程管理的经验,优化审批流程,以社会的需求为目标开展项目,而不是以自身的品牌推广为目标。
“疫情期间很多基金会有针对疫情的专项资助,但不同基金会的审批效率不一样。像赠与亚洲(Give2Asia)是境外基金会,其代表处经过向主管部门的备案,在疫情期间能最快速响应,2周到4周让资金顺利进入并流向武汉,同时实现资金监管,在效率提升上很棒。”(佰特公益副总干事陈潇斐)
13、合理搭配项目时间:基金会的工作排期与项目的实际情况无法对上也是民间公益组织在工作中会遇到的问题之一。一位伙伴反映道,在其机构执行的助学项目中基金会需要对机构初步筛选出的名单进行二次筛选,过程中需要实地走访学生,而在基金会期望走访的时间里很多学生需要外出打工,导致对接困难。
14、确立合理的合作形式:有的伙伴表示基金会与民间公益组织进行非资助类的合作(比如购买服务)时会以资助的流程进行,要求公益组织提供每一项活动的票据以进行审核,给其带来了很多额外的行政和财务工作。
15、做好应急措施:这次疫情对很多民间公益组织和基金会的工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甚至出现合作中断、机构被迫关闭的情况,有的伙伴表示希望基金会可以做好预案,避免这样的情况再次发生。
“因为基金会的精力投入在疫情捐赠项目上,对于其他项目的审批和放款会滞后,对机构进款出现1-4个月不同程度的延迟。今年的项目大多是去年谈好的,所以影响不大,但明年的资金情况目前还不明朗,我们在战略上会加大众筹的比例。跟多位同行伙伴们聊下来,也听说有些机构甚至被迫解散和关闭,形势比较严峻,需要资助方们联合NGO伙伴多想办法。另一方面,草根组织也要想办法做筹款,像最近摆地摊突然火爆,草根组织也可和公募基金会合作开展线下筹款活动,想办法生存。”(佰特公益副总干事陈潇斐)
16、加强信息化多维度的体现、进行可持续数据管理:很多基金会没有汇总可视化、可量化的数据,无法为项目带来信息化的数据分析支持。
"资助行业需要长远的、从下自上的推动,培养信息化人才,注重日常工作中的数据保存的完整性。如,一些基金会事情都做了,但是由于数据保存的不完整,没办法去细化的呈现这些数据,公众对公益的了解较少,因此需要可视化的数据来佐证(有可能由于成本的影响而造成)。希望资助时,能够有一部分留给数据的沉淀的资金,希望能够帮助后续数据的整理,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灵析联合创始人郭润苗)
虽然民间公益机构们对基金会有很多期待,但是彭海惠表示现在的资助行业是“卖方市场”,民间公益组织选择基金会的空间有限,金桔奖评选结果对于行业影响力不大,彭海惠希望金桔奖可以成为推动基金会行业标准的评选,让基金会认识到这个奖项的意义,并反思自己的资助策略或方式。对此,龙惠如表示民间公益组织主要的选择自由体现在“99公益日”时选择挂靠哪一家基金会进行筹款,自己会选择更尊重伙伴、注重伙伴的发展、有更大平台的基金会。
参考信息:
http://www.cfforum.org.cn/content/1400
[2]中国基金会评价榜(2013)发布会现场速记
[3]关于基金会透明度榜单的更多信息可参见中基透明指数FTI、《界面》福布斯“中国慈善基金会透明榜”
本文作者:何畅,美国布朗大学人类学在读博士生,研究公益身份的建立和行业建设,曾创立公益项目“人道101教育”。
END
关于金桔奖
金桔奖是国内唯一一个由民间公益组织直接评价基金会资助行为的奖项,它是中国基金会评价榜的核心,由所有受到过基金会资助的民间公益组织进行评选。
基金会和民间公益组织是公益事业发展的两大重要角色,金桔奖旨在通过民间公益组织的视角,对境内外基金会做出独立的评价,呼吁基金会与民间公益组织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促进基金会提升支持民间公益组织的积极性和资助行为的有效性,进而推动中国公益事业的有序发展。
参与金桔奖调研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